技术|政策密集出台,氢燃料渐受资本青睐,锂电的“疯狂”还能再次上演吗?( 二 )


事实上 , 当前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阻碍 , 其中成本问题就是制约其实现规模化应用的障碍之一 。 在制造环节 , 目前国内的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 , 大多尚未实现批量化生产 , 部分核心材料、技术存在发展瓶颈 , 企业研发投入较高 , 产品产量较小 , 制造成本居高不下 。 产业链各环节高成本叠加 , 导致氢燃料电池汽车成本远远高于纯电动汽车和燃油车 。
不过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科研团队发表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预测 , 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将随着技术进步、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 , 预计未来10年生产成本将降低至目前的50% 。 到2035年 , 氢燃料电池汽车成本将具有与内燃机汽车同等的竞争力并基本接近国外先进水平 , 但就目前的技术状态而言 , 需着力提升氢燃料电池电堆材料制备和部件制造技术 , 大幅度降低相关系统的生产成本 。
可再生能源富余区域有望成市场突破口
近期上海、河南、北京、重庆等多地陆续出台氢能地方补贴政策 , 令相关概念股再度受到资本关注 。
利好政策支撑下 , 11月 , 氢能源板块指数上涨12.34% , 而同一时期上证指数与深圳成指仅分别上涨4.67%和2.38% 。 进入12月 , 京城股份(600860.SH)、亿利洁能(600277.SH)、美锦能源等多只氢能源个股连续上涨 , 表现亮眼 。
据相关机构预测 , 全年净利润增长超过50%的氢能概念股或将达到28支 , 16支个股预计翻倍 。 其中 , 华昌化工(002274.SZ)、亿华通(688339.SH)、上海石化(600688.SH)预计增幅居前 , 分别为733.37%、437.42%和394.87% 。
中信证券分析认为 , 在政策推动下 , 产业及资本市场对行业成长预期提升 。 行业“游戏规则”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 有助于激励规模化、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脱颖而出 。 随着布局企业的增多及政策效果的显现 , 行业产业化加速将更为确定 。

技术|政策密集出台,氢燃料渐受资本青睐,锂电的“疯狂”还能再次上演吗?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每经采访人员 张建 摄(资料图)
事实上 , 近年来氢燃料电池已经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目光 。 数据显示 , 截至2021年10月 , 我国已有氢燃料电池相关企业2250余家 , 其中近五成企业成立于5年内 。
尽管前景广阔 , 不过对于未来氢燃料电池的应用场景 , 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 在欧阳明高看来 , 我国西部、北部等可再生能源丰富、纯电动车渗透率较低的区域或将成为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空间 。 “市场的突破口在哪里?长城以北、西部和西北部基本上是冬季温度低、能源基地多 , 可再生能源的集中度高 , 具有氢能生产和利用的场景 , 非常适合氢能全产业链发展 。 所以 , 今后五到十年 , 氢能市场的突破口或者适合于市场化的场景就是在可再生能源氢的富余区域 , 尽量在当地就近利用 。 ”欧阳明高表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