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这个国家,特斯拉成了街车,中国车企也“挤破头”

11月初,中国迎来了今年最强寒潮,北京气温或跌破近十年同期最低值 。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却依然热火朝天 。在过去的10月,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再创新高,火爆的销售与曾经续航的“瑟瑟发抖”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同样是寒冬,中国不少车企却开始“扎堆”挪威 。那里冰天雪地、人口稀少,整个国家人口约等于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四分之一 。
为何挪威成了车企出海的第一站?志在全球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又将迎来哪些困难?
挪威的“诱惑”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0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32.1万辆,同比上涨141% 。前10个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213.9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73.3%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此前曾给出预计,2021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能会从2020年的140万辆增长至300万辆,增幅会超过100% 。很多车企都将第四季度视为冲击年度销量的关键时期,因此300万辆的年销量有很大希望实现 。
长期来看,多家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均对未来的市场前景感到乐观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在日前的一场活动上就表示,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将占到中国新车销量的35%以上 。
但在国内市场猛增之际,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却同时选择进军海外市场,并几乎都把挪威选为第一站,而最早大张旗鼓进军挪威市场的中国新能源车企正是小鹏汽车 。
2020年6月开始,小鹏汽车就开始在挪威销售续航520公里的G3i,当时的起售价为 35.8 万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26.85万元,以11月4日为准,以下同),远高于国内售价 。
2020年9月,首批100辆车从广州运往挪威 。12月22日,这100辆车开始向分布于挪威28个城镇的用户进行交付 。在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上,小鹏汽车与挪威经销商 Zero Emission Mobility AS(ZEM)展开合作 。


IT|这个国家,特斯拉成了街车,中国车企也“挤破头”
文章图片

“这是一个小规模尝试,但我们认为欧洲存在非常大的商业机会 。”小鹏汽车副董事长、总裁顾宏地说,欧洲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很高,而其中北欧人对于国际品牌的接受度尤其高,适合中国厂商去竞争 。
顾宏地认为,在欧洲市场做好国际化并不容易,因为需要对当地的监管政策、市场运营以及品牌建设都要有很深的了解,在设计上也要符合当地人的审美 。这也得到了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的认同,“需要很长的时间还能在欧洲打好基础 。”
何小鹏强调的是,中国的汽车厂商,特别是造车新势力从一开始就应该有全球视野,进而建立全球的品牌和渠道体系 。“这些工作的时间非常紧迫,如果现在还没开始做,我认为会错过这样的(全球化)机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