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耕耘二十余载 把冷板凳焐热 解密催化“黑匣子”】包信和院士团队部分成员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供图
在现代化学工业中 , 大多数产品生产都与催化过程息息相关 。 但长期以来 , 催化过程被视为科研领域的“黑匣子” ,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过程究竟发生了什么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包信和院士带领团队 , 在催化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耕耘20余载 , 提出了纳米限域催化等新概念 , 揭示了这个“黑匣子”的奥秘 。 11月3日 , 在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 , 包信和等人完成的这一重大成果 , 斩获了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
“在纳米催化这条研究道路上 , 团队已经坐了20多年的冷板凳 , 坚持了20多年 。 但团队始终相信 , 科学研究只要方向对 , 就不怕路途遥远 。 只要坚持 , 再冷的板凳也能焐热 。 ”包信和说 。
从现象到理论
1995年 , 包信和完成了在德国马普研究所近6年的合作研究 , 来到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 扬起了催化基础和应用研究的风帆 。
作为改革开放后新一代的归国科研人员 , 包信和告诉采访人员 , 国内的科研环境和条件已大大改善 , “研究就是要瞄准催化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 解密催化‘黑匣子’ , 做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 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 ”
能源小分子的转化 , 离不开催化剂 。
包信和介绍 , 活性金属 , 如铁、钴、镍等都是常用的金属催化剂 , 但活性金属特别是纳米催化剂 , 在实际反应过程中往往面临活性物种化学价态难以控制、催化性能难以调控等难题 。
2006年 , 研究团队发现 , 碳纳米管不但能限制纳米粒子的尺寸 , 还能稳定配位不饱和的还原态金属物种 。 这些导致碳纳米管内外的纳米粒子活性有较大的差别 。
这一现象引起了包信和的关注 。
一次实验现象转瞬即逝 , 但包信和能够敏锐地抓住一个或几个稍纵即逝的实验现象 , 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 , 探索其科学本质 , 这是源于科学家的敏锐直觉和长期积累 , 也得益于该团队严格执行实验记录规范制度 。
2007年 , 在合成气制乙醇等碳二含氧化合物的实验中 , 该团队发现 , 碳纳米管内铑锰催化剂的活性比管外更佳 , 表现出更好的性能 。
“这就像过于狭小的空间让人紧张不安一样 , 空间限制也让其内的金属催化剂‘活泼’起来 。 ”大连化物所研究员潘秀莲说 。
基于此 , 包信和提出了“碳纳米管限域”的概念 。
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傅强介绍 , 金属与氧化物界面形成的限域环境 , 对氧化物的结构和化学状态提供了约束作用 , 也能稳定配位不饱和金属活性中心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中国|微软 Azure 动手实验营-1月课程预告
- 人工智能|正片来了!五期「AI大咖说」第一期,探秘清华大学AI&机器人实验室
- 实验|他,清华博士,两次战胜命运,发完《Nature》,再发《Nature》子刊!
- 琼海|数字孪生与智网互联创新实验室在琼成立 助力智慧海南建设
- 实验|腐蚀皮肤 引发爆炸 成分不明让孩子远离“网红实验”
- 材料|火箭实验室将研发颠覆性的中子中型运载火箭
- 智慧|大连自贸片区推出食品生产加工“5G+AR”智慧监管新模式
- 材料|中科院成功研制出 4D 打印血管支架
- 实验舱|国家航天局:探月四期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下一步是探索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