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战略出发 , 坚定选择了自主创新的先进核能技术研发之路 , 带领团队从无到有 , 开展了几十年的艰难探索 , 使中国以固有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先进核能技术从跟跑到领跑世界 。 “一张蓝图绘到底 , 一股韧劲干到底” , 他就是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国际著名的核能科学家、教育家 , 王大中 。
今年9月 , 建在山东石岛湾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号反应堆首次达到临界状态 , 机组正式开启带核功率运行 。 这是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首座具有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特征的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 这些成果 , 与王大中数十年持之以恒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 自主创新、艰苦奋斗密不可分 。
1956年 , 为了我国的原子能事业 , 清华大学成立工程物理系 , 从机械、电机、动能等专业中抽调了一批成绩优异的学生转入工程物理系 , 当时正在读大二、品学兼优的王大中就在其中 , 他成为我国第一批反应堆专业的学生 。 这也是王大中为国科研的第一次选择 。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中科院院士 王大中:那时候在我们国家还是一个短腿 , 所以自己选择了反应堆这样一个工程的专业 , 希望毕业出去以后 , 能够在这个领域对国家作一些贡献 。
两年后 , 刚刚大学毕业留校的王大中就接到了一个重要任务:参与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的核反应堆———屏蔽试验反应堆的设计和建设 。 当时 , 世界核能发展也刚刚起步 , 各国对反应堆的研究非常保密 , 唯一可以参考的资料 , 是苏联人的一张图纸 。 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 当时 , 由清华大学师生组成的整个研究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23岁半 , 叫这样一群从未见过反应堆的年轻人来设计建设一个核反应堆 , 摆在他们面前的无疑是一座大山 。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中科院院士 王大中:我们的创新必须立足于自身、立足于原创 , 过程可能是艰苦的 , 这是必由之路 。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的一角 , 展台上这几台手摇计算机 , 见证了那段艰苦岁月 。 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 王大中与团队一起 , 用粗糙的“马粪纸”制作工程模型 , 用几十台手摇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 。 经过了6年的奋斗 , 他们设计建造起了新中国第一座屏蔽试验反应堆 , 开创了我国原子能事业的春天 。
参与其中的王大中从反应堆物理设计 , 到零功率反应堆物理实验 , 再到反应堆热工水力学设计与实验 , 从做模型、挖地基、搬砖头 , 到调试运行 , 全部参与其中 , 逐渐成长为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和战略思维的领头人 。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中科院院士 王大中:在整个建堆的过程当中 , 经历了很多次改行 , 但是这些改行对我后来的学术生涯都有很大的锻炼和帮助 。
推荐阅读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语境|B站2021个人年度报告发布:你共计看了多少个视频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 观众|古筝机器人现场演奏,32件展品亮相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