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员 王 春
【科研人才|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举行】滴水湖畔 , 世界“最强大脑”再次汇聚申城 。 11月1日 , 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WLF)在上海盛大举行 。 包括68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131位世界顶尖科学奖项得主、28位中国两院院士、132位顶尖青年科学家跨越时空 , 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 , 来赴一场科学盛会 。
围绕“开放科学:构建开放创新生态”的年度主题 , 与会嘉宾直面当前全球复杂形势下 , 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性问题 , 寻求开放创新的科学破解之道 。
首设“开放科学”年度主题
新冠肺炎疫情下 , 气候变化、粮食短缺、能源危机、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问题共同挑战人类社会 。 危机面前 , 迫切需要汇聚人类智慧探求科学的解决之道 , 迫切需要携手合作构建开放创新生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 , 再次专程来到上海接受隔离后出席会议 , 他在致辞时表示 , 他现场参加了每一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以下简称顶科) , 见证了顶科事业的发展 。 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的建设 , 是顶科事业迈出的坚实一步 。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和论坛将继续践行“推动基础科学、倡导国际合作、扶持青年成长”三大使命 , 为中国和世界各地年轻科学家提供支持 。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认为 , 重大的基础性研究 , 需要开放的、长期的基础科学 , 而他的研究成果正是多领域基础科学突破的有力佐证 。 莱维特和他的团队一直在生物物理与化学的跨界领域探索 , 也借助于计算机算力的增强 , 实现了蛋白质折叠的首次计算机模拟 。 这在早年间是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研究 。
2018年埃尼奖得主王中林在开放科学主题圆桌讨论时表示 ,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共同挑战 , 科学要有分享精神 , 从一个团队到多个团队的合作 , 再到多学科合作 , 才能真正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 。
开放科学已经逐渐成为科学界的共识 , 但构建创新生态还存在一些障碍 , 引发与会者的思考 。
“我们在广东省的中微子实验 , 一些关键部件需要外国合作方进行安装 。 当下对我们来说 , 这其实是一个大问题 , 有可能会延误构建探测器的日程安排 。 ”中科院院士、2016年基础物理科学突破奖得主王贻芳 , 在论坛上道出疫情之下 , 国际科学合作的实际困难 。 王贻芳主导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是中国在基础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 但无论是大亚湾中微子实验 , 还是后续接力的江门中微子实验 , 都离不开国际交流合作 。
推荐阅读
- 团队|深信院41项科研项目亮相高交会 11个项目获优秀产品奖
- 贺长林|为科创人才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 科研机构|人工智能点燃哈尔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产品|产品科研和品牌输出为基准点,雷炎科技建造品牌服务终端能力
- 高层次人才|紧盯“科技创新+先进制造” 东莞发布人才新政
- 成长空间|安身、安心、安业 青年科技人才“三大盼”
- 科技人才队伍|中国电信探索科技人才培养结硕果
- 国际|2021国际大数据竞赛收官 百度持续加码AI人才培养
- 柑橘|科研长路上青年们的心声诉求有哪些
- 竞赛|产学研用正循环 2021国际大数据竞赛汇聚全球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