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科研长路上青年们的心声诉求有哪些

【科研者说】
有趣的研究与有用的研究怎样兼顾
讲述人: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 袁 伟
大四那年 , 家境并不富裕的我原计划毕业后便工作赚钱补贴家用 , 但父母坚定地支持我读研 。 工作后 , 科研、教学、培养学生成为我的三大主业 。 凭借努力 , 我先后两次破格晋升 , 毕业当年评上副教授 , 32岁那年 , 成为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 。
科研是一场修行 , 科研人要甘于寂寞 , 啃得了“硬骨头” , 坐得住“冷板凳” 。 这条路上 , 我经历过太多失败 , 也时常被成功的喜悦包围 。
还记得攻读博士时 , 由于实验楼拆迁 , 科研条件一度非常艰苦 。 我和两位师弟长期挤在只有三四平方米的小实验室里 , 经常四处借设备 , 但大家还是挺了过来 。 凭借努力 , 我还获得了学校和学院的优博创新基金资助 。
近些年 , 我的研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领域 。 随着这一行业的迅猛发展 , 我时常感到团队建设赶不上发展需求 。 相应地 , 也产生过两大困惑 。 好在答案在不停歇地实干中越来越清晰了 。
第一个困惑是:到底该做“有趣的研究”还是“有用的研究” , 是聚焦科学前沿还是瞄准技术难题?我带着团队一边坚持基础研究 , 一边冲在产学研融合第一线 , 重点攻关生产应用中的“卡脖子”问题 。 渐渐地 , 我深感 , 基础研究有力支撑着应用研究 , 而应用研究中的发现为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灵感 。 这正是科研界常说的:搞科研既要“顶天”也要“立地” , 不仅要占领科学高地 , 还要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要把书架上的东西放到货架上” 。 现在 , 我们已为十多家行业领先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 科研报国的信念越来越坚定 。
第二个困惑是:机械专业本身偏工程、偏技术 , 在从事机械、能源、材料多学科交叉课题研究时 , 我们常感到“先天不足” , 很多想法受限于专业和平台难以实现 。 但经历了多年探索后 , 这个难题也基本解决了——在实践中 , 我们磨炼出了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研究能力 , 而这种能力正是持续创新的源头 。
2013年年初 , 父亲因病去世 , “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我终身的遗憾 。 办公室里书柜一角 , 至今摆放着我和父亲游览植物园的合影 , 照片中父亲紧握着我的手 , 这份爱成为我前行的动力 。 现在 , 我已入选科技部和广东省领军人才 , 得到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 , 我将带着团队执着前行 , 走向更广阔的科研舞台 。
面对“短平快” , 希望我们都能说“不”
讲述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检验科医生、第二临床医学院讲师 陈良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