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愤怒、恶意、互撕……社交网络:流量有了,你们继续加油( 二 )


社交网络:“训练”用户的愤怒
与此同时 , 更多的关注和互动也给用户带来了成就感 , 形成了一种“正反馈” , 这也会吸引人们发表更多愤怒的言论 。
耶鲁大学2021年的一项新研究表明 , “点赞”和“分享”都会激励用户在互联网上表达更多愤怒 。 研究者们使用时间滞后回归模型来检查愤怒的表达量 。 根据他们的分析 , 如果有个人平时发的内容都没什么人评论 , 但是某天 , TA发布的一条愤怒的帖子收到了10条评论 , 那么TA第二天再发一条愤怒帖子的可能性就会增加2%-3% , 时间一久 , 那个人可能就会成为“网络喷子”中的一员了……而且如果一个人的粉丝越多 , 那么这种反馈机制就会更加明显 。

新浪科技综合|愤怒、恶意、互撕……社交网络:流量有了,你们继续加油
文章图片
图4/7

论文的另一部分还提到 , 除了上面这样的“强化学习” , “规范学习”的机制也会增加愤怒——简单来说就是:原本一个用户可能是不会在互联网上发表负面情绪的人 , 但是当TA发现这样的帖子越来越多 , 包围了TA的网络生活时 , TA也可能会从“温和”转向“愤怒”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这两种学习机制都会激励每一位用户在发帖时选择更加愤怒的表达 。
上面提到的这两点表明 , 不管是从平台的角度 , 还是从人的角度 , 表达愤怒都会成为一件愈演愈烈的事情 。 也难怪我们会觉得上网时会被愤怒极端的情绪包围了 。
从这份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 , 社交媒体已经不仅仅是我们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 , 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对一些事件的态度 。
愤怒不只代表个人
更代表群体
隔着一条网线的生活和真实的生活似乎有点不一样 。 我们发照片可以修图 , 发语音可以变声 , 我们的互联网形象可能会与真实形象有所差异 。 可情绪呢?当一个人选择在互联网上表达愤怒 , 这情绪又有几分真实?

新浪科技综合|愤怒、恶意、互撕……社交网络:流量有了,你们继续加油
文章图片
图5/7

早在上世纪80、90年代 , 研究者们就已经提出 , 以计算机为媒介的通信方式可能很难交换复杂的情感信息 。 研究者们提出了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SIDE):当在网上参与讨论时 , 处于匿名状态的人们不再是自己原有的个人身份 , 而是形成了强烈的群体身份 。
也就是说 , 人们会倾向于在互联网上“站队” , 以此来表达对于一个事件的态度 。 当一个人看到一些不赞同的评论时 , TA往往会有一种强烈的冲动 , 想要发帖去表明“我们”是“正确的” , 而“他们”是“错误的” 。 而当一个人看到一大堆不喜欢的评论 , 也会很想发动攻击 , 试图来维持一种“平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