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我们该如何与“滤镜”相处?
罗菲想想,自己也“踩过坑” 。作为一个在北京工作生活多年的90后白领,她日常奔波于公司和家两点一线间,周末外出社交聚会,小长假与家人朋友相约旅行 。在这个十一小长假,她与好友一起相约去甘肃敦煌,出发前在小红书上做攻略时,被一篇讲述当地鸣沙山露营的笔记所吸引 。
在这篇笔记中,夏夜在沙漠露营是个唯美而浪漫的事情,可以在傍晚时边看夕阳边享受烛光晚餐,夜里还能看到银河般的夜空,更别说还有篝火晚会和烟火 。没怎么仔细思考,罗菲便下单了一款露营套餐 。然而罗菲和朋友来到沙漠的当天,她们彻底傻了眼 。敦煌的天气没有预兆地提前转冷,夜里的温度早已不适合露营,更糟的是十一期间还遇上了沙尘天气,白日里尚且睁不开眼,晚上的风沙让烛光晚餐成了户外吃土,篝火晚会和烟火现场也因此变得狼狈不堪 。
并非只有罗菲在十一假期中有这样的遭遇 。假期后不久,提供了旅行内容参考的小红书成为了不少人吐槽的对象,网友们将一系列小红书博主的照片与自己或他人的实地打卡照片进行对比,吐槽现实与照片的差距,数度登上微博的热搜 。
不过几天后,引起争议最多的海南“蓝房子”、青岛“天梯”、武汉“府河湿地”、杭州下沉式咖啡馆、武汉甜品书店等多位博主出面回应质疑 。这些博主推荐的打卡点几乎都是免费景点,并不涉及营销,同时照片也没有使用过度滤镜 。
文章图片
“粉红沙滩”笔记的小红书博主陈玫瑰与郑美丽就此制作了一期视频,表示所发布的种草内容是免费野生景区,其基于摄影角度的审美发现与表达却让他们成为了网暴对象,而由于季节和天气改变对景点本身带来的客观影响,却在这场网络舆论声讨中被湮没忽视 。
那么这些旅行内容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对于创作者来说,滤镜究竟意味着什么?用户们排斥的是滤镜本身吗?品玩带着这些问题与小红书平台的博主与用户们聊了聊 。
多看一眼的信息
“踩坑”时,罗菲和朋友都对那篇小红书笔记心有怨念,觉得自己被坑惨了 。
但当整个行程结束之后,冷静下来的罗菲也开始仔细思考问题出现的原因 。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她翻出当时看到的那位博主的笔记,发现那一场露营体验是在盛夏,并且图片下方的文字解说,就能看到博主有注明夜晚风沙较大,建议来玩的人们做好防护措施 。
她越来越觉得,自己和朋友其实并没有全面认真地做好这次出行准备 。
罗菲还搜到了与她们同一时间去鸣沙山露营的吐槽笔记,看着这篇博主的分享,罗菲觉得似乎回到了那个体验极差的夜晚,她立刻给这篇笔记点了赞,并留言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希望刷到的网友们谨慎做决定 。
推荐阅读
- 建设|这一次,我们用SASE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标题|致我们的2021,所有奋斗终将闪耀
- 陈明永|行业观察|OPPO陈明永:对的路,不怕远
- 吴祖榕|上线 2 周年,用户数破 2 亿,腾讯会议和我们聊了聊背后的产品法则
- 视点·观察|2021车市拐点之年:芯片荒、交付难、投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