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 , 阅读一首诗歌、观看一幅画作 , 会触动读者和观众的想象 , 或打开联想 , 激荡思想与情感的互动空间 。 如今 , 手机用户在线“刷剧”、看视频 , 有疑问、有想法的时候 , 甚至不用点击链接或打开其他页面 , 在同一播放界面 , 点击“奇观”之类的功能按键 , 就可以“一键识别演员”“一键识别背景音乐”“一键识别台词知识” 。
技术不仅将心理活动外化 , 还能通过算法“摸透”用户的心理 , 例如AI可识别用户面部表情 , 推出“只看TA”(只看喜欢的演员)等个性化功能 。 不过 , 一键满足的观看功能 , 也可能将艺术的体验和心理活动 , 简化为信息获取、娱乐快感 。 倍速播放也是这样的应用 。
网络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接受 , 在诸多方面颠覆着传统的艺术原则和规律 , 也改变着文艺传播的方式和生态 。 倍速的应用 , 与部分网络文艺作品质量不高、耗时拖沓也有关系 。 有人说 , 是“烂剧”把倍速逼成“刚需” , 倍速“为注水剧脱水” , 倍速成了作品质量的“试金石” 。 尽管如此 , 对于商业策略下的技术赋权 , 认清资本逐利本质 , 对用户而言是极为必要的 。 以效率和爽感为诉求的娱乐方式 , 借助技术纷纷上线 , 在文化消费市场大行其道 , 这与网络文艺作品数量增加、文化娱乐产业激烈的竞争形势有关 。 倍速提高播放速度 , 有助于锁定用户 , 提高视频点击量和播放量 。 然而这些商业目的的达成 , 恰恰与观看沉迷 , 内化功利性审美不无关联 。
真正的文艺欣赏和审美过程是慢美学 , 拒绝倍速的干扰
用户对倍速的使用与满足 , 与当下生活普遍的“时间焦虑”有关 。 艺术作品常以时间为主题 , 反思资本、技术对人的操控 。 商业电影用快速剪辑、环环相扣的叙事 , 制造虚幻现实 , 艺术电影的创作者则以长镜头、缓慢节奏 , 以真实打破影像幻象 , 试图把沉溺于故事的观众唤醒 。 不过多数走进影院的观众 , 更想在影像中获得慰藉和娱乐 , 而非真实 , 因此艺术电影的放映场次 , 经常门庭冷落 。 曾有电影导演尝试以一个持续6分钟、毫无镜头运动的长镜头 , 迫使观众面对、体验影像和声音 , 希望以极致慢美学激发观众积极的心理态度 , 也希望借此表达“电影院才是观影的理想场所”的观点 。
文艺作品的这种反思 , 与现代化、消费主义、新媒体发展对时间的压缩有关 。 电影的影像叙事一直探索如何删除“死亡时间”(即无事发生的时间) , 通过将时间凝缩为时刻 , 让观众感知叙事的意义 。 大众普遍乐于观看镜头数量多、剪辑节奏快、叙事紧凑的影视作品 。 以好莱坞、奈飞为代表的影视工业化生产能够风靡全球 , 与其对大众诉求的准确迎合不无关系 。 影视剧观众逐渐形成了一致标准 , 优质影片和剧集应该突出快节奏、高悬念、情节紧张、视听优质等诉求 。 “快”成为主导日常的节奏 , 也收缩了文艺作品的时间和节奏 , 缓慢成了人们享受视听的障碍 。 那么 , 是不是将播放的权力、加速的权力交给用户 , 就能赢得用户?
推荐阅读
- 穿越|解锁听歌新姿势,这款音乐播放神器值得一试?
- 媒体播放器|内容付费来了 消息称抖音正测试短视频“赞赏”功能
- 媒体播放器|内容审核人员因PTSD起诉TikTok 律师称其遭遇报复性停职惩罚
- 媒体播放器|TikTok审核人员因接触过多PTSD内容而起诉公司
- 媒体播放器|报告:TikTok上的性教育信息显示了传统教育的差距
- re|[转]380万播放量,也许是全网最火的机器学习视频
- 媒体播放器|乐视宣布加薪:实为恢复部分人员被降薪资 并全员重发各项补贴
- 媒体播放器|套皮OBS?TikTok新推Live Studio直播软件被指违反开源许可协议
- 生活|倍速出圈 | 正泰 Z9 智能新品惊喜登陆《国货潮起来》
- 媒体播放器|TikTok Kitchens将为粉丝带来一些最流行的食谱 只提供外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