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我们有可能战胜病毒吗?人类与病毒抗争的艰难历程( 五 )


或许可以期待我们对病毒的看法发生改变
要想彻底消灭人类 , 必须出现一种全新的病毒 , 这种病毒像天花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度传染性 , 通过气溶胶传播 , 并能引起致命的疾病 。 如果英国广播公司(BBC)最近的一部纪录片可信的话 , 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 , 正在制造这样一种“新”病毒 。 该病毒是埃博拉病毒和天花病毒最致命部分的混合体——恰切地被命名为“世界末日病毒” 。 具有这些特征的病毒是有机会的 。 既然地球村的概念已成为现实 , 哪怕是潜伏期只有几天的病毒 , 也可以借由一名看起来很健康的携带者搭上飞机 , 在暴露自己之前抵达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 。 但人类可能还握有一张王牌——遗传多样性 。
我们的基因极为混杂和多样 , 以至于我们对感染的应对方法也同样多种多样 。 在任何疫情中 , 总是一部分人被感染 , 而另一部分未被感染或者只是轻微患病 。 因此 , 总有一部分人 , 无论其比例多小 , 会在最致命病毒的攻击中存活下来 。

物种|我们有可能战胜病毒吗?人类与病毒抗争的艰难历程
文章图片

电影《末日病毒》(2009)剧照 。
病毒非常成功地利用我们促进自身的生存 , 但我们能否反其道而行之?科学家们已经开辟出利用病毒的巧妙方法 。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 , 最近发现了一种自然感染玉米穗蛾的病毒 , 玉米穗蛾这种蠕虫是美国玉米田里一种特别麻烦的害虫 , 而它的近亲豆野螟和棉铃虫则在亚洲和非洲的农田里为非作歹 。 因为病毒的目标和破坏对象是生殖腺 , 所以受感染的蠕虫在蜕变后会成为不育的飞蛾 。 现在正在进行研究 , 看看能否利用这种相当猛烈的“避孕器”来控制害虫 。
病毒作为一种擅自闯入细胞的小且相对简单的遗传物质 , 教给了我们很多关于基因治疗的概念 。 理论上 , 一个异常基因或缺失基因会被一个功能正常的基因取代 。 一旦克隆出一种疾病相关性基因 , 就可以轻易地在实验室中拷贝出正常的基因 。 但是 , 要将这些正常基因送至体内正确的细胞中 , 就困难多了 , 这也正是病毒可以提供帮助的地方 。 毕竟 , 只要能使其无害 , 为何不使用世代都具有穿透细胞经验的现成寄生虫呢?因此 , 世界各地实验室的科学家们都在寻找一种能够将设计基因带入细胞的理想病毒载体 。
例如 , 在血友病(一种由于编码凝血因子VIII或凝血因子IX的基因缺失而导致原本完全健康的人出现异常出血的疾病)中 , 基因治疗的益处是巨大的 。 目前 , 患者需要定期输注缺失的凝血因子(由捐献者的血液制备而成) , 以恢复正常凝血 。 这种治疗方式必须定期重复 , 并且有感染血源性病毒的风险 。 如果用正常基因替换缺失基因 , 从而生成并永久性恢复凝血因子 , 那就更令人满意了 。 使用改良的腺病毒载体已经在患有血友病的狗身上获得了成功 。 但是这种策略还处于试验阶段 , 仍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免疫反应将病毒载体识别为外来物 , 并试图消灭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