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在无人机应用领域勇闯“无人区”

■采访人员 祝越
今年国庆假期 , 临港新片区城市大脑的指挥大屏上 , 工作人员依靠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数据进行信息分析 , 对节假日旅游景点的大客流治理进行直接决策、指挥 。 而在不远处临港魔方的新办公室内 , 星逻人工智能创始人肖素枝正带领团队加快打造基于无人机新型基础设施的智慧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 。
为手动控制的无人机配置上自动充电自动巡航的自动机库 , 星逻人工智能的无人机赋能着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 , 城市和高速公路两侧垃圾及违章监测、河水蓝绿藻识别、大客流预警、电力线路巡检……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 , 肖素枝团队的全自动赋能系统还漂洋过海去英国执行无人机巡检任务 。
“我们坚信创新性的技术一定会带来生产力的大幅提高 。 ”在这位屡屡斩获人工智能领域大奖的女工程师眼里 , “工程师就是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 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 。
从“炸机”到拿下全国第一
星逻人工智能2017年7月成立 , 2018年初落户临港新片区 , 肖素枝既是创始人之一 , 又是工程技术的带队者 , 她领衔组建了国内较早探索无人机全自动赋能系统的队伍 。
肖素枝团队遇到的第一个难题 , 就是无人机机库的研发工作 。 原来 , 无人机应用范围广泛 , 但一般情况下都需要人工起飞 。 如果能够长距离自主飞行、自动充电 , 那么跨区域、全天候的工业作业就有望实现 。 无人机一旦有了机库 , 等于有了温暖舒适的“家”——需要执行任务时 , 从“家”里起飞;任务结束或者快没电的时候 , 自动找到“家”并安全降落 , 这为应急或者恶劣环境下第一时间巡查提供可能 。
无人机在极端情况下保持平稳运行并不容易 , 2018年10月19日那个夜晚令肖素枝记忆犹新:工业无人机开发测试时发生了“炸机”事件 , 整个团队彻夜难眠 。
一次失败并没有压垮这支年轻的队伍 , 在团队最为沮丧的时候 , 肖素枝讲了“两弹一星”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故事给大家打气:保障无人机的飞行安全是重中之重的责任 , 来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 。
白天分析数据 , 夜晚测试和记录 , 肖素枝带着工程师们转战临港多个机库站点 , 连续多日通宵达旦 , 一直到算法优化到极端可靠 , 让无人机库能够具备各种环境下的适应性 。
星逻人工智能在创业初期也得到了良好的机遇 , 研究成果让团队有机会深度参与临港智慧城市大脑项目 , 完成了临港新片区核心区的无人机无缝覆盖 , 建成了全国第一张无人机集群运营网络 。
研发“防疫神器”出口海外
经过多年研发 , 全球第一个无人机通用机库终于在临港诞生 , 飞机从起飞到巡航、探测 , 再到回巢、充电 , 全部实现自动化 。 这个好比“五星级酒店”的机库 , 可以提供多台无人机自动充电、自动调度、自主飞行、自动采集和自动分析的闭环运行 , 云端系统“祺云”负责在线规划无人机任务路径 , 实时监控系统状态 , 协调无人机在智慧机库网络间穿梭 , 实现“远程中控—机库—无人机”的长链闭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