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1/5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莳草
来源:螺旋实验室(ID:spiral_lab)
31岁 , 对于一位优秀的企业家来说 , 正是人生进取拼搏的黄金年龄 , 但却因为一场车祸戛然而止 , 无法迎接下一个立秋 。
七夕当天 , “美一好”公众号发布讣告 , 创始人林文钦(昵称“萌剑客”)于8月12日驾驶蔚来ES8汽车启用自动驾驶功能(NOP领航状态)后 , 在沈海高速涵江路段发生追尾事故 , 不幸逝世 。
文章图片
图2/5
这场严重车祸再一次将自动驾驶技术推上风口浪尖 , 让人不禁想起2016年全球首例自动驾驶技术所致的车祸——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郸段发生的一起追尾事故 , 特斯拉轿车直接撞上一辆正在作业的道路清扫车 , 特斯拉轿车当场损坏 , 司机高雅宁不幸身亡 。
同样是追尾 , 同样身处高度公路路段 , 即使车企不同 , 时隔7年不变的是事后话术风向的骤变 。
一反营销时对消费者的信誓旦旦 , 蔚来强调自己是自动辅助驾驶技术 , 而不是自动驾驶 。 甚至有传言称蔚来技术人员私自接触林文钦事故车 , 打算来个毁尸灭迹 , 删除事故数据 。
时间的推移 , 让车企们的营销话术和甩锅技术迭代增长 , 但企业责任感和真正的技术倒是没有半点进步 。
自动or辅助?两字之差天壤之别
说到自动驾驶 , 很多消费者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汽车博主坐在车后排 , 而车轻轻松松上路的情景 , 想到的是品牌新车发布会上PPT炫酷的效果图 。 如果这也是你的第一直觉 , 只能说明 , 车企们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宣传非常成功 , 将猫描绘成老虎 , 还让大家都相信了 。
事实上现在的自动驾驶技术远达不到无人自驾的程度 , 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将自动驾驶分成六个等级 , 其中L0是无自动化 , L1是驾驶支援 , L2是部分自动化 , L3以后才有可能解放人类双手 , 实现我们想象中的自动驾驶 。
文章图片
图3/5
中国乃至世界上所有的智能车企研发的具备自动驾驶技术 , 经准上路能批量生产的智能汽车都停留在L2阶段 , 能做到的是为人脑和人眼做决定时提供更便捷的解决方案 , 像手机一样成为人延伸器官 , 降低驾驶人的驾车难度 , 而不是取代人脑人眼 , 独立做出适合的决定 。
至于汽车厂商为了凸显自己先人一步跑在赛道前端 , 喜欢振臂高呼自己的汽车已经达到L2.5、L2.9阶段 , 这都属于伪概念 。 只要不是L3 , 哪怕是L2.999999也不能放任汽车驾驶 , 信了那么就输了 , 轻则多收几万元充当智商税 , 重则无知无觉冒着风险上路 , 性命堪忧 。
文章图片
图4/5
不得不说 , 车企的营销非常有一套 , 我们作为普通消费者 , 不能关注他们说了什么 , 而是要关注他们写了什么 , 毕竟空口白牙说啥都不磕巴 , 一笔一划写出来的条款才能说明实况 。
当前的自动驾驶更准确的定义是辅助驾驶 , 要求驾驶人必须保持注意力集中 , 关注路况 , 在蔚来、小鹏、特斯拉等等车企针对自己的auto pilot系统的介绍都写有“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字样 , 然而在宣传上却常常给消费者暗示 。
蔚来副总曾在微博上表示开启辅助系统后可以解放双手吃外卖;特斯拉介绍自己的fullselfdriving是完全自动驾驶……造车新势力为了找准消费者 , 突出优势 , 往往在辅助驾驶技术的宣传上用力过猛 , 过度宣传 。
文章图片
【|31岁蔚来车主追尾身亡!祸在自动驾驶,罪在过度宣传】图5/5
实际上不管新能源车企们给我们画的饼有多大 , 现阶段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和传统车企们的ACC自适应巡航功能并没有本质差别 , 甚至像沃尔沃、宝马等底蕴深厚的车企自带的领航辅助驾驶系统会更加稳定 , 体验感更好 。
只不过对于这些习惯稳扎稳打的传统车企来说 , 冒着自砸招牌的风险 , 在技术不成熟之前大肆鼓吹自动驾驶技术 , 颇不明智 , 实在不是一笔好买卖 。
过度宣传之祸
技术发展过程中总是会有牺牲的 , 直白点说 , 那就是每一个技术趋于完善的背后 , 那些教训都是人命填出来的 。
莱特兄弟发明出现代飞机雏形之前 , 一代代人都做过飞行梦 , 明朝的一个士大夫万户为了实现飞天梦 , 自己绑上47支火箭 , 手拿风筝飞向天空 , 结局浪漫而悲壮 , 火箭爆炸 , 万户满怀理想死去 。
对于追逐技术 , 以此为理想的人来说 , 他们为技术奉献生命的精神是可敬的 , 但是这不意味着引诱一无所知的无辜者坐上满载火箭的座驾 , 让他误以为真的可以翱翔于蓝天 , 然后在多年后歌颂他们为技术发展所做的奉献是正确的 , 这种所谓的奉献是一种讽刺 。
自动驾驶的过度宣传、娱乐化宣传、误导性宣传消解了用车场景可能遇到的危险 , 攸关生命 。 什么时候驾驶追求的不是安全至上 , 而是解放双手吃外卖了?恐怕大家都更希望能回家和家人一起共进晚餐 , 而不是命丧车轮 。
正视技术的不成熟 , 明确告知消费者技术的真实状况 , 才是每个品牌的应有之义 。
辅助驾驶就是辅助驾驶 , 驾驶自动化从L0发展到L2历经百年 , 我们距离自动驾驶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 , 想要在短短几年内就达到终点 , 不能靠在地上插上标有“终点”的牌子来宣告已经胜利 , 虚假的终究是虚假的 , 宣传上能瞒天过海 , 但信以为真的消费者开上路只会造就更多无辜的马路杀手 , 因为他们本来可以更加警惕 。
何去何从?自动驾驶的明天
从长期来看 , 随着科技进步 , 人类实现真正定义的自动驾驶是可能的 , 不可否认自动驾驶技术确实拥有广阔的前景 , 但也面临着诸多瓶颈 。
短期来看智能汽车的感知局限性是最突出的问题 , 智能汽车普遍采用摄像头+红外雷达作为感知器 , 这些感知器受天气地形等影响大 , 即使经过大数据训练形成理论上的高效模型 , 但是一旦放到现实道路中 , 靠相对单一的模型应对无穷无尽、变化多端的世界是不靠谱的 。
此外更深层的问题是规划决策 , 让智能汽车像人一样应对不同的交通状况做出及时的决策和预测 , 这一点仍然是未知领域 。
要知道人在驾驶时动用的不仅是思考能力、逻辑判断能力、经验判断能力 , 还包括了潜意识判断能力 ,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直觉” 。 深度学习、人工智能还停留在大数据喂养阶段 , 想要靠硬件堆出自动驾驶技术 , 无异于空中楼阁 。
自动驾驶的明天可能更多要寄托于接下来的理论突破、技术突破和工业化突破 , 就像wifi一样 , wifi之母海蒂·拉玛发明了抗干扰的军事通讯技术 , 数十年后电池、芯片才出现 , 然而手机量产并且应用wifi又隔了二三十年 。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理论尚且不完善、技术尚且不成熟 , 就靠着资本硬推向了工业化阶段 , 烈火烹油注定盛名之下没有真材实料 。
事物前进的道路是螺旋上升的 , 未来自动驾驶赛道是否会重复VRAR、人工智能等前辈的老路尚不可知 , 但可以预见的是 , 一旦出现新概念 , 而自动驾驶不能满足投资者更多的想象的话 , 这一概念恐怕要陷入暂时的低谷 , 潜心等待下一次的突破 , 至于等待的时间是数年才是数十年 , 还得打上一个问号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Monarch|消息称微软Win11 2022重大更新将在明年夏天到来
- Apple|摩根大通分析师:交货时间来看iPhone 13系列已达供需平衡
- 蛋白|二代新冠疫苗来了!打了一代,还需要它吗?
- IT|美律所对法拉第未来提起集体诉讼 涉嫌触犯证券法
- 国药|二代新冠疫苗来了!打了一代,还需要它吗?
- 制造业|稳健前行开新局 制造业未来五年转型升级迎来“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