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大脑运行中获得灵感来进行电子产品的研发 , 是全球工程师们都关注的领域 。 此次 , 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理论分析 , 利用离子作为神经细胞携带信息来开发人工神经元 。 这一装置用石墨烯制成纳米狭缝 , 狭缝内由单层水来传输离子 , 具有与神经元相同的传输能力 。 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 。
【电位|人造离子神经元能用于未来电子记忆】可以说 , 没有什么人造设备的效率高过人脑——人脑能执行许许多多复杂的任务 , 每天消耗的能量却仅相当于两个香蕉 。 它的高效率取决于它的基本单元——神经元 。 神经元有一个带纳米孔的膜 , 称为离子通道 , 根据接收到的刺激打开和关闭 , 由此产生的离子流会产生电流 , 负责发射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 , 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电位变化过程) , 这是允许神经元相互交流的信号 。
当然 , 人工智能(AI)也可以完成以上所有这些任务 , 但代价是能耗——AI的能耗是人脑的数万倍 。
有鉴于此 , 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 , 此次将整个研究的挑战放在设计一种与人脑一样节能的电子系统 。 例如 , 通过使用离子而不是电子来携带信息 。 科学家们认为 , 纳米流体学(研究流体在小于100纳米宽的通道中的行为方式)提供了许多观点 。
在新实验中 , 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人工神经元原型 , 其由含有单层水分子的极薄石墨烯狭缝构成 。 研究人员证明 , 在电场的作用下 , 来自这层水的离子可聚集成细长的簇 , 并产生一种被称为忆阻器效应的特性:这些簇能保留过去接收到的一些刺激 , 且为了与大脑比较 , 石墨烯狭缝再现了离子通道、簇和离子流 。 利用理论和数字工具 , 研究人员展示了如何组装这些集群以模拟动作电位发射的物理机制 , 从而模拟信息的传输 。
研究人员表示 , 他们现在的目标 , 是通过实验去证明此类系统可以实现简单的学习算法 , 在此基础上 , 这一算法就能为未来的电子记忆铺平道路 。 (张梦然)
总编辑圈点
这些年来 , 科学家们一直希望创造出与人脑类似的电子系统 , 不过他们进行研究的切入点并不相同 。 比如 , 此前有大量研究通过模拟人脑处理信息的机制 , 设计出规模越来越大、层数越来越多的人工神经网络 。 而在上述研究中 , 科学家的着眼点在于让人工神经元像人脑神经元一样节能 。 相信这些从不同角度切入的研究成果最终将融会贯通 , 带来更加高效、强大的人工智能 。
推荐阅读
- 数据|天问一号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首个成果面世
- 硬件|特斯拉电池业务竞争加剧 瑞典 Northvolt首块锂离子电池下线
- 蛋白|血浆蛋白+氧化石墨烯能打印人造肌肉
- 量子|我国科学家实现单离子超分辨成像
- 检测|华人科学家研发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检测工具,或取代心脏检测膜片钳技术
- 电机|1799元,小米米家波轮洗衣机尊享版10kg:纳米银离子除菌率96%
- 实验|我国“人造太阳”开启新一轮实验
- 能源系统|全球首台钠离子太阳能发电机亮相
- 物理|2021 年的最后一个月,我国“人造太阳”再开启新一轮实验
- 电池|宁德时代:已启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布局,后年将形成基本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