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与更优秀的人在一起:程建军全职加入西湖大学
文章图片
图1/5
来源:西湖大学
程建军一天只需睡四五个小时 。 清晨五点半起床;上午9点到12点 , 参加博士生招生面试;午间讨论海外招聘宣传;下午和学院几位博士生面谈;直到晚上9点到12点 , 他仍然在线上 , 和同事们线上讨论工学院招生招聘的事……
密集的日程表传递出一种紧绷感——如同满弓之箭 , 下一秒就要离弦向前 。 我们从这种状态中 , 感受到了他对全新职业阶段的定义和预期 。
2021年8月2日 , 程建军正式告别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 , 全职加入西湖大学工学院 , 任材料科学与工程讲席教授、工学院院长 。 他曾在那个以材料工程出名的“玉米地大学”待了16年 , 并用前10年从助理教授成长为Hans Thurnauer讲席教授 , 开启了与求学阶段迥然不同的快节奏 。
现在 , 加速的人生 , 将在西湖大学延续 。 而这一切的内驱力 , 都来自一条行为准则——一条从他过去几十年实验室经历中淬炼出来的准则:要与更优秀的人在一起 。
1
他们 , 是绝顶聪明的人
从大一那年走进南开大学开始 , 过去32年 , 从求学到工作 , 程建军几乎没有离开过大学校园 。 除了博士毕业后的三年 , 他加入了一家名叫Insert Therapeutics的初创公司 。
偏偏是这三年 , 让他迅速完成了本该在研究生阶段就完成的蜕变 , 人生从此按下加速键 。
Insert Therapeutics是一家专注于药物递送的科创企业 , 创始人Mark E 。Davis是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的三院院士 , 也是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讲席教授 , 在化工和生物材料领域非常有名 。 程建军经常整宿整宿地泡在公司里 , 他几乎每天都能和Davis直接交流讨论 , 不管多晚都秒回Davis的邮件 。
文章图片
图2/5
程建军与Mark E.Davis合影
他说 , 他是真的热爱这份工作 , 因为能和这个领域内绝顶聪明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工作 , 觉得自己比Davis实验室的博后都要幸运 。 那几年前后 , 程建军参与设计了多款纳米药物 , 其中一个抗癌纳米药物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
“但那三年最大的收获 , 是我真正懂得了如何做科研 。 ”程建军说 。
在这家企业里 , 他遇到了不少像Davis这样的人物 。 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Robert Grubbs , 还有现任加州理工大学教务长David A 。Tirrell , 也曾是公司的科学顾问 。
在程建军看来 , 这些人对他的帮助是跨越式的 。 “当我站在学界泰斗的肩膀上 , 借用他们的眼睛去看科学的世界 , 那种视角是前所未有的 。 ”他说 , 这些前辈不是简单地教给他一个实验技巧 , 而是打开了一种全新的视野 , 一种更宏观、更全景的视角 。
而在此之前的8年里 , 从南伊利诺伊大学读硕士 , 到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读博士 , 他对科研的理解始终停留在实验室的方寸之间 。 哪怕他每天在实验室的时间超过16小时 , 一遍一遍地筛化合物、做小分子合成 , 直到导师都忍不住问他“你做够了没有” , 他也依然觉得少了点什么 。 后来他明白了 , 科研的那扇门就在面前 , 只是还差一步 , 推开它就是一片完整的、豁然的新世界 。
这段经历对他此后的科研工作影响至深 , 程建军开始真正意识到“和比自己更优秀的人一起工作”的重要性 。
2
他们 , 是敢于超越的人
在Insert Therapeutics的三年 , 程建军第一次亲历了从实验室科研到药物推向市场的全链条 。 在这个过程中 , 他确认了一点:相比贴近市场后段 , 自己还是更喜欢待在实验室里多一点 , 更喜欢做前段的化学和材料设计多一点 。
2005年 , 他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建立了自己的课题组 , 致力于高分子化学、多肽、纳米材料和纳米药物、药物递送、癌症靶向技术等领域的研究 , 尝试用化学的方法解决生物材料方面的问题 。
比如 , 如果用生物学的方法找不到癌症靶点 , 怎么进行靶向治疗?程建军课题组利用癌细胞自身的代谢系统 , 研发出一种通过小分子糖标记和靶向癌症的新方法 。 当这种“糖”进入身体 , 癌细胞愿意吃 , 健康细胞不吃 , 自然就找到了隐藏的靶点 。
再比如 , 合成聚多肽拥有与天然蛋白质相同的主链结构 , 由此带来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其成为重要的生物高分子材料 , 但传统的聚多肽合成方法需要苛刻的无水环境和耗时的纯化过程 , 有没有办法优化?2019年 , 程建军课题组设计出第一例能在常规实验条件下、不经纯化直接制备聚多肽的方法 , 大大简化了聚多肽材料的合成 。
文章图片
图3/5
程建军与工学院PI交流科研心得
在学术研究上 , 程建军始终认为 , 首先要敢想 。 就像登山 , 你也许正朝着半山腰进发 , 但你的心中始终保持向往 , 向往山顶的风景 , 向往下一座更高的山峰 。 他认为未来的药物市场核酸类药物将会越来越重要 , 这也能让精准治疗、个性化治疗真正成为可能 。 他将要在西湖做的科研 , 就是如何能合理设计生物材料去有效地在体内靶向递送核酸药物 , 目前来看这是非常难的 。
“但一定得有目标 , 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去走 。 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目标会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但如果连想都不敢想 , 你做的工作一定是缺乏足够风险的 。 ”他说 。
这也是程建军选择加入西湖大学的原因之一 。 他欣赏这里的PI , 他们是一群敢于挑战和超越的年轻人;同时 , 他也相信这个“小而精、高起点、研究型”的平台 , 这个不给科学家设限的平台 , 能够聚拢一批优秀的人 , 做出顶尖的科研成果 。
“一所新的大学的发展 , 需要大批优秀教授 。 ”程建军说 , “我希望我们这些人的到来 , 能够带动一批更优秀的人聚集在这里 , 一起把西湖大学工学院这个平台建设好 , 让她在全球范围内具备竞争力和吸引力 , 今后让全世界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在一起工作 。 ”
3
他们 , 是在未来闪光的人
作为西湖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讲席教授 , 程建军在不久前代表工学院PI , 站在了夏令营的讲台上 。 如同过去每一次看到走进课题组的新生一样 , 他再次将台下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和自己的学生时代连接在一起 。
如果说博士毕业后的程建军 , 在那家初创企业里开启了人生的加速度 , 那么当他还是一名学生的那些年 , 他始终处于一种随遇而安的状态——
他本科上南开大学化学系 , 是父亲替他做的决定 , 高中时的他并没有明确的专业目标;本科毕业后赴美留学 , 一边学习一边穷游 , 好像没有什么事能让他着急;直到读了博士 , 他沉下心来 , 变得成熟 , 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科研上 , 但课题做了两年多没有太大进展……
自己的求学经历 ,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在学生培养方面的理念:“我经常和年轻的导师说 , 要以同理心看待学生 , 只要他们对未来有清晰的定位 , 在科研上有好的想法 , 慢一点没有关系 , 慢一点也要等 。 ”
这一点 , 和程建军博后阶段受到的训练也有关系 。 在启动自己独立的课题组之前 , 程建军在麻省理工学院Robert S 。Langer实验室做了一年左右的博后 。 这是全美项目规模最大、经费最多的实验室之一 , 从这里走出过数不清的知名学者 。 导师Langer擅长鼓励教育 , 是一个对学生“超级支持”的人 , “夸到你都不好意思去做一个低水平的课题” 。
文章图片
图4/5
程建军和博后导师Robert S.Langer合影
回到夏令营的讲台上 , 程建军在原有的PPT中特别加了一页——“导师的优秀学生代表” 。 在这页新的PPT上 , 是数十位不同行业的领军人物 , 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 他们的导师现在都在西湖大学工学院任教 。
从某种意义上讲 , 此刻的程建军 , 已经成为了年轻一代的肩膀和眼睛 。 他执着地相信 , 也迫切地想把这种相信传递给未来的学生们 , 西湖大学能够给予这些年轻人一个加速的人生 , 因为这里有一群更优秀的人 。
“而当你跟着这些优秀的人学习 , 在他们的指导下探索属于你自己的‘无人区’ , 总有一天你会超越你的导师 , 至少在你自己的小领域里成为更优秀的人 , 这是我们想在西湖大学和学生一起做的事 。 ”他说 。
文章图片
图5/5
追随着无数比自己更优秀的人 , 程建军来到了西湖大学 。
【新浪科技综合|与更优秀的人在一起:程建军全职加入西湖大学】开弓满弦 。 从走进云栖校园的那一刻起 , 面对PI或学生 , 谈论学术的现在或未来 , 他都不曾刻意掩藏锋芒 。 因为他知道 , 这些锋芒不属于他一个人 , 也属于那些曾在过去的成长经历中出现过的、更优秀的人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