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药明巨诺董事长李怡平:未来三到四年,CAR—T产品成本至少降低一半


目标|药明巨诺董事长李怡平:未来三到四年,CAR—T产品成本至少降低一半
文章图片

经济观察网 余诗琪/文 9月3日 , 药明巨诺的CAR-T产品——倍诺达获批上市 , 成为国内第二款获准上市的CAR-T产品 。 两个月前 , 复星凯特的CAR-T产品得到获批 。
不同于原有的药物治疗 , CAR-T技术从某种角度上讲 , 属于“根治” 。 它是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在体外对病人的T细胞进行改造 , 扩增后把这些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 , 直接杀死癌细胞 。 因此 , CAR-T赛道成为近几年医疗领域最热门的赛道之一 。 2017年8月 , 吉利德科学宣布以119亿美元收购Kite Pharma 。 五个月后 , 新基以90亿美元收购Juno Therapeutics 。
接连两款产品在国内相继获批 , 意味着CAR-T技术在国内正式进入商业化元年 。 但针对这个前沿技术 , 质疑声不绝于耳 , 可能超过百万元的售价 , 以及复杂的治疗过程 , 都被媒体反复讨论 。 2017年全球第一批获批上市的诺华和吉利德同类产品的售价分别为47.3万美元和37.3万美元 , 且近几年也并没有大幅降价 。
近日 , 药明巨诺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怡平接受经观大健康采访人员专访 , 分享了他们在CAR-T产品商业化上的战略规划 , 如何把产品价格降下来 , 以及如何看待潜在的行业竞争 , 行业的长期价值 。
经观大健康:药明巨诺的CAR-T产品在9月3日获批上市 , 目前商业化进展如何?
李怡平:从上个星期批准开始 , 我们就已经启动了商业化的相关工作了 , 但是在药品销售之前还有很多文件、批件方面的程序要走 , 所以真正商业化落地最快从本周开始 。
我们的CAR-T产品获批的是血液肿瘤适应症 , 目前国内具备相关经验的血液科、肿瘤科、淋巴瘤科的医疗机构并不多 , 所以现在整个商业化团队不到100个人 , 大概的目标医院数量在50到100家 , 每个销售人员负责几家医院 。 我们会对目标医院做培训、演习 , 并给予认证 , 通过后我们才可以去销售 , 因此在早期投入会比较多 。 但是我们的目标医院相对集中 , 这样的话让我们能够集中精力完成目标 , 而不是在几千家医院广撒渔网 。
经观大健康:目标医院并不多 , 跟获批了同类产品的复星凯特会存在高度重合 , 怎么看待潜在的竞争?
李怡平:我觉得每家医院不可能只采用一家细胞治疗产品的 , 它可能会有多家细胞治疗产品入院 , 所以我们跟复星凯特在这方面是没有什么大的冲突 , 但确实目标医院重合度会很高 。 最后的竞争 , 我认为还是要拼产品 , 疗效、安全性、医生的认知度这些会是关键因素 。
我们也根据复星凯特发布的临床研究结果和自己的临床研究结果做了一些比较 , 目前来看两款产品疗效差不多 , 但我们在安全性上要好得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