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网络语言,人为制造的社交屏障?
这些字词貌似简单 , 但堆积在一起 , 就是一条条情绪洪流 , 如果你不懂使用或者拒绝使用 , 则很有可能被抛到岸上 。
——————————
“内卷”“躺平” , 人们大概都知道了是什么意思 , 但已经流行一段时间的“yyds” , 确实给不少人造成了理解障碍——失去了中文对词意的承载 , “yyds”让人满头雾水 , 虽然通过搜索 , 最终知道它不过是“永远滴神”的中文读音缩写 , 特别容易理解 , 但一道无形的交流鸿沟 , 已经被挖得很深了 。
“nsdd”是“你说得对” , “xswl”是“笑死我了” , “ssfd”是“瑟瑟发抖”……这样的中文缩写 , 对于成年人来说 , 幼稚得很 。 但在成年人完全不了解它们的同时 , 发明它们的00后却窃窃自喜 , 觉得成年人变得“蠢得很”……新的网络语言 , 正在形成一种人为制造的社交屏障 , 正在将网络用户划分为不同的、完全没法交流的群体 。
可以确认的是 , 网络已深刻地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现实社会正在向线上转移 , 许多人每天花在智能手机与社交媒体上的时间 , 已远远超过现实中与人交流的时间 。 如同线下的青少年 , 正在竭力与成年人社会保持距离一样 , 线上的年轻人 , 也正试图通过制造“语言迷局” , 来将“非我族类”拒之门外 。
受这股巨大的潮流影响 , 网络社交用语被赋予了越来越丰富、敏感的含义 , 这些社交用语 , 在表面上起到的是“密钥”的作用 , 用来打开陌生人的大门 , 在深层次里 , 却是对人性的一种最为敏感的触摸——为了节省彼此的时间 , 新一代网民 , 用一种不断被制造出来的新语言和新情绪 , 来进行更精准的交流 。
比如前段时间 , 大家热衷于讨论的一种交流方式:你发出一个信息 , 如果对方给出的回复只是一个“嗯”字 , 你就会觉得这是冷淡、敷衍、不屑 , 而如果对方的回复是“嗯嗯”两个字 , 你则会神奇地觉得 , 对方是在赞同你 , 热情地回应你 , 用很可爱的虚拟面孔面对你 。 这在过去的语文世界 , 是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 , 但正是神奇的网络交流 , 让两个字的叠加 , 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效果 。
同理 , 像“嗯”与“嗯嗯”的区别那样 , 网民对问号也变得非常敏感:一个问号会让一个人产生不安 , 两个问号就会让人产生焦虑 , 三个问号则有可能让一个人抓狂 , 而如果打出更多问号 , 比如七八个或十个 , 则有了不满与反抗的意图与成分 。 这真是匪夷所思——看来 , 线上生活不但改变了人们的大脑 , 也改变了人们的情感 。
简单的字词与标点符号 , 承载不了人们丰富而厚重的情感 , 有多少删除、拉黑、屏蔽等“网络冷暴力”行为 , 在无数个角落里悄无声息地发生着 。 出于对别人感受的顾虑与尊重 , 网民发明了另外一套语言 , 专门用来线上交流 , 包括淘宝客服们无往不利的“亲” , 包括被使用最多的“呲牙”表情与泛滥的电子玫瑰花 , 还有工作群里职员们回应给领导的“收到” , 这些字词貌似简单 , 但堆积在一起 , 就是一条条情绪洪流 , 如果你不懂使用或者拒绝使用 , 则很有可能被抛到岸上 。
网络用语的模版化或者说模式化 , 具有功利的一面 , 它对于提高交流效率是非常有帮助的 , 几个字词 , 几个表情符号交换过后 , 双方就能基本确认 , 是否气场一致 。 这个特质也决定了线上交流的本质是脆弱的 , 假若一个人正在开车 , 只能在等红绿灯的时候简单回复 , 甚至没法用一个表情收尾就要加油起步开走 , 那么对于另一方而言 , 可能大脑在处理刚接收的信息时 , 就有可能会产生一些疑虑 。
过去经常讲 , 我们习惯生活在一个熟人社会当中 , 讲究见面 , 追求面对面交流 , 最起码也要打个电话 , 让更能细腻传达情感的声音 , 通过耳朵进入内心 。 但发展太过迅速的互联网与社交媒体 , 一下子几乎将所有人置身于网络——这个庞大的陌生人社会 , 许多关系的建立、情感的交流 , 都要重新梳理 , 有的人会很快适应 , 成为网络达人、活跃分子 , 而那些对线上社交不以为然的人 , 却不得不遭受一次次的碰壁 。
生活可以分线上与线下 , 身份可以有现实和虚拟 , 但有一点不会变 , 那就是人性的本质 。 人都喜欢被重视、被尊重 , 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 这一来一往当中 , 人的距离就近了 。 相反 , 如果一个人习惯得寸进尺 , 那么也很容易在网上遭到迎头暴击 。 网络生活在现在以及将来 , 都是现实生活的翻版 , 一个可以在现实生活里与人融洽相处的人 , 大概率也会在网上受欢迎 。
有一些自称“社恐”的网民 , 在社交媒体上却异常活跃 , 这可能不是“社恐患者”的个人问题 , 而是其所处的现实生活环境出了问题 , 这个时候线上社交的魅力就彻底显现出来 , 它比现实生活更能真实地折射一个人的心灵境况 , 两相对比 , 线上社交还是比现实社交多了诸多方便 , 少了不少麻烦 。
对于线上社交的依赖 , 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市人 , 开始抗拒现实中的见面 , 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 比如“脑机接口”迈出实质化运用的关键一步 , 无形中也鼓励未来的人更多地待在家中 。 出于对虚拟社会发展失控的恐惧 , 一些社会学家提出 , 要用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 来抵御“赛博朋克”时代的到来 。
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 想要拥有 , 真不是那么容易 。 想要抵抗 , 最简单的办法 , 莫过于是破除网络流行语所刻意制造出来的社交屏障——可是这实在有点难 , 从“火星文”到“yyds” , 年轻人制造流行语的水平并没有提高多少 , 他们只是不愿意与成人世界发生关联而已 。 所以 , 想要实现网络社交上的平等与自由 , 最重要的不是急于破解网络语言密码 , 而是真诚地放低姿态 , 去了解年轻人真正想要表达什么 , 或者干脆与他们一起 , 穿过网络语言的狂欢表面 , 去触碰那一颗颗年轻的、同样的不安的、需要给予慰藉的心 。
【网民|网络语言,人为制造的社交屏障?】韩浩月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
- 网络|天津联通全力助推天津市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数字化|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到2025年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 人物|俄罗斯网络博主为吸引流量 闹市炸毁汽车 结果够“刑”
- 协同|网文论︱网络文学与AI写作:人机协同演化时代的文学之灵
- 周鸿祎|网络安全行业应提升数字安全认知
- 安全风险|网络安全行业应提升数字安全认知
- 海康威视|智能家居战场又添一员,海康威视分拆萤石网络上市,半年营收20亿 | IPO见闻
- Linux|Fedora 36默认字体将改为Noto,以覆盖更多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