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 , 杨利伟的一篇被编入人教版语文教材的文章《太空一日》被发到网上 , 受到众多网友跟评转赞 。 文章选自杨利伟的个人自传《天地九重》 , 讲述了当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返回落地的细节:在飞船发射上升阶段 , 火箭与飞船产生了低频共振 , “我几乎难以承受 , 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 ”最后杨利伟用常人难以企及的意志力 , 挺过了最艰难的26秒 。 此外 , 他还听到过“神秘敲击声” , 在返程中看到舷窗出现“裂纹” , 过程堪称“惊心动魄” 。
作为中国进入浩渺太空的第一人 , 杨利伟的名字家喻户晓 。 但杨利伟奔赴太空的心路历程 , 以及其间遇到的具体困难 , 却鲜为人知 。 通过《太空一日》这篇文章 , 更多人感受到了杨利伟所经历的危险时刻 , 英雄的形象和故事也因此变得完整生动、丰满立体 。
杨利伟进入太空 , 象征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 , 但填补空白、创造历史 , 必然要不断向未知迈进、与潜在危险同行 , 尽管飞船升空前 , 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情形 , 都进行过反复充分的模拟实验 , 但作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 杨利伟仍旧面临太多未知情形 , 可能遭遇不确定性事件 。 这是先行者必然要面对的抉择考验 , 也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必须勇敢迈出的一步 。 面对这些情况 , 杨利伟表现出训练有素、临危不惧的坚持和定力 , 并未因此阵脚大乱 , 反而稳住心态 , 和地面指挥系统形成良好配合 , 圆满完成既定任务安排 。
面对右边舷窗出现的裂纹 , 杨利伟通过对左边舷窗也出现裂纹的判断 , 确认故障重复出现的概率并不高 , 这样的心态品质 , 以及风险判断能力 , 使他能够在后续关键的“抛伞”环节 , 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 , 做到准确无误 。 对于飞船发射上升阶段 , 火箭与飞船产生的低频共振现象 , 工作人员便在杨利伟返回地面后改进了技术 , 解决了这个问题 。 这些问题的突然出现 , 对他本人是一种巨大考验 , 但也为航天事业的改进留下了宝贵经验 , 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
回到地面的杨利伟不仅带回成功的好消息 , 也把太空之旅“惊心动魄”的经历分享给了更多战友 。 不管是“神秘的敲击声”还是飞船抛伞时的巨大晃动 , 都为后续航天员进入太空打消了顾虑 , 做好了积极的心理建设 。 实际上 , 杨利伟在文章中提到不少难以解释的太空现象 , 说明在太空世界中 , 仍然有广阔的未知空间 , 值得人类为之奋力探索 , 而未知世界除了会激发人类的好奇心 , 同样也存在巨大未知风险 , 载人航天事业所进行的每一次升空发射 , 都必须做好最充分的试验论证 , 把未知风险降到最低 。
2021年6月17日 , 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 , 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 而当年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英雄杨利伟 , 已经华丽转身 , 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 , 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他表示 , 这个“家”太大了 , 太羡慕他们了!在地面的他时刻心系天上的战友们 , 比如对核心舱而言 , 三位航天员可谓“初来乍到” , 要承担起设计、建设“太空家园”的重要工作 , 光螺丝钉就要拧一千多个 。 他还提到57岁的航天员聂海胜 , 在出征前特意把两鬓的白发染黑 。
【网友|杨利伟文章入选课本,网友缘何评价“过于伟大”?】杨利伟的自述文章被网友称为“过于伟大” , 但实际上 , 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 , 除了航天员本人的巨大付出 , 整个航天事业背后必然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英雄事迹 , 值得人们去关注和铭记 。 正如杨利伟身处高空 , 俯瞰我们家园时的感受 , “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 , 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 , 分辨不清 , 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 , 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 ”当他在经受低频共振的考验时 , 地面的工作人员同样为其身体状况“捏一把汗” , 航天员远在太空 , 背后的团队、人民和祖国 , 则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 如今 , 航天员在我们的空间站内活动 , 继续完成着太空探索任务 。 虽地空相隔 , 但我们心心相系 , 从未停止凝望 。
推荐阅读
- 换卡|突然宣布:被迫停止运营!
- 国家|2022上海国际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
- 识别|沈阳地铁重大变化!能摘口罩吗?
- 科学|中阳县北街小学:体验科学魅力
- 文章|美媒文章:古人类领域2021年六大新突破
- 牛上|英媒文章:2021年最有趣的科学发现
- 技术|科技赋能创新发展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文章|本科生顶刊发封面文章!“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作战|呱呱呱,听取蛙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