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把科普做“出圈”的年轻人


网友|把科普做“出圈”的年轻人
文章图片

科学 , 一个“高冷”的领域 , 常常让人难以靠近 。
但如果换一种打开方式 , 说不定你会发现“想象不到的快乐” 。
中科院物理所M楼的一间大实验室里 , 剪刀、护目镜、磁铁、灯泡、胶水等应有尽有 , 平时泡在实验室的研究生 , 随手抄起几件物品 , 就能设计出一个小实验 , 和网友一起探索科学的奥秘 。
这里是物理所科普节目的录制现场 。 在年轻人活跃的B站 , 一群由20多岁的硕士、博士组成的科普团队 , 化身成深受网友追捧的UP主——“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 。
他们用一个个小实验 , 把科普做“出圈” , 让大家了解到 , 科学也可以很可爱 。
“中二所”的“生活皆物理”
在今年3月的一场直播中 , 2名物理所研究生利用小电机、空易拉罐、齿轮、木片 , 向网友展示制作烧烤机器人 。
配着动感的BGM , 印着旺仔的易拉罐机器人一手拿着小扇子 , 一手转动着烤肠 , 现场表演投币“烧烤” 。 前方弹幕大军来袭:“我裂开了 , 这竟然真的是官方”、“好魔性 , 有点上头”……直播后来的回放片段视频在B站(哔哩哔哩)播放量达到150万 。

网友|把科普做“出圈”的年轻人
文章图片

视频截图
中科院物理所成立于1950年 , 吴有训、钱三强等著名科学家都曾在这里工作 , 所里的研究方向以凝聚态物理为主 , 超导、拓扑、纳米等多个学科走在了世界科技最前沿 。 与这些“高大上”科技词汇大相径庭的 , 是物理所在B站的清奇画风 。
这个名字叫“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的UP主 , 被网友亲切地称为“中二所” 。 2019年入驻B站开始 , 这群平时泡在实验室的研究生出现在镜头前 , 用身边常见物品制作小实验 , 为网友进行科普 。
熟鸡蛋为何不能返生?如何手撕石墨烯?5G比4G快多少?在“中二所” , 这些问题都可以找到答案 。 偶尔科普团队的小实验没有做成功 , 网友会热情“起哄” , 将“翻车了”的弹幕刷屏 。 但对于这些做科普的学霸们 , 网友更多的还是羡慕、敬佩 , 称他们为“当代十万个为什么” 。
“中二所”有自己的网红“主播” 。 比如 , 知识渊博、善于表达的副研究员李治林 , 因对弹幕中的各种刁钻问题对答如流 , 被网友称为“大师兄” 。
除了学习科学知识 , 网友还经常在弹幕中调皮互动 。 有网友觉得 , “爆肝”做实验的博士竟然发量浓密很不科学 , 还有网友好奇 , 李治林头发为何总是油光光的 。 李治林干脆做了一期关于“头发”的科普直播 。

网友|把科普做“出圈”的年轻人
文章图片

李治林正在做关于“头发”的科普直播 。 视频截图
头发看起来有油光 , 到底是不是因为没洗头?李治林从头发的结构 , 讲到了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 说到护发素中的季铵盐 , 他会联想提到“伯、仲、叔、季”中“季”是代表最小的4 , 季铵盐又称四级铵盐 。 继而 , 他又“跑题”到词根quadr代表4 。 “从1到10都有这样的词根 , 大家有没有想过 , October十月中的oct词根为何是8?”
侃侃而谈间隙 , 他还会略微停顿 , 等待网友刷一波弹幕 , 看是否有人知道正确答案 。 紧接着 , 外语课变成语文课 , 他告诉网友 , 中文里也有类似的例子——“七月流火” 。 触类旁通一番后 , 这位学霸回归当期主题 , 讲起了洗发水中的硅油 。
直播用的大实验室 , 也是个神奇的地方 。 走进其中 , 仿佛置身一个杂物间 。 氦气罐、小电机、吸管、珠子、灯泡等“道具”一应俱全 。

网友|把科普做“出圈”的年轻人
文章图片

录制间像个杂货铺 , 随手可以抓到身边常见的物品做实验 。 摄影/新京报采访人员 张璐
“这个屋子最大的特点就是东西够多够全 , 直播做实验的时候缺什么 , 这里都能找到 。 生活皆物理 , 我们随便抓点什么东西 , 上台直播讲两个小时都没问题 。 ”拥有这份自信的是28岁的博士生王科(化名) , 正是这位科普团队的核心骨干 , 为“杂物间”一点点添置了摄像机、导播台、计时器、背景屏幕 。
“最开始直播 , 我只拿一台普通手机 , 连麦克风也没有 。 隔壁在做超导实验 , 机械泵嘣嘣嘣的声音也录了进去 。 大家看了之后觉得画质不行 , 也很吵 。 ”王科赶紧联系物业来砌墙 , 在网上查资料 , 开始采购和学习使用专业设备 。
多路麦克风要有个调音台来控制;摄像机要两台 , 一个主机位 , 一个特写机位;现场嘉宾经常要放PPT , 所以还得设置一个大屏;屏幕要看得清楚 , 人脸就黑了 , 得买加打光设备……全套设备使用下来 , 王科调侃 , 自己不光读了个物理博士 , 还自学了广播电视工程专业 。

网友|把科普做“出圈”的年轻人
文章图片

节目录制现场 。 受访者供图
看“理工直男”探讨爱情
B站并非物理所唯一的科普阵地 , 早在微信公众号流行初期 , 他们已经凭借“稳中带皮”的风格 , 圈了一大波粉丝 。
2014年 , 26岁的成蒙从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 , 在综合处负责新媒体运营 。 彼时 , 微信公众号刚刚盛行 , 中科院在微信上的官方公众号有十几个 , 但内容大多以所里的政务信息、官方新闻、科研进展为主 。 “这些内容不太符合新媒体的语境和特点 。 ”看了兄弟院所的运营情况 , 成蒙决定重新思考定位 , 做一个区别于官网 , 有活力、贴近年轻人的新媒体号 。
【网友|把科普做“出圈”的年轻人】物理所如何和网友产生交集?科普是个很好的切入点 。 “当时做科普的公号并不多 , 尤其是有科研机构背景的官方账号 , 我们的公号一做出来 , 立刻收获了关注 。 ”每天早上8点到办公室 , 成蒙第一件事就是找“选题” , 想想今天公号推什么 。
2016年情人节 , 公号推出的原创文章《为什么物理不能理解爱情?》迅速出圈 , 文章以“理工直男”思维 , 用公式和定理探讨感性的爱情话题 。 当时正在上大学的夏一鸣看到这篇文章觉得很有意思 , 便关注了公号 , 如今 , 他在物理所读博士 , 成了公号的“骨灰级”小编 。
正是从那时起 , 物理所每年情人节都会推出一篇文风幽默的文章 , 用“惯性定律”解读“你为什么凭本事单身20年”;用概率论、热力学、万有引力模型等推导出“天下有情人必将分手”……其中有不少都收获了“10万+”的阅读量 。

网友|把科普做“出圈”的年轻人
文章图片

每年情人节 , 物理所公号都会推出一篇文风幽默的文章 , 聊聊爱情这个话题 。 微信公众号截图
面对这些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 网友调侃“谈恋爱不如学物理” , 也有网友表示 , “这是我看过最好的科普” 。 但是 , 写出这样的“爆款”不算容易 , 去年夏一鸣的5000字情人节特稿花费了近两周的时间 , 还参考了大量文献 。
从2014年11月到2016年2月 , 物理所公号粉丝从0增长到10万 。
“最早我觉得只有所里和身边的人在看公号 , 后来突然多了这么多人关注 , 我们决定选拔所里热爱科普的研究生加入团队 , 输出更多原创内容 , 并和网友互动 。 ”成蒙说 , 现在的90后、95后对互联网流行文化接受程度高 , 所以公号的科普文章尽量要有统一的调性 , 一些学术风太重的同学 , 就不太适合这个科普团队 。
把严肃的物理知识灌输给网友行不通 , 成蒙坦言 , 物理所的新媒体号有意营造“人设” , 设计出有人在和网友对话的感觉 。 在B站的“人设”是一个画风清奇的大学生 , 微信公众号上则是一个耿直的物理博士 。
“公号文章迎合热点社会现象 , 呈现直男选口红、直男为何找不到女朋友这类生活化的场景 , 可能推论出一个荒谬、奇葩的结论 , 但推理过程是逻辑自洽的 , 这本身也输出了一定的知识 。 ”成蒙举例说 , “挑选口红”最后讲的是颜色和视觉形成的原理 , “找不到女朋友”讲的是概率分布的问题 。
“内容硬核 , 但风格可以跳脱 。 ”夏一鸣说 , 为了拉近和公众的距离 , 编辑不仅要会玩梗 , 了解互联网最流行的用语 , 还要常备一些表情包 。
做科普的“意外收获”
做科普 , 给这群年轻人自身也带来了改变 。
团队里 , 有人因博士毕业离开 , 也有研一的新鲜血液加入 。 像带练习生“出道”一样 , 夏一鸣曾经被师兄师姐带着走上了科普道路 , 如今他也在手把手培训新人 。
做科普前 , 他觉得物理有点枯燥 , 是挺硬核的一门学科 。 做科普后 , 他觉得物理可以有活力、接地气 , 其中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 值得去给别人讲讲 。

网友|把科普做“出圈”的年轻人
文章图片

夏一鸣在直播用的大实验室里做科普实验 。 摄影/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贵彬
微信公众号里有一个固定的“问答”栏目 , 网友会提出脑洞大开的问题 , 比如“为什么童年一逛超市 , 就想把手伸进大米里?”还有些问题紧跟热点 , 比如“为什么纸吸管喝可乐会有泡泡冒出来?”
23岁的程靖雯和她的团队每周会收集筛选有意思、可以延展的问题 , 再交由科普团队人员认领答题 。 “我们在知网、维基百科等平台上查阅大量资料文献 , 有时候还会向其他专业的同学请教 。 ”她说 , 自己在分享知识的同时 , 也收获了知识 。
最初团队里在B站做直播的是两个女孩子 , 平时都是话痨 , 但第一次直播紧张怯场 , 20分钟之后“光速”下播 。 大概过了两三个月后 , 她们能够非常自然地在镜头前和观众互动、开玩笑 。 “以至于在后来一些大的科普直播活动中 , 她们相较于明星和网红UP主 , 更能hold住场面 。 因为这些毕竟是我们的专业领域 , 大家表现得更为自信 。 ”王科说 , 做科普让年轻人不局限于课本和实验室 , 有了意外的收获和不同的体验 。

网友|把科普做“出圈”的年轻人
文章图片

物理所科普团队部分成员合影 。 受访者供图
一些研一新生告诉科普团队 , 他们正是因为看到公号和B站的内容 , 选择来物理所读研 。 每年秋季开学后 , 科普团队会在新生里做纳新 , 并去国科大雁栖湖校区跟新加入团队的成员组织一次见面会 。 “这个会的氛围非常不错 。 ”王科说 , 大家会讲到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物理所的公众号或B站账号的 , 提到某篇文章 , 甚至某次直播的细节 , 还会听到一些很励志很感动的故事 。
物理所在微博、抖音、B站的粉丝都超过了100万 。 “我们最初知道的只是数字 , 当一个人站在你面前 , 亲口告诉你科普直播对他产生的影响和改变 , 会觉得非常有意义和幸福 。 ”
对话:中科院物理所科普团队负责人、物理所研究生部副主任成蒙
科普前沿成果要深入浅出多“举例”
知道君:在和网友互动时 , 有没有什么特别有意思的弹幕或者印象深刻的留言?
成蒙:有一次我们写了一篇科普文章 , 其实是为在末尾植入的“公众开放日”做铺垫 , 核心目的是吸引大家亲自来物理所 , 参加开放日的科普活动 。 粉丝看到最后被这样一个类似软广的东西直接“袭击”到 , 会调侃我们说“原来你是这样的物理所” 。
有时候 , 我们会起一个不太科普的标题 , 文中结合社会热点开聊 , 最后可能话锋一转突然说到流体力学这种硬核内容 。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留言是“在物理所 , 你甚至可以学到物理” , 挺有意思的 。
我们的科普内容不会拘泥于物理 , 覆盖面很全 , 还有粉丝叫我们“中科院啥都研究所” 。
知道君:物理所科普的受众是文科生多还是理科生多?除了中学生和大学生 , 未来是否有考虑向更广泛的受众传播?
成蒙:目前物理所也注册了新华号、人民号、百家号、头条号 , 这些平台用户量非常大 , 相当于中国网民的自然分布 。 在这些平台上 , 用户的画像可能是一个未必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年人 。 中国科技腾飞等带着民族情结的内容 , 在更广泛的公众中有很好的传播效果 。
所以在这类平台上 , 我们未来可能做一些不一定适合在B站、微信、抖音上传播的内容 。 在科普方面 , 我们不追求给他讲懂这个东西 , 而是发布一些让他产生共情的科技资讯 。
知道君:每当有最新科研成果发布 , 网友在兴奋祝贺之余经常留言“每个字都认识 , 连起来就读不懂了” 。 最前沿的科研成果 , 如何向公众科普?
成蒙:物理所的科研成果做科普内容就很有难度 , 它们跟公众平时的生活、知识层次完全不是一个维度 。 大家在中学甚至大学所学的物理 , 是三四百年前的东西 , 有“年代感” 。 最近三四百年 , 物理、数学、化学的发展和研究更是突飞猛进 , 当下实验室里正在产出的成果 , 和当年课本上的内容差别巨大 。
一个新的成果出来之后 , 需要先给大家科普基础性的内容 。 比如我们讲超导量子计算、量子保密传输 , 这些核心技术或许在有了一定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并不难懂 , 真的就像一层“窗户纸” , 但往往很多基础知识大家根本没接触过 。 所以我们写科普文章会花大篇幅去铺垫 , 先跟大家讲讲量子物理 。 有可能的话把相关学科近两三百年的发展补一补 , 然后大家就更容易理解当下这些被热议的新技术了 。
在科普方法上 , 要尽量避免就科学本身去解释科学 , 要多举身边的例子、深入浅出 。 比如阿秒激光 , 这可以理解为通过快门射出一小段激光 , 时间非常短 , 短到10-18秒 , 可以用来探测化学反应中超小超快的变化 。
在一次科普讲座中 , 报告人放上一张周星驰电影《功夫》中的图片——火云邪神说的“天下武功 , 无坚不破 , 唯快不破” 。 这就类似于阿秒激光器 , 当你特别快的时候 , 别人都静止了 。 对于不了解阿秒激光的人来说 , 这个例子会让他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
新京报采访人员 张璐 摄影采访人员 王贵彬
编辑 刘梦婕 樊一婧 校对 李世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