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归零”前后联动纪实

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归零”前后联动纪实
2021年5月20日,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 ,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 , 因技术原因推迟实施 , 发射时间另行确定 。
短短数语 , 却牵动人心!这是我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的第二次发射任务,承上启下 。 原计划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将搭载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点火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实现对接,为空间站提供物资运输和燃料补加 。
然而,一切都随着一组参数的异常戛然而止 。

发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归零”前后联动纪实
文章图片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
意外不期而至
“我们有这样的一个传统 , 每逢重大发射任务 , 火箭研制团队都会集中各型号、各专业的精兵强将 , 在前方和后方进行保障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总体设计部部长张兵说 。
5月19日,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任务进入倒计时 。 当天早上六点多,第一批在后方开展工作的研究人员搭乘早班机奔赴文昌发射场,为这位空间站“快递小哥”保驾护航 。
进入发射流程后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一切正常,但是在负八小时液氧加注后,一个产品的参数异常,已经不能满足发射的指标要求 。 原本定于20号凌晨发射的任务宣布推迟 。
被追问起发射当晚的情形,火箭设计师王浩苏沉默了片刻,“当时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心痛 。 ”他回忆道,“唉,根本没有想到……”说到这里,他垂着头,手不停地翻动着桌子上的报告 。
和王浩苏同样失落的,还有增压输送系统的十几名后方保障人员,他们从19号开始就一直和发射场同事保持连线,以便在火箭发射前出现异常情况时第一时间进行数据分析和技术提升 。 但其实,谁也不希望这种情况真的发生 。
再次撤下的弦上之箭
面对我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的节点压力,深处后方的研制团队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由总体设计部牵头,设计和生产同步配合发射场的同事寻找故障原因 。
“当发现测量曲线出现问题时,我们就觉得不对劲了 。 ”火箭增压输送系统设计师张立强回忆道 。 同一个问题再次出现,也让大家认识到事情绝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
但是大家很快把失望化为寻找问题的动力 。 “针对发射场传回的数据,设计人员马上追溯事件链,对出现的所有异常参数合并同类项,提取8个不同方面的问题,进行单独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复现试验 。 ”张立强说 。
理论分析工作和验证试验同时展开 , 无论分析人员还是低温试验人员都紧张地忙碌着 , 仅其中一个分系统就有50名人员参与其中 , 及时为归零工作提供有效支撑 。 各类验证试验持续了4天时间 , 大家没有一句怨言 , 都憋着一股劲要尽快完成问题定位 , 大家不怕辛苦,只怕任务不能如期完成 。
成功发射前的阵痛
“科学严肃对待,不带问题上天,推迟是为了更好的发射 。 ”张兵说 。
经历过两次的发射推迟后,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航天工程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工程,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
发射再次暂缓,总体设计部再次派出工作人员赴文昌发射场参与归零工作 。 据了解,这支应急保障队伍中包含了长征五号、长征八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主管设计师 。 各个型号齐心协力,有问题了就一起上 。 中国航天“大力协同”的传统精神也再一次体现得淋漓尽致 。
总体设计部总体室第一时间抽调15名科研人员组成后方保障组,通过远程判读系统与前方开展24小时的前后方联动工作 。 远程判读系统的第一次正式使用是在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天和”核心舱任务中,“通过这个平台,身处后方的技术人员可以实时接收到来自发射场的数据,避免了以前导入数据的繁琐,提高了归零的效率 。 ”王浩苏说 。
归零工作是煎熬的 。 据总体设计部总体室主任牟宇介绍,“后方团队迅速搭建试验系统模拟前方环境和箭体情况来实现故障复现,成为归零工作的重要依据 。 ”
每一天,研制人员都要进行更全面的数据分析、以求尽快定位故障原因 。 “大家通过大量的仿真试验模拟箭上状态,分析故障模式,进行故障复现 。 ”动力总体工程组副组长胡久辉告诉采访人员 。
从19号凌晨起,胡久辉在10天的时间里都处于“等待”之中 。 “每天晚上七点,我们都要和发射场的同事视频连线开会,一起讨论分析结果,推动归零进展 。 ”胡久辉说 。 “每天都有四五个会吧,每个人24小时都在单位‘连轴转’,大家都急于找出问题 。 ”王浩苏补充道 。
“累了怎么办?”
“那就在行军床上休息一会儿 。 ”
和他们一同进入“归零”作息时间的,还有负责质量、结构系统的其他火箭抓总研制人员 。 “每个人平均每天也就休息三四个小时吧……”增压输送系统设计组组长吴俊峰说 。
“时间后墙”前的绝地反击
长征七号遥三发射任务是空间站建造承上启下的关键之战 , 几次发射环环相扣 , 研制队伍经历了长达九天的高负荷工作,发射任务已经到了最后24小时的冲刺阶段,面对等不及的“时间后墙”,每一个设计人员心中都紧紧绷着一根弦 。
发射任务迫在眉睫,牵一发而动全身 。 它关系着空间站“天地运输走廊”能否顺利搭建,更关系着后续载人航天计划能否顺利实施 。 发射任务环环相扣,已经到了绝地反击的紧要关头 。
“透过现象,把真实的问题找出来 。 ”这是张立强在这次归零工作中最大的感悟 。 中国航天绝不带疑点和隐患上天,必须背水一战,“干掉”所有隐患,尤其在重大工程任务面前丝毫不能打折扣 。
经过没日没夜的归零,长七遥三火箭终于再次踏上征程 。
“5,4,3,2,1……点火!”
星河滚烫 , 天舟穿梭 。 当火箭的尾焰划破寂静的夜空,这位史上最强“快递小哥”成功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采访人员 张航 通讯员 董佳莹
编辑 曾佳佳
流程编辑 刘伟利
收藏
【发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归零”前后联动纪实】举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