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学者联合评估日本核废水排入海洋影响有多大】关注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放 受《海洋污染通报》邀请 , 我国科学家与多国科学家联合组成科研团队 , 对日本核废水排海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 研究表明 , 如果日本排放核废水入海后 , 放射性物质在海洋中将通过三种方式传播:首先 , 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核废水主体在进入海洋后将随洋流不断向东输运 , 4年~5年后可抵达北美沿岸 , 然后沿海岸向南、北输运 , 其中向南输运的部分将在10年~15年后随海流返回西太平洋海域 。 其次 , 在核废水主体随海流向东输运的同时 , 少部分放射性物质也会向南、向北扩散 , 甚至会随着中尺度涡旋等海洋动力过程逆流西传 。 最后 , 相当一部分放射性物质也会进入海洋次表层的北太平洋模态水 , 并向南传输 , 2年~3年内即可侵入中国海域 。 (见图1)随核废水入海的放射性物质经过长时间、大范围的稀释扩散和自身衰减 , 进入中国海时 , 氚的浓度要小于0.1 Bq/m3(贝克勒尔/立方米) 。 相对于现今海洋中氚的背景浓度(50 Bq/m3)来讲 , 此次核废水排放不会明显增加海洋背景氚的浓度 , 但废水中含有其他高污染核素及其潜在的生态影响仍需长期连续的科学监测与评估 。 (见图2)(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陈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海流|多国学者联合评估日本核废水排入海洋影响有多大】[责任编辑: ]
推荐阅读
- 限制|多国拒绝禁用“杀手机器人”,潘多拉魔盒还是被打开了?
- 研讨会|国内外专家学者共议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 模型|经逆向工程,Transformer「翻译」成数学框架 | 25位学者撰文
- 频段|我学者提出拍赫兹通信新框架 助力未来6G发展
- 通信技术|我学者提出拍赫兹通信新框架 助力未来6G发展
- 植物学|食堂讨论带来灵感,两名学者解开植物学难题成果登上《科学》
- 雕刻|“抽刀断水” 我学者以光为“刀”切割雕刻液体
- 毛细作用|“抽刀断水” 我学者以光为“刀”切割雕刻液体
- 水合物|10国专家学者共论国际深水油气工程与水合物前沿技术
- 松果|CCF-百度松果基金青年学者论坛 百度与AI新青年产生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