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无疑是个令人扼腕的日子 。 2021年5月22日 , 91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99岁的“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相继离世 , 引发亿万人哀恸追悼 。 在长沙 , 人们自发集聚在道路两侧 , 目送袁隆平院士的灵车缓缓驶出 , 一声又一声地喊着:“袁爷爷 , 一路走好!”这是给予民族英雄最真挚、最质朴的敬意 。
这一天恰好是全国科技活动周的开幕日 。 上午在上海 , 老、中、青三代多位科学家走上特意为他们铺设的红地毯 。 他们中有“国之名士” , 也有新生代的栋梁之材 , 上海已是连续第五年用这样的方式 , 让科学家在聚光灯下接受公众的致敬 。
科学家是不太习惯聚光灯的人 , 但一个崇尚科学、矢志创新、健康向上的社会 , 有理由让他们站到聚光灯下 , 让人们认识这些科学金字塔尖的名家大师 , 以及更多构筑坚实塔基的科研人才 , 让人们知道他们是用怎样的努力来探索未知、闯关夺隘、诠释家国情怀 。 也是因此 , “走红毯”作为上海科技节的一项创举 , 一直坚持了下来 , 呈现出特殊的仪式感 , 提醒人们记住并尊重一些人、一些事 。
也是因此 ,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 , 我们愿意将充满笑容的红毯和充满哀伤的送行放在一起——尽管两者的基调大相径庭 , 个中传递的意涵却是相通的 , 提醒我们谁是“最该被记住”的人 , 谁是这个社会最值得崇敬的人 。
【上海|记住那些“最该被记住”的人】谁更值得被记住?这是个老话题 。 近年来 , “科学家为何不如明星出名”这样的争论屡见不鲜 。 在“鲜肉”“小花”们占据头部流量的时候 , 一些潜心修行的“国士”常受舆论冷遇 。 袁隆平院士、吴孟超院士等 , 无疑已经是科技领域的“顶流”人物 , 即便如此 , 他们的知名度是否超得过一些流量明星 , 也还要打个问号 。 不过 , 我们并不想在此讨论“谁比谁有名”这样的问题 , 很多时候科学家与流量明星的知名度也不具可比性 。 某种程度上 , “认识流量明星 , 不认识科学家” , 还不算大问题 , 但如果“认流量 , 不认科学” , 那一定要出大问题 。
科学家未必在乎普通人认不认识他 , 但一定在乎普通人认不认识科学 , 在乎人们能否以真正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科学 。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掌握某个具体领域的科学知识 , 但尊重科学、崇尚科学、遵循科学规律的精神 , 却是可以且应当被全民所拥有的 。 这其实就是科学精神 。 在一个将科技视作第一生产力 , 将创新视作第一动力的社会 , 一定意味着让科学精神存留于人们的内心深处 , 并在社会的角角落落生根发芽 。 这种科学精神 , 可以体现于具体的科技创新工作 , 也可以体现于日常的思维观念、一言一行 。
袁隆平院士大概是当下社会知名度最高的科学家之一 , 但出名也有出名的烦恼 。 此前网上常有所谓“袁黑”和“袁吹”针锋相对 , 争论不休 。 有些人无视历史事实和科学常识 , 对英雄及其成就肆意诋毁、乱泼脏水 , 自然为公众所不齿;也有些人脱离实际无限拔高、无限夸大 , 看上去是赞美歌颂 , 其实与科学家的本意差了十万八千里 , 反倒掩盖了“国士”真正的价值 。 这说到底 , 都是科学精神欠奉的表现——真正理解科学家的人会明白 , 科学家最最在乎的 , 就是“实事求是”“恰如其分”“求真务实” 。
袁隆平院士也好 , 吴孟超院士也好 , 最可贵的品质 , 都在于对科学问题、科学事业的求真务实 。 这是科学精神的内核 。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内核 , 才有了志在让亿万国人“吃上饭、吃饱饭”的报国志向 , 才有了对每一个生命付出“仁爱之心、责任之心和同情心”的苍生大爱 。 而所有的理想情怀 , 最终又落在具体点滴的行动之中 , 体现于两位九旬老人日复一日在稻田里弯下的腰、握手术刀握到变形的手 。
有人借袁隆平的名义编了一句玩笑话:“我这辈子最大的错误 , 就是让你们吃得太饱了” , 还做成了表情包 , 在网上流传甚广 。 “伪托”名人讲话不值得提倡 , 但其对某种“只闻空谈、不见实干”的现象的讽刺 , 却是发人深省的 。 我们为远行的“国士”送行 , 也为依旧年轻着的科学家们喝彩 , 都为了记住这些“最应该被记住的人” 。 而记住他们的最好方式 , 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像他们一样的求真、务实、心怀社稷、脚踏实地的人 。
许多人用“国士无双”评价袁隆平院士 , 他担得起这个称号 。 但如果朝前看 , 我们更期待的是未来“国士有众”——“袁隆平和吴孟超们”都应当有“精神传人” , 所有人都有机会做这个传人——未必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 , 只要像他们一样踏踏实实 , 做好手中的事 。
推荐阅读
- 国家|2022上海国际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
- 银行|银行卡、社保卡可直接刷卡坐公交 上海公交开始试点
- 集聚|向全球应用创新策源地持续迈进 上海“双千兆”应用体验中心正式揭牌
- 上海|上海供水热线与城投水务官网合并上线,一站式服务更便民
- 器件|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领域
- 领域|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规划:以集成电路为核心先导
- 前瞻|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新兴领域
- 底层|上海:加强元宇宙底层核心技术基础能力前瞻研发
- 显示器|华光昱能知识--DP2.0跟DP1.4有那些不一样?
- Hotel|向光前行,点亮未来 -- 2022上海国际商业及工程照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