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vivo蔡司影像展的背后,一个全新的影像时代正在到来


影像|vivo蔡司影像展的背后,一个全新的影像时代正在到来
文章图片

深海里成群结队的水母闪烁出的点点蓝色荧光 , 博物馆里三星堆青铜面具上的局部光 , 暴雪中马背上落雪反射出的侧光 , 极地夜空上点点的星光和白白茫茫的大地交相呼应……
近日 , vivo和蔡司携手举办的“以专业致敬专业”的沉浸式影像展上 , 一件件由vivo X60 Pro 拍摄而成优秀的作品 , 通过对各种光的巧妙把握 , 让观众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神秘和美丽 。
难怪爱默生说 , “日光是首屈一指的画师 , 在他色彩浓艳的笔下 , 万物变得媚态百生 。 ”
摄影 , 就是用光来作画 。 刺眼的光线 , 柔和的光线 , 温暖的光线 , 幽暗的光线 , 每种光都传达不同的情感信息 , 围绕最终图像的角色而变化 。
“什么样的照片是好照片?每个人心里都是有不一样的定义 。 我心里的‘好’定义为三个字 , 叫做氛围感 。 而一个好的镜头 , 可以为人们打造出一个有氛围感的照片或者影像 , 可以为影片加分 。 ”新锐时尚摄影师Gabrielle梅说 。
Gabrielle梅说 , 好的镜头 , 可以准确还原当时的光、颜色、形状、质地 。 一直以来 , 不论在拍摄MV、广告还是杂志合作的时候 , 他都离不开蔡司的镜头 。

影像|vivo蔡司影像展的背后,一个全新的影像时代正在到来
文章图片

而在今天这个短视频时代 , 摄影者不但希望拥有可以还原光线的好镜头 , 还想要有能能够随时随地捕捉画面的设备 。 比如在看展览等日常活动中 , Gabrielle梅会就直接用vivo X60拍摄一些照片 。
“它的光晕的感觉会让人很讶异 。 ”Gabrielle梅感慨 。
这款手机搭载了包含GN1传感器的超大底镜头、超广角微云台镜头、专业人像镜头和超长焦潜望镜头等在内的“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 , 可以有效改善色散、眩光、紫边和鬼影等等各类光学问题 , 可让手机在极其有限的空间里实现优秀的拍摄效果 。

影像|vivo蔡司影像展的背后,一个全新的影像时代正在到来
文章图片

“希望vivo上搭载的蔡司技术 , 通过移动影像的合作 , 能够让更多热爱摄影 , 热爱摄像、分享生活的年轻群体 , 感知到蔡司的技术 , 并且为之疯狂 。 ”蔡司大中华区公关传播及政府事务负责人徐文透露 , 蔡司和vivo合作 , 不会只停留在人们看见的部分 , 未来双方还会有更加深入绑定的合作 。
光影简史 1969年7月20日下午4时17分 ,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 , 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 。 随后 , 他用配备了蔡司镜头的相机拍下了一个脚印 , 并说了一句划时代的名言: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我的一小步 , 人类的一大步) 。
如今 , 时间已经过去了52年 , 在人类后续的很多登月任务中 , 共拍摄并保存了3万多张照片 。 其中 , 绝大多数照片都是用蔡司镜头拍摄的 。
“尽管我们有文学、有音乐 , 但摄影是唯一让时间停止的方式 。 ”捷克摄影大师简·索德克说 , 影像是对抗时间流逝最有效的手段 。
而从发表第一个光学镜头开始 , 蔡司就与许多创作者一起 , 成为时代的记录者 , 并在人类的重大时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影像|vivo蔡司影像展的背后,一个全新的影像时代正在到来
文章图片
《地球升起》-- NASA
比如 , 1968年的圣诞夜 , 在阿波罗8号执行绕月航行任务时 , 航天员比尔·安德斯使用蔡司Sonnar 250mm f/5.6镜头 , 记录下了著名的 “地球升起” , 帮人类第一次清晰的认知我们所生活的星球 。 数据显示 , 从第一个登月计划到现在 , 蔡司就有50个镜头通过NASA登月计划进入太空 , 记录了人类很多伟大的时刻 。
又比如 , 1975年 , 库布里克在电影《巴里·林登》中使用蔡司Planar 50mm F/0.7, 拍摄出电影史上第一个不需要人工光源的烛光场景 。 而这枚镜头的原设计初衷 , 是用于NASA拍摄月球背面的镜头 , 仍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光圈最大的镜头 。

影像|vivo蔡司影像展的背后,一个全新的影像时代正在到来
文章图片

在vivo和蔡司的“以专业致敬专业”的沉浸式影像展上 , 这些重要时刻 , 通过一张张历史照片 , 展现在人们面前 。 一张张的照片 , 记录了岁月的足迹 , 是蔡司的光影简史 , 也是人类的进步史 。 穿行其中 , 仿佛置身于时光长河 。
而作为vivo与蔡司合作后的一次“集体亮相” , 这个主题影像展专门设立的光影新作单元 , 则用多张vivo X60 Pro+拍摄的影像作品 , 让参观者体会到了技术发展和人文关怀相结合的魅力 。
“看到由vivo X60 Pro+记录下的历史文物、星辰大海、光影色彩的时候 , 我们似乎能真切得感知到时间从过去到现在 , 再经此走向远方 。 ”摄影师回形岛在微博上感慨 , vivo与蔡司 , 强强联合 , 让人、光、影相融 , 也让创作更加自由 。
必然的最优结合【影像|vivo蔡司影像展的背后,一个全新的影像时代正在到来】1890年 , 镜头制造史上最有名的设计师之一 , 蔡司的创始师保罗·鲁道夫设计出了第一只消像散正光摄影镜头(Anastigmat) , 开创了蔡司镜头的新纪元 。 此后的170多年里 , 蔡司开创了镜头工业中的诸多经典设计 。
“我们做蔡司这么多年 , 没有仔细品位这背后的效果 。 直到我拿了vivo X60 , 这里面有蔡司的Biotar , 它的氛围感超级好 , 超级梦幻 。 ”徐文说 。
Biotar 75mm f/1.5 镜头是一款传奇镜头 , 也是全世界目前最贵的古老镜头之一 , 1938年由位于东德耶拿的蔡司制造 。 这个镜头以其焦外散景呈现美丽的旋涡模式设计而闻名 , 拍摄出的人像如梦如幻 。 但因为价格昂贵 , 且产品稀缺产品 , 普通用户并不容易买到 。
而vivo X60系列通过手机模拟的方式 , 将Biotar镜头的效果复刻给了用户 。 在Biotar风格的调教中 , 蔡司也投入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 , 使最终成像风格符合蔡司镜头实际效果 。
移动影像时代 , 越来越多的用户喜欢随时随地的用手机镜头记录、创作与分享 , 因此手机影像体验是否足够优秀 , 成为了不少消费者在选购手机时最关注的因素之一 。
vivo也把移动影像确立为公司的长赛道 ,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 , 为消费者创造更优秀的移动影像体验 。
自2017年开始 , vivo就在针对影像领域进行全球化布局 , 先后在全球核心影像人才或技术资源聚集地建立了7个影像研发中心 , 研发人员规模超过700人 。 比如日本东京研发中心 , 其使命是利用日本在光学影像方面的产业链及技术优势 , 着眼2年后运用的技术预研、开发原型机 , 并配合总部一起进行商品化 。 而美国圣地亚哥研发中心 , 则主要负责强化算力 , 进行平台技术研究 , 以及与Google等伙伴的沟通 。
vivo深知 , 想要提升移动影像体验 , 就需要在四个关键领域下功夫:光学系统、感光元件、处理芯片以及软件算法 。

影像|vivo蔡司影像展的背后,一个全新的影像时代正在到来
文章图片

而蔡司多年来在光学领域积累了明显的技术优势 。 比如蔡司在1902年开创的“天塞(Tessar)”镜头 , 是现如今大部分手机镜头进行设计和研发的基础 。 蔡司独家的T*镀膜更是彰显了其在防反射镀膜技术领域的优势 。
选择与蔡司合作 , 证明了vivo对影像赛道的重视 , 也为其提升移动影像体验打下了关键的基础 。
而蔡司同样需要vivo的助力 。 蔡司中国总裁福斯特表示 , vivo可以帮助蔡司了解移动影像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以及未来移动影像的发展方向 。
数据显示 , vivo在全球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 , 拥有超过4亿用户 。 据Counterpoint最新数据 , 在2021年的第11周 , vivo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24% , 领跑中国智能手机市场 。 庞大的用户数量 , 让vivo具备了用户理解的广度 , 进而可以帮助蔡司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消费者 , 特别是在年轻一代、非一线城市消费市场 。
“vivo是一家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品牌 , 我们必须深入理解用户 。 ”vivo影像产品经理、摄影师安一然说 , 从2016年到现在 , vivo做了一百多场研究 , 挖掘和洞察从普通小白用户到视频创作者到行业摄影师、艺术家对影像诉求的认知 。 而vivo把摄影定义为长赛道 , 不是为了把手机做成相机 , 而是为了满足用户表达需求 。
可以说 , vivo与蔡司的合作 , 是一种优势互补的必然选择 , 也是移动影像新时代标志性事件 。 而作为双方合作后的首款机型 , vivo X60系列运用了包括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蔡司T*镀膜等在内的众多合作成果 , 表现出众 。

影像|vivo蔡司影像展的背后,一个全新的影像时代正在到来
文章图片

此次摄影主题展上 , 众多由vivo X60系列拍摄的“光影新作” , 无论是在光线条件不佳的拍摄场景中 , 还是在电流跳跃的运动场景中 , 照片成像都十分清晰 , 色彩和视觉表现也很出色 。 这得益于蔡司T*镀膜技术 , 有效减少了眩光等光学问题出现的几率 。
“科技的进步 , 使手机变成了专业的拍摄工具 , 我的一些作品也是用手机拍的 , 希望今后能够有机会用上vivo和蔡司合作的手机来拍摄影像作品 。 在这里特别感谢主办方有机会参与到本次展览中来 , 让艺术和科技共同打造更多的可能 。 ”艺术家刘真辰说 。
一个全新影像时代 “要达到万分之一精确度的时候 , 研磨技术上是如此困难 , 只有蔡司能够做得到 , 因此 , 每一台回转仪都必须送到蔡司公司做镜表研磨 。 ”1925年 , 爱因斯坦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提到了蔡司镜片对实验的重要性 。

影像|vivo蔡司影像展的背后,一个全新的影像时代正在到来
文章图片
世界第一台复式显微镜--标准1号
钟情于蔡司镜头的科学家不止爱因斯坦 。 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在研究生物学时也十分信赖蔡司的显微镜 。 他还曾特意写信给耶拿大学的副校长恩斯特·海克尔说:“与我一起工作的同事:我的儿子弗朗西斯想要购买一台蔡司显微镜 。 能麻烦您向蔡司订货并督促他们发一些上等的镜头吗?”
数据显示 , 共有36位诺贝尔获奖者使用过蔡司显微镜帮助他们获得了成就 。 此外 , 全球80%的微芯片都是用带有蔡司光学镜头组的光刻机制造的 , 每年有1500万例手术是通过蔡司的系统完成 。
这些数字 , 显示出了虽然蔡司是有176年是历史悠久的公司 , 但它仍然生机勃勃 。
“虽然技术和产品在不断技术更新迭代 , 但蔡司背后的品牌理念始终不变 , 蔡司的slogan ‘We make it visible’ , 可以翻译成高瞻远瞩、看得更远 , 看到世界之外的世界 。 它是想传达给我们的客户或者伙伴一个理念 , 蔡司永远希望能够看得更远 , 帮助我们的客户取得长期的成功 。 ”徐文说 。
蔡司的“We make it visible” , 与vivo的“长期主义”不谋而合 。 这也是双方合作的共同理念基础 。
据了解 , 在与蔡司的合作之初 , vivo内部高层就提出 , 合作不能止于认证 , 不要只是停留在购买IP这类浅层合作 , 不能用短的视角去考虑vivo &蔡司 。 而是要追求真正的技术合作 , 实现更为长久的品牌联合 , 从长期主义思考问题 。
安一然透露 , vivo和蔡司的联合实验室 , 正在针对很多用户的需求进行持续共创 , 希望能够把蔡司的光学上积淀以一种智能的方式传递到手机上 , 提升影像质量 。 除了替代镜头的模组设计 , 镀膜技术 , 以及Biotar效果外 , 还会挖掘更多的新的战略技术 。
“蔡司选择合作伙伴也是秉承着严格的要求 , 我们需要有相同的理念 , 有共同探索未知领域的激情 , 最终我们牵手vivo是跨时代的 , 也是非常值得兴奋的一个选择 。 ” 徐文说 , 现在 , 用户除了会用手机拍照 , 也越来越喜欢创造一些Vlog短视频 , 未来的手机移动影像领域 , 对摄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了 。 如何拍出更高清4K、3D的影像 , 也是蔡司想和vivo共同探讨的一个话题 。

影像|vivo蔡司影像展的背后,一个全新的影像时代正在到来
文章图片

而从联合研发手机影像系统 , 到联合办展 , 也可以看出 , vivo与蔡司的互动正在变得越加紧密 。 未来双方还将会在影像技术发展趋势、影像文化、社会责任方面有更加深入的探讨和合作 , 不断拓展专业影像的边界 , 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
一个是有着176年沉淀的光学巨匠 , 一个是年轻而有魄力的智能手机领军者 , 两者的结合 , 拓宽了影像的边界 , 也推动上下游全产业链对核心器件的升级和革新 。 而当两个优秀的品牌携手共探索影像的星辰大海 , 相信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
一个全新影像时代 , 正在到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