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 , 苹果移动设备最新“应用跟踪透明度隐私功能(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 , ATT)”与新移动操作系统iOS14.5一同发布实施 。 根据新规 , 用户拒绝授权App跟踪后 , App将无法访问设备的广告标识符(IDFA) 。 这将给广告行业带来巨大震动 。
追踪IDFA到底是个什么技术?南都采访人员检索广告精准投放相关专利发现 , 截至2021年4月28日 , 已有125项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 专利申请人不乏字节跳动、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 。 有的专利可以跨应用推荐广告 , 仿佛手机“被偷听”;有的专利可以帮助广告主实现对各渠道转化效果的评估 。
而这些专利在技术上几乎都依赖于对设备识别码的获取 。 IDFA被“锁住” , 或将使广告行业众多链条受挫 。
曾因广告而生 , 如今被“上锁”
每一台手机都有一个专属“身份证” , 即设备识别码 , 在全世界都是唯一的 。 这张“身份证”可以记录用户的偏好信息 , 被安装在该手机上的App获取后 , 经过分析匹配 , App就可以向用户精准推送广告 。
其中安卓手机的“身份证”被简称为IEM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苹果手机的为UDID(Unique Device Identifier) 。
早前 , 为保护隐私 , 苹果已全面禁止App读取UDID , 但从iOS 6开始新增了广告标识符IDF(Identifier for Advertising) , 专门用于给开发者跟踪广告效果 。 与UDID相似的是 , 每个IDFA都对应着唯一的一台设备 。 IDFA可以用来打通不同App之间的广告 , 是目前苹果生态广告交易的主要标识 。
此前 , 无论是安卓的IMEI还是苹果的IDFA , 均对手机软件默认“敞开大门” , App可以轻易获取 。 这一过程一般不被用户感知 。
苹果隐私新规给IDFA装上了一把“锁” 。 根据规定 , 在装有新版本系统的 iPhone 上 , 苹果不再默认打开手机里的“跟踪”功能 。
用户首次打开App时 , 会收到“是否同意该应用跟踪用户在其他网站和应用上的活动”的弹窗 , 上面有“要求App不跟踪”和“允许”两个选项 。 只有当用户点击了“允许” , App才可以“解锁”获取IDFA 。 而若用户选择拒绝授权 , App将无法访问设备的IDFA 。
文章图片
多家机构预计 , 在弹窗提醒之下 , 未来将会有大批用户拒绝App跟踪自己的活动 。
新规为移动互联网的广告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 。 一般来说 , 手机用户收到的精准推荐广告有两种 。 一种是不跨应用的 , 例如 , 在购物App上浏览某件商品后 , 该App就会推荐同品类商品 。 还有一种是跨应用推荐广告 , 例如 , 用户在手机浏览器中搜索过“手表” , 打开购物应用时 , 会收到手表的广告 。
其中 , 用户对于“跨应用推荐广告”有着更多隐私方面的担忧 , 不少网友据此怀疑自己的手机被后台“偷听” 。
据了解 , 实现跨应用广告投放 , 其核心是锁定设备 , B软件发现用户在A软件上的浏览记录 , 如果B软件知道这是哪台设备 , 那么它就可以将对应的广告精准投放到这台设备上 。 这一步需要通过获取设备的IDFA来实现 。 比如 , 购物App检测到用户在手机浏览器搜索了“手表” , 通过访问该用户的IDFA , 就能向该设备精准投放手表广告 。
精准投放依赖于访问IDFA
广告行业的很多移动端技术创新 , 均是在手机软件获取IDFA的基础上实现 。
南都采访人员在中国知识产权局网站上以“IDFA”为关键词进行检索 , 共检索到125项公布的专利申请 。 这些申请中 , 很大一部分的目的是实现广告行业的“精准投放” 。 专利申请人不乏字节跳动、腾讯、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巨头 , 而这些公司同样也是广告巨头 。
据了解 , 广告收入是很多互联网企业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 例如 , 社交媒体Facebook的广告收入占其总收入的90%以上 。
在涉及广告精准投放的专利布局中 , 获取设备码 , 也就是安卓的IMEI、苹果的IDFA , 是一个基础环节 。 简单来说 , 如果用户A对应设备1 , 用户B对应设备2 , “精准投放”意味着给A和B推送不同的广告 , 那么投放端需要知道两台设备的IDFA , 才能让这两台设备接收到不同的广告 。
以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于2020年6月2日公布的一项专利为例 。 该专利申请为“一种用户数量的查询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用于用户数量的查询和计算 。
具体来说 , 就是制作用户标签 。 用户标签由设备标识+用户属性构成 , 例如 , IDFA+浏览过某品牌红酒 , 最后通过计算 , 就能得出浏览过该品牌红酒的用户数量 。
计算数量是为了信息的精准投放 。 专利说明书提到:“信息提供者在初步拟定一个目标用户群的特征(例如喜欢某种商品的用户群)后 , 在确定是否向该用户群投放信息之前 , 需要预先快速地估算一下符合该用户群特征的用户数量 , 以帮助决策 , 例如据此预算信息推送费用 。 ”
联通去年申请的一项专利则描述更为直白 , 该专利是“一种互联网广告精准投放的方法” 。 具体操作是 , 流量方发起广告请求后 , 从请求的流量中提取IMEI/IDFA等用户身份信息 , 结合通过广告位匹配的广告任务信息 , 去数据库进行数据碰撞以匹配广告 。
文章图片
不仅如此 , 该专利说明中还提到 , 如果匹配上多个任务 , 会根据任务的曝光次数 , 选择曝光次数少的任务 , 或者投放级别高的任务 , 优先进行广告素材填充 。
这意味着 , 假如广告平台中有三种商品都是同一个用户感兴趣的 , 那么系统还会设置优先级排序 , 来决定向该用户推送哪一个 , 能让效益最大化 。
广告投放引擎业务或将受挫
南都采访人员梳理专利发现 , 不论是广告投放前的预估、投放时的决策 , 还是投放后的效率计算 , 获取IDFA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 如果用户不授权跟踪 , 设备也没有IDFA的替代方案 , 那么精准投放就很难实现 。
除精准投放外 , IDFA还涉及广告主对各渠道转化效果的评估 。 例如 , 一个商品广告在百度和今日头条同时投放 , 如果有了用户的IDFA , 企业就能判断有多少销量来自百度 , 有多少销量来自今日头条 。 而在苹果隐私新规下 , 如果用户不授权跟踪 , 企业对于渠道转化率的评估将变得困难 。
此外 , 对于利用大数据、推荐算法等技术实力来提供广告投放服务的平台来说 , 不能访问用户的IDFA也将成为一个难题 。
南都采访人员检索到 , 腾讯曾在2019年申请了“数据投放方法以及数据投放引擎”专利 。 其原理是:在接收到投放端发送的广告请求时 , 对广告请求中的用户信息进行计算 , 获取与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标识;根据用户标识查询关联列表 , 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广告加速服务器标识 , 向对应的广告加速服务器发送广告获取请求 , 获取待投放的广告 。
文章图片
【手机|苹果隐私新规震动广告业,“偷听”手机推广告的技术到底是啥】这项专利针对的是广告投放引擎 。 广告投放引擎指在广告约束条件下 , 为客户端每一次广告请求匹配最优的广告内容 , 并下发给客户端播放广告 。
互联网巨头大多都有强大的广告投放引擎来让流量变现 。 例如 , 腾讯的腾讯广告、字节跳动的巨量引擎、网易的网易易效、阿里的阿里汇川等 , 都拥有复杂的算法 , 以保证广告投放收益尽可能高 。 而当IDFA不可访问时 , 广告平台便不再能追踪到设备 , 也就不再能将设备与用户属性对应起来 , 这些引擎基于用户标签的算法便难以实现 。
据媒体报道 , 许多大型广告商们已经预料到苹果新规对自己业务的冲击 , 正尝试寻找技术解决方案 。
文/南都人工智能伦理课题组研究员 李娅宁 马嘉璐
推荐阅读
- 数字化|零售数字化转型显效 兴业银行手机银行接连获奖
- 手机|一加10 Pro宣传视频曝光:将于1月11日14点发布
- 手机|黑莓宣布 1 月 4 日起将终止 BlackBerry OS 设备服务支持
- 截图|靠抄袭对标苹果?心动黄一孟指责小米新版游戏中心抄袭TapTap
- 手机|【直播纪要】VR/MR会吹响消费电子反攻的号角吗?| 见智研究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实力比|小米12对标苹果遭嘲讽?雷军:国产手机的实力比想象中强,有和苹果比较的勇气
- Apple|法官称苹果零售店搜包和解协议虽不完美,但可继续进行
- 尺寸|3199元起,小米12/12 Pro/12X手机今天晚上20点正式开售
- AirPods|苹果谈论AirPods 3:最大榨取蓝牙技术,希望获得“更多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