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采访人员:杨弃非 每经编辑:刘艳美
文章图片
【陈宏民|上海交大行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宏民:打造更多城市级平台,以交叉赋能促进区域合作】上海交大行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宏民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今日(4月20日) , 长三角创投资本论——嘉兴“上市100专项行动计划”论坛专场在嘉兴展开 。
根据此前嘉兴发布的《企业“上市100”专项行动方案》 , 到2025年 , 嘉兴将力争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超过100家 , 总市值超过1万亿元 。 数据显示 , 到今年初 , 嘉兴已有境内外上市公司66家 , 总市值6444.93亿元 。 这意味着 , 5年内嘉兴将实现上市公司总数和总市值的“双倍增” 。
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交大行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宏民分析 , 嘉兴做强上市公司 , 需要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三重效应:一是推动当地行业聚集、提升行业显示度 , 发挥聚集效应;二是较为规范、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上市公司 , 能够对当地企业在研发、管理、组织等层面带来示范效应;三是将通过发挥平台效应 , 对行业内的其他企业赋能 , 并带动地方产业生态的形成 。
与不少沿海省份的地级市类似 , 嘉兴正处在一个发展的“临界点”上——过去的制造业积累为当地带来一定的发展基础 , 但要进一步突破自我、实现“质变” , 还需在优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强“长板” 。 陈宏民所提及的平台经济思维 , 能够大规模整合资源、聚集要素 , 恰为这类城市带来破题之钥 。
但在愈加激烈的城市竞争面前 , 如何推动城市在平台经济思维下互相合作、甚至融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 , 陈宏民反复强调城市应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和思维方式 , 并参考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发展模式和衡量机制 。 对于期望在2025年实现GDP翻番、迈向万亿级的嘉兴 , 这一点尤为重要 。
建一个怎样的平台?
一个趋势是 , 平台经济正成为城市竞争的新“擂台” 。
以嘉兴为例 。 在上个月发布的嘉兴“十四五”规划纲要中 ,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具体措施 , 详细就“推动产业平台整合提升”进行了细致安排 。 在其产业平台体系的布局中 , “省高能级战略平台为引领、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开发区(园区)为支撑、‘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和高能级产业生态园为重点、特色小镇和特殊功能区为补充” 。
原因很好理解 。 据陈宏民分析 , 从微观上看 , 城市引进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龙头” , 在提升数量、市值等数字之外 , 更关键在于发挥其平台效应 , 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
从宏观上看 , 不同城市禀赋各不相同 , 也不可能打造“全产业链”——比如 , 在生物医药产业上 , 上海就不适合发展需要大面积土地建厂、且对环境存在污染的原料药环节 。 从这个意义上 , 城市需要通过平台来弥补短板 , 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 。
在“平台经济”思维下 , 如何拿捏“度”的问题 , 成为城市面临的新挑战 。
陈宏民解释 , 虽然“强调各个城市多搭建一些平台” , 但如果每个城市均搭建同质化的平台 , 就会形成‘诸侯经济’ , 城市间出现行政壁垒 , 走向各自分割、更加封闭的局面 。 在以往竞争机制不奏效的情况下 , 要让平台更有效发挥作用 , 需要构建一套全新的逻辑来衡量平台的效益 。
在采访中 , 陈宏民提到两个重要的指标:一个是平台聚集资源的能力 , 二是不同城市平台之间错位和互补性 。
他以互联网平台公司类比 。 “比如对于淘宝、京东 , 衡量指标不是销售额、利润 , 不是看他眼下赚了多少钱 , 而是看他的GMV , 看它资源整合的力量有多大 。 ”在他看来 , 城市搭建平台 , 一方面要找到地方与地方之间互惠互利的契合点 , 另一方面更需要改变衡量机制 , 对平台盈利更加宽容 , 避免平台与入驻“用户”之间出现“抢利润”的情况 。
而对于类似嘉兴体量的城市而言 , 更重要的问题是 , 如何在有限的能力下 , 搭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平台?
“不少城市有一种倾向 , 老想我做平台 , 整合你的资源 , 但这并不现实 , 因为平台要有一定规模 。 在此情形下 , 大家就要错位发展 , 比如说 , 上海搭平台的时候 , 可能上海周边的有些城市就要甘愿‘被整合’ , 就像做不了天猫 , 也可以到天猫上去开店 , 之后店主和平台都能赚钱 。 ”陈宏民指出 。
但嘉兴等城市也并非无计可施 。 在陈宏民看来 , 上海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 在上海不搭平台的领域 , 嘉兴就可以搭平台 , 并实现城市间的交叉赋能 。 而对于嘉兴而言 , 更需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下 , 与其他城市达成协调 , 彼此错位发展、实现互利 , 探索一种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
如何更有效搭建平台?
回顾城市以往的发展历程 , 平台经济思维早已被用于组织城市产业经济发展当中 。 其中 , 最常见的是“开发区”模式——“‘七通一平’弄好 , 统一的政策标准厂房建起来 , 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好 , 这也是平台的一种 , 因为它有人才的优势 , 资源的优势 , 信息的优势 。 ”陈宏民说 。
但如今看来 , 在城市“跑马圈地”下 , 不少“开发区”并未真正发挥出聚集经济和产业的作用 。 一份针对西部国家级新区的调研报告指出 , 大数据、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普遍被作为主导产业 , 但到去年 , 仍存在产业关联度不高、上下游产业链不齐、带动能力弱等问题 。
“平台经济”时代 , 如何避免城市重走 “弯路”?
陈宏民认为 , 过去的“开发区” , 囿于有限的土地条件 , 扩张能力不足 , 愿意进驻的企业也较为受限 。 如今 , 它们可以进一步从线下走到线上 , 在原有实体发展模式基础上 , 增加信息和资源的交易与支付等功能 , 将大大拓宽传统“开发区”模式的边界 , 释放更多经济发展势能 。
他特别提到上海正在搭建的互联网医院平台 。 据他介绍 , 对于疫情后本地各大医院打造的互联网医院APP , 上海进行了统一的梳理整合 , 打造了一个公共平台 。 在他看来 , 一种理想的平台是 , 通过统一入口、统一挂号之后 , 用户能够如电商平台一般进入每家医院各自的“店铺”进行再选择 , 能够在易于操作的情况下保证医疗资源的公平性 。
这也是平台线下与线上融合的一种状态 。
而借鉴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运营模式 , 还能进一步推动“开发区”的转型升级 。
“现在政府不管不行 , 因为资源和政策在政府手里 , 但政府管得多也不行 , 毕竟政府机构在运行上仍然会有一些效率损失 。 ”陈宏民指出 , 一种思路是推动“管办民营”的管理模式 。
他举例指出 , 城市在发展养老产业时 , 就可以由政府主导建立一个官方平台 。 “这个平台既要有像‘大众点评’的功能 , 消费者的各类点评信息都能够在此集纳;又要有类似‘证交所’或‘证监会’的功能 , 拥有官方背书的信息 , 既能抑制网络水军等破坏市场规则的行为 , 又能规定机构信息披露机制 。 ”
换句话说 , 新型平台要在“政府”和“市场”之间找到平衡 , 既要发挥政府的权威性和中立性 , 又要体现市场的效率 , 二者的融合有赖于城市进一步探索 。
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阅读
- IT|美国CDC:无论接种疫苗与否 民众应避免邮轮旅行
- 上海|上海供水热线与城投水务官网合并上线,一站式服务更便民
- 人民日报|1月1日生效的RCEP,将带来这些重大变化!
- 人物|马斯克:打算在火星上实行直接民主制
- |南安市司法局凝初心践使命 以民为本做实人民调解
- 市民|大数据、人工智能带来城市新变化 科技赋能深化文明成效
- 幼儿园|多彩民俗迎新年
- 人物|继“年度恶人”之后 扎克伯格又被批“殖民”夏威夷
- 电子商务|无需扫码、碰一碰即可完成支付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充电桩项目启动!
- 国计民生|25万亿级新蓝海!百度、华为、腾讯重磅出击,抢食智慧城市"大蛋糕",AI巨头如何赋能?来看真实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