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华|半月谈 | 姬十三:这是最好的时代

【晓华|半月谈 | 姬十三:这是最好的时代】姬十三:这是最好的时代
半月谈采访人员 张曦 张初
2007年的一个夜晚 , 30岁的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嵇晓华在药企结束一天的实习后 , 回到宿舍对舍友说:“我不想去实习了 , 我要做科普专栏作家!”
时光倏忽 , 2021年京城通惠河畔一幢名为果壳科技有意思的写字楼里 , 这位博士CEO穿梭在各个工位间 。 更确切地说 , 17年来 , 他不停穿梭在理想与现实间 , 穿梭的线路叫“科普” , 穿梭工具是“互联网” 。

晓华|半月谈 | 姬十三:这是最好的时代
文章图片

从2008年成立科学松鼠会到2010年创办果壳 , 他和一批批科普新生力量 , 将枯燥晦涩的科学公式填上色彩 , 将长串的物种名单变成动起来的图画 , 将科学原理送到生活中一个个细致的角落 。
他还有另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姬十三 。

晓华|半月谈 | 姬十三:这是最好的时代
文章图片

1
幸运需要坚持
姬十三:“姬十三”是我在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读博期间 , 给报刊杂志写科普专栏时用的笔名 。 “姬”与“嵇”同音 , 十三是我的幸运数字 。 当时担心导师知道我在写专栏赚钱 , 不好意思用真名 。
2004年 , 做科普的人比熊猫还少 , 做职业科普的更少 , 但是我觉得科普比科研有意思多了 , 我喜欢写科普文章 。 最多的时候我同时给9家媒体写专栏 。 我总结出 , 要研究用户心理 , 写用户需求的而不是传播你自己想研究的东西 。 创业后的客户理念 , 大概就是那个时候形成的 。
2007年 , 面临毕业的我在科普圈里已经小有名气了 , 稿费养活自己足够了 , 导师这才知道我写了这么多 。
我们这个专业毕业后无非是出国、科研、进入外企或者留校任教 。 我纠结一阵很快做出决定 , 做科普自由撰稿人 。
别说老一辈人接受不了 , 如今一般人听起来都觉得这个决定挺冒险的 , 毕竟博士毕业没有进入多金的外企或体面的高校有些违背常理 。
姬十三:是的 , 这个选择在当时是非常特立独行的 。 父母觉得朝不保夕的撰稿人简直不能叫一份工作 , 老一辈对“稳定工作”有深深的执念 。 现在不一样 , 工作太多元了 , 做个UP主 , 替买家试吃试穿也能月入上万 。 回想一下 , 我很庆幸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 , 随后就遇到互联网兴起的大浪潮 。 直到现在 , 我的职业还是科普 。
2008年 , 我在网上找到几个活跃在科普领域的年轻人 , 大家聚在一起成立了公益机构科学松鼠会 , 有几个人现在名气很大了 。 松鼠会起初一年 , 大家都没有工资可发 , 直到2010年科普仍然非常小众 。 我们喊着“科学是未来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 愿景很动人 , 但现实中完全看不到影子 。 后来我们有了第一笔融资 , 非常小 , 但总算启动了 , 这个时候互联网也开始飞速发展 。

晓华|半月谈 | 姬十三:这是最好的时代
文章图片

我们设计了名为“寻找科学逃兵”的广告招募盟友 。 我知道有些同行对科学感兴趣 , 但是不想做科研 , 那不妨来做科普 。 与其说科学逃兵 , 科研逃兵更准确 。 科学这个范围太大了 , 科学家实现不过来的 , 很多人可以来实现 。 当时我们希望能够在中国互联网上做出一个好的科普品牌 , 能够像国外的探索频道那样去影响更多的人 。
也许是那个广告非常触动人 , 简历哗啦啦就来了 , 挑选10多个人 , 就奠定了果壳的基础 。 我很幸运 , 赶上了好时代 , 当然 , 前提是在好时代到来之前 , 我坚持了下来 。
他们算是中国科普的探路者了 。 这10多位科研“逃兵” , 用了10年时间伴随中国的科学文化一起成长 。
姬十三:确实是这样 , 我们都是与中国的科技文化包括科幻文化共同成长 。 记得2009年 , 我和刘慈欣在杭州的一个酒吧里聊天 , 从量子力学聊到奇奇怪怪的想法 。 那时候他的《三体》还没创作完 , 我们听他讲二维世界 , 大家都很兴奋 。 那个场面令人记忆犹新 。
酒吧里的人都不停地用奇怪眼神看我们 , 因为那时候酒吧里不是谈生意的就是谈恋爱的 , 没有人谈科学 。 当时我想 , 如果有一天 , 我们能在咖啡馆里畅所欲言地聊科学、聊科幻 , 才说明科学文化成为了大众话题 。 如今我们已经看到无论中国制造还是中国创新都很出色 , 咖啡馆里随处是聊高科技、聊芯片的 , 科学在这个时代已经成为非常主流的一个话题 。
2018年 , 刘慈欣凭借《三体》成为亚洲首位雨果奖获得者;2021年初 , 嵇晓华获得我国首个由科学家捐资从民间发起 , 倡导科学和医学公共传播以服务社会和公众的“赛先生”科学和医学公共传播奖 。 倘若时光能倒流 , 谁会预料到 , 2009年杭州酒吧里的这一场痛快淋漓的对话 , 有着跨越时代的纪念意义 。
2
科学的最终去处是生活
中国科协公布的公民具备科学素养比例数据中 , 我国已达到了10.66% 。 果壳用户调研显示 , 女性用户比例已经超过男性 。 与果壳起初的科普文章相比 , 现在的内容似乎更加注重生活化 。
姬十三:互联网科普的特色是用幽默诙谐的语言 , 阐述严谨的科学理论 。 任何时候 , 科学理论都是严谨和严肃的 。 科普是一层层传递的 , 传递方式不能一样 。 精英讲究效率 , 基层需要普及 。 对于精英 , 他看图文效果更好 , 但对有的人来说视频更合适 。 2020年 , 我们开始在快手做一些视频 , 主要面向社区基层的老年人和留守儿童 , 比如农业类科普 , 能够切实帮助农民改变生活 。
如果我们没有成立果壳 , 也一定会有其他人来做 , 或者按照这个方向走 , 这是互联网传播规律决定的 , 所有东西来到互联网上 , 一定要变得更加大众化 。 互联网科普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我觉得一定是跟人们生活方式更多结合 , 科学也会成为这个时代最强文化音符的一部分 。
一段时间里 , 科学家是一个清冷的职业 。 未来几年 , 这个认知将发生变化 , 因为大量的科学家作出越来越重要的贡献 , 此次疫情就能明显体现出科学的分量 。 所以我们也看到周围很多家庭 , 会让孩子去喜欢科学 , 去培养他的科学思维 。 科学从娃娃抓起 , 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选择 。
3
这仍是最好的时代
姬十三:我们人口现在的问题是科学素养城乡差异很大 , 上海北京的很高 , 偏远地区就很低 。 北上广的孩子完全不用担心他们与科技脱节 , 但是小地方就不一定了 , 大城市唾手而来的信息 , 对于有些用户是一种渴求 。
听说你的家乡 , 相对来说环境有些闭塞 。 这种渴求多少有些感同身受吧!
姬十三:不是有些闭塞 , 是相当闭塞 。 我的家乡 , 浙江舟山沈家文镇 , 小镇只有8万人 , 10平方公里 , 相当于一个在岛上一个角落里面 , 我是个典型的“岛民” 。 我家向前300米就是海 , 另外一边是山 , 整个生活半径是非常小的 , 方圆400米之内都能满足 , 我上大学之前是不会骑自行车的 , 因为根本没有需要 。
就是因为太闭塞了 , 才反而激发了想象的能力 , 外面什么样子全靠想象 。 一些科普的书籍比如《十万个为什么》就算启蒙老师了 , 现实的生活和脑子里的世界 , 形成一个蛮有趣的反差 。
现在通信、交通这么发达 , 但媒体机构还是会收到农村学生读者的来信 , 诉说对城市的羡慕和向往 。 然而 , 从农村走入城市的路径 , 按照当下的潮流说法 , 似乎只有“小镇做题家”和“打工人”这两条 , 哪条都很辛苦 。 部分城市青年也感觉如今梦想抵不过房价 , 理想是风风光光 , 现实却浑浑噩噩 。
姬十三:一方面 , 我觉得这个时代仍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 , 不管你选择了一个多么小的领域 , 只要在这个领域里面精进深耕 , 都有可能获得好的回报 。 这个回报可能是经济回报 , 也可能是社会影响力和地位 。 这个时代给无数细分的领域注入了光芒 , 面对各种细分方向的机会 , 只要坚持自己的兴趣都会有回报可能性 。 这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一方面 , 机会非常多 , 此起彼伏 。
另一方面 , 这个时代更需要讲究方法论 。 很多年轻人可能有理想 , 但是理想不够清晰 , 比如理想是有钱、当富人 , 这样的理想就不好实现了 。 他可能只是随波逐流 , 今天大家都来学编程 , 我就去学个编程 , 今天大家都在做自媒体 , 我就去看看自媒体 。 所以 , 一定要思考如何精进 。 无论何时 , 热情和兴趣不需要摊派 , 是自然而生并且生命力最旺盛的成功元素 。
(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