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 , 作为新时代女性 , 身处科学研究领域的高校女生们都有哪些“硬核技能”在手?在科研攻关方面 , 她们又有着怎样的青春奋斗故事?南都采访人员带你认识高校那些“了不起的她” 。
从公共关系专业 , 到城乡规划专业 , 再到电子与信息专业 。 这是江娅离家之后的求学路 。 如今 , 作为脑机AI技术领域的科研工作者 , 江娅有着多元化的”硬核”学科背景 。 在她看来 , 多学科背景融合是当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 。
文章图片
华南理工大学博三学生江娅 。
“从大学开始 , 我就在天津、江西、广东等各地求学了 。 我也有个五年规划 , 希望在五年内自己的专业能力能进一步的提升 。 ”
2018年 , 江娅考入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 , 成为一名博士研究生 , 加入脑机接口与脑信息处理中心团队 , 和团队一同推进脑机AI技术的发展 。
硬核选择
“三跨”专业 , 走上脑科学研究路
在一码儿理工科男生的面孔里 , 江娅显得格外“醒目”——她是脑机AI技术领域里少有的女研究者 , “其实还好 , 每年都有新的师妹加入进来 , 师姐们更硬核” , 她笑道 。 与一直深耕在同一领域的研究者不同 , 江娅有着多元化的“硬核”学科背景 。 最早学的专业是公共关系 , 研究生则选择了建筑与土木工程 , 进入偏宏观的城乡规划设计 。 工作后的一个契机 , 她进入到人工智能与虚拟交互领域 。 基于在工作中对人工智能的了解和兴趣 , 江娅来到了现在的脑科学团队 。
文章图片
江娅所在的华南脑控团队 。
如何让“生长”在实验室的核心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真正“落地”?这是江娅常常需要面对的问题 。 她在团队中负责的主要工作是成果转化应用 , 一方面 , 她需要了解自己团队已有的技术水平和优势;另一方面 , 她也会与合作方对接 , 对市场中场景应用做一定程度的洞察 , 找出场景中的“痛点” 。
“这么前沿的技术到底是能用在哪方面 , 实际上也是有很多观察和尝试 , 包括去市场上做调研 。 ”加班是常事 , 白天去企业考察 , 参观操作场景 , 晚上思考整理考察内容 , 再找技术团队讨论可行性和工作量 , 这成了江娅大多数时候的工作日常 。 在江娅看来 , “我是有点情怀的 。 现在这个工作正是科研的一部分 , 是试错的一个过程 。 ”
硬核求学
做得越久 , 越觉得储备不够
“当时其实也有犹豫过 , 因为发现这个领域(和之前的理解)不大一样 。 ”跨专业的学科背景 , 江娅本身不具备太多技术性的基础 , 起初她对自己的选择有些犹豫 。 而在江娅的导师看来 , 这是一件值得去尝试的事情 。 “导师说 , 团队需要多元化的人 , 这个团队里面全都是做技术的 , 但技术走向市场化 , 就需要对技术原理、市场需求、商业环节和宏观趋势有所了解的人 。 ”她觉得学校对于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视、支持和帮扶也给了她很大的鼓励 。
文章图片
江娅在展示研发产品 。
为融入和适应研究领域 , 从2018年入学到2020年 , 两年多的时间 , 江娅都在补基础 。 “天天围绕着师兄师姐 , 问他们目前在干嘛 , 实验怎么设计的 , 什么依据 , 看他们以前的研究 , 也听了很多相关专业的课 。 ”从一开始的模糊状态 , 到现在对技术领域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和思考 , 这样的学习状态贯穿了江娅整个工作过程 。 “做得越久 , 越觉得储备不够用 。 ”平时 , 她还会到其他团队了解技术成果和最新动态 , “因为像我们这种专业 , 各种场景都不会是一个单一的技术支撑 , 产品如果要达到常规使用的状态 , 它一定会是需要非常多的技术来融合的 。 ”
硬核研究
就算你不说话 , 你的脑电数据已暴露一切
简单来说 , 脑机AI的技术原理就是通过捕捉脑电信号 , 并通过解码/处理/发反馈的环节识别具体信息并传达给计算机 , 由它来完成一系列指令 , 来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直接交互 , “动脑不动手” 。 如今 , 脑机AI技术正尝试与各种传统场景相结合 , 填补许多真实场景中没有解决的困境 , 可应用范围遍布医疗康养、文化、安全等多个领域 。
文章图片
江娅所在的科研团队研发的脑机智能护理床 。
在医疗康养领域 , 我们开发了脑控智能护理床 , 让病人躺在床上就能实现对家居系统和护理床的控制 , 原本24小时都需要人看护 , 有了脑机AI的加持 , 让意识障碍和肢体障碍患者可以承担部分自主护理工作 , 减轻了病患家庭的看护压力 , 患者通过脑电信号可以直接上网/看视频甚至线上就业 , 开导了患者的情绪 。
在心理方面 , 脑机AI技术能够帮助人们进行早期的心理健康预判 。 江娅介绍道 , 传统的问卷和访谈方式采集心理数据 , 可能存在主观隐瞒和测量误差的可能 。 “例如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 , 当他们拒绝直接表达的时候 , 我们很难判断对方的病情 。 但如果通过对脑电信号的捕捉 , 我们可以直接发现数据异常 , 做出病情推测 。 ”通过脑机AI技术进性脑电数据采集 , 实时反映情绪状态 , 更能直观地配合数据进行干预治疗 。 “就算你不和我说话 , 但你的脑电数据已经暴露一切 。 ”
文章图片
可穿戴式脑电设备 。
同时 , 脑机AI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 , 也有助于减少因司机驾驶疲劳、情绪失控等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频发的现象 。 近期 , 江娅和团队正与国内一家车企对接 , 通过对驾驶员脑电数据的监测 , 判断其是否处于睡眠状态 。 “当司机昏昏欲睡的时候 , 我们会通过脑电监测 , 马上给司机预警提醒 , 确保车上人员安全 。 ”
文章图片
可穿戴式脑电设备 。
硬核偶像
最钦佩董明珠 , 希望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平民化”
说起自己欣赏的女从业者 , 江娅直言最钦佩“实干派”企业家董明珠 。 在她看来 , 董明珠身上有着心态上的开放性 , 其对所在行业最新技术的敏锐度过人 。 “用最新的技术 , 落地实用的产品 。 ”
文章图片
2020年江娅团队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获得金奖 。
【领域|了不起的她:钟情脑科学,这位华工女博士生超“硬核”】跨专业的亲身实践 , 也让江娅有了新的思考——希望将人工智能脑科学“平民化” 。 “我希望人工智能脑科学有机会打破高端化的光环 , 真正走近普通人的生活 , 甚至从中小学阶段 , 孩子们都能有机会接触脑科学 , 让技术真正服务人的生活 。 ”人工智能的教育普及 , 成为江娅目前想要推进的重点 。 “希望能让更多学生在早期 , 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和理论构成 。 ”而接下来 , 江娅也计划推进人工智能教材中 , 有关脑科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搭建 。 “我们希望能让更多的中小学生了解这一方面的知识 , 为国家的脑科学研究人才储备尽微薄之力 。 ”
统筹:尹来 游曼妮
采写:董晓妍 孙小鹏 实习生黄婧 通讯员卢庆雷 许颖
摄影/视频:刘威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苏宁|小门店里的暖心事,三位创业者的雪域坚守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生活|数字文旅的精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