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四川卫视 x Figure
文章图片
【工作|科普界的泥石流:百万粉丝又爱又嘲的“中二”科学家】一支中国科学院嫡系的科研队伍 , 以「严肃科普」的初心在网络上发布视频 , 却意外打造出一个以「中二」气质走红的百万粉丝大号 , 实验「翻车」、段子出圈 , 被网友称为科普界的泥石流……大师兄 , 你到底干了什么?
导演|王思迪
撰稿|阿 田
编辑|许 静
出品|FigureVideo
「中二所」 , 是粉丝给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下简称:物理所)B站官方账号的「爱称」 。
「中二」 , 并不只是注册名「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的简单缩减——这个圈粉百万的B站UP主 , 与人们印象中科普工作者迥然不同:服装随意 , 场景随意 , 拍摄风格随意 , 科学试验还不时「翻车」 , 像极了一群野心勃勃的「民科」梁山聚义……
文章图片
「中二所」的团队们在直播科普实验
然而 , 这支由中科院物理所科研人员和学生组成的团队 , 却是实打实的物理学顶尖人才 , 科普内容同样专业 。 不同的是 , 经过这些「中二」科学家的演绎 , 高深的科普可以如此真实而有趣 , 与每一个人建立联系与共鸣 。
「把所学回馈大家 , 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中二所」创始人李治林 , 是物理所一名90后副研究员 。 在粉丝们口中 , 他被称为「大师兄」 。
孩童时 , 「大师兄」就被阅读材料上的科学概念所吸引,「纳米科技」、「可燃冰」、「负折射率材料」如同一个全新的奇妙世界吸引他前进 , 开明的父母把兴趣变成他最好的老师 。
博士毕业之后 , 他顺利成为了中科院物理所的一名研究员 , 科学研究成为他的工作日常 。 没接触科普工作之前 , 李治林一直觉得科研与学习都是个人的事情:「我学更多的东西 , 掌握更多的技术 , 出更多的成果 , 都是为了自己的未来有更多的筹码 。 」
文章图片
大师兄在实验室做科研
但在日复一日的科学工作中 , 他逐渐对目标感到困惑:科学工作难道仅仅是为了自己吗?
「恐怕不是这样 。 」李治林说 。
在物理所科普项目负责人成蒙的带领下 , 李治林开始参与科普工作:2014年创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公众号 , 用图文的方式传递科普信息;2018年创建「物理所」抖音号 , 2019年创建「中二所」 , 用视频与直播的方式更加直观的向大众展示科学知识 。
科学研究与科普工作有着本质的不同 , 科学研究面对的是一个未知的问题 , 需要用经验和方法一层一层剥开答案的外衣 , 而科普工作是用最简单明了的方法把科学研究的成果展示给大家 。
文章图片
科普实验直播过程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公众号至今保持着「嬉笑怒骂皆物理」的中二风格 , 大年初四推送的《你猜灶王爷有没有打你的小报告》一文中 , 一本正经地科普了大气平流层和对流层的高度、属性 , 得出灶王爷上天一趟的距离、时间、工作强度、有没有时间吃年饭 , 话题随之跑偏到春节为什么要吃糯米饭而不是大米饭……这些小编的脑洞 , 无怪乎当年个个都是拳打北大、脚踢清华的学霸呀!
在「中二所」的直播中 , 满屏的科学问题弹幕 。 科学家们一边做试验 , 一边解答提出的问题 , 一场两个小时直播可以变成四个小时的科学课堂 , 用生活知识串起科学知识 , 将科学知识与科学思考的方法传播出去 。
在李治林的团队中 , 有刚近所里的研究生 , 也有成就斐然的资深研究员 , 不同年龄的科研工作者在一起相互讨论 , 思想碰撞 , 对于科学的思维逐渐开阔 , 对不同的观点也更加包容 。
把科普当做播种
技术进步铸就的现代化社会 , 让每一个人都能意识到科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 但「科学」对大多数人而言仍旧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 科学家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到底在做些什么?科普工作或许可以成为揭开科学家神秘面纱的那双手 。
李治林觉得 , 科普有两重主要意义 。 第一是反馈民众 , 科研经费取之于民 , 科研结果必然也需要向民众展示;第二是「播种」 。 「科学的发展一定要有更多的新人加入进来 。 如果大家都不了解这个学科 , 他怎么可能感兴趣 , 又怎么可能进入这个团队呢?」
文章图片
「中二所」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科普团队合影
成蒙从上初中开始就喜欢阅读科普类的书籍 , 这一爱好影响他在大学选择了物理专业;「中二所」的另一位成员秦坤 , 小时候在父亲的实验室接触到物理知识和物理仪器 , 从而对学习物理产生兴趣 。
不知道在哪一个瞬间 , 科学就会在一位孩子的心中埋下种子 。
成蒙介绍说 , 物理所在互联网的受众一直是以青少年为主 , 「仍在接受着物理教育或科学教育 , 在未来也有更大的可能进入科研领域工作」 。
有偏远地区的孩子 , 因为喜欢物理所公众号而把进入物理所定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在报考物理所的研究生中 , 不少人是从新媒体认识并了解物理所;还有同学在后台留言中说因为物理所的科普工作气氛 , 鼓起勇气报考了一直不敢填报的学校;一些孩子的家长也会带着孩子看「中二所」的科学直播 , 陪孩子一起做小实验 。
科学之心
科研的过程枯燥且漫长 。 面对着一台台冰冷的电脑与机器 , 科学家需要一颗充满激情又耐得住的心 , 一遍遍重复实验操作 , 探索着人类还未解答的科学问题 。 对部分科学家来说 , 科研任务已经让他们感到不堪重负 , 几乎没有额外的精力来展开科普工作 , 甚至有人提出「科学家花时间做科普会不会影响科研工作的推进?」
「科研做得好我是很佩服的 , 但是他们的生活我未必羡慕 。 」李治林说 。
文章图片
大师兄和妻子在校园散步
从小到大一路学霸的「大师兄」略显「凡尔赛」:「如果有足够的实力的话 , 做这些事情都不会耽误 。 」
他把科普工作当成一种业余爱好 , 科研是规律性的工作 , 科普则是用休闲时间完成的 。
「穷理有容 为才同德」是物理所的所训 , 意为科学研究要穷尽真理 , 也要看重对各种不同的观点包容性 。 在这个时代 , 被互联网精神浇筑成长的科学家群体 , 不再甘愿囿于实验室的方寸之间 , 将已有的知识注入互联网的思维和语言中 , 从而传播、创造出新的知识 , 将科普变成一件有趣又接地气的活动 , 是「中二所」得以走红网络 , 吸引百万粉丝一起追随科学步伐的秘笈 。
每个人都有自己理想的样子 , 即使你是一名严肃的科研工作者 , 生活也可以丰富多彩而有趣 。
四川卫视首档青春励志纪实观察类节目《向上吧!青春》11月1日起每周日晚21:10播出 。 更多人物故事 , 请关注节目 。
资料参考:
《原来你是这样的「中二所」》
《中科院物理所出科普书<一分钟物理> , 把科普做成网红》
- END -
? Copyright Figure Studio
版权所有 ,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推荐阅读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最新消息|世界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在德州并网发电
- 解决方案|三菱重工AirFlex:全屋恒温,暖意守护安全工作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科技创新平台|云南:打造世界一流食用菌科技创新平台
- 堆芯|全球首座,世界领跑!
- 文化|【“用数赋智”系列宣讲】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传统工艺的跨界创新
- 视觉|超高色准打破行业天花板,创维S82还原真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