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clubhouse爆红背后,中文互联网对高质量社交的极度渴望

作者/胡凯
挺秃然的 。
大西瓜的魔力刚过去没几天 , 另一款APP又一次火遍中文互联网 。
一时之间 , 各大互联网社交平台都是求码人 。
有邀请码的朋友站在了鄙视链顶端 , 朋友圈晒出自己的主页 , 云淡风轻来一句“互关 , 一起玩呀” , 不经意间凡尔赛气质就流露了出来 。
大家应该猜到是哪个APP了 , 就是由马斯克在中文互联网圈带火的一款纯语言聊天社交软件clubhouse 。
目前对于clubhouse的评价两极分化 , 有人说 , 这不就是十几年前YY玩剩下的吗?也有人盛赞 , 它将开辟一个社交新时代 。
据观察目前clubhouse的中文区用户大部分互联网人尤其是pm、投资人和社交相关创业者还有媒体人士 , 和知乎还有即刻初期用户群体十分相似 。 这些互联网创新群体都聚集一起形成了clubhouse中文区独特的高质量讨论氛围 。
这款软件究竟是如何走红中文互联网的?为什么如此多互联网精英人群对它上瘾?中国版clubhouse有希望吗?
让创投圈 , 互联网圈大佬沉迷“唠嗑”的clubhouse clubhouse的爆红中文互联网 , 得从科技圈“顶流”马斯克的一则推特说起 。
2月1号 , 马斯克在推特上说自己将在洛杉矶时间晚上10点来到clubhouse跟大家唠唠 。 可以理解为 , 马斯克要开语音直播了 。

马斯克|clubhouse爆红背后,中文互联网对高质量社交的极度渴望
文章图片

全世界创业圈、科技圈还有媒体圈的热情都被点燃了 。 冲到clubhouse蹲马斯克 , 而且这款在硅谷圈子里火了一年的软件 , 此刻在国内还默默无闻 。 众人一冲发现 , 这是一款邀请制的APP , 需要邀请码才能注册 。
于是 , 大家纷纷开始在各种社交媒体上求码 , 顺带也把clubhouse这个社交软件在中文互联网中带火了 。
最先拥有邀请码注册进去的用户一看 , 很多互联网圈和播客圈的名人都在这里“开房”讨论 , 孙宇晨在聊准中年男人的破碎生活 , 声东击西的播主在聊播客商业化 , 还能听到来自硅谷的投资人、创业者的观点声音 。 就连知乎创始人周源、微博CEO王高飞、金沙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等人也纷纷进入clubhouse 。
这些内容再传回国内社交媒体后 , 众人关注的重点早从那晚马斯克讲了什么 , 变成了哪里clubhouse有邀请码?
打开朋友圈、即刻、微博等社交应用到处可见求码人 , 基于clubhouse邀请码的裂变属性 , 很多自发组织的互助群也层出不穷 , 然而clubhouse仍然是一码难求 。

马斯克|clubhouse爆红背后,中文互联网对高质量社交的极度渴望
文章图片

目前 , 一个clubhouse邀请码已经在闲鱼上炒到了150-500元 。

马斯克|clubhouse爆红背后,中文互联网对高质量社交的极度渴望
文章图片

clubhouse究竟是一款什么样的社交软件让如此多互联网创新人士沉迷?
简单来说 , clubhouse是一款基于纯音频的社交媒体应用 , 功能上和早期YY语音功能类似 , 但是比YY更加简洁而且注册门槛更高 。
目前clubhouse仅支持iPhone客户端 , 并且只有美区账号可以下载 。 (安卓党可以暂时撤退了)

马斯克|clubhouse爆红背后,中文互联网对高质量社交的极度渴望
文章图片

并且软件采取邀请制 , 一位激活用户可以凭借自己的手机号邀请两位好友 , 但不是简单地给一个邀请code 。 而是需要用户将对方手机号存入自己的通讯录后 , 发送邀请给通讯录中的好友 。 可以看出clubhouse是一款非常强熟人社交的软件 。

马斯克|clubhouse爆红背后,中文互联网对高质量社交的极度渴望
文章图片

注册激活后 , 软件会读取用户的通讯录好友并且根据用户所选兴趣为其推荐房间 。

马斯克|clubhouse爆红背后,中文互联网对高质量社交的极度渴望
文章图片

用户可以通过首页推荐和搜索选择想要进入的房间 , 旁听或者举手加入讨论 。
当然你也可以作为管理员创建一个房间 , 邀请嘉宾一起聊天 , 有公开或者私人房间可供选择 , 公开的房间允许很多听众进来旁听 。 如果听众想要发言 , 可以举手申请成为嘉宾 , 管理员同意后方可发言 。
而管理员和嘉宾能把自己降为普通听众 , 也可以随时离开房间 。
但是和YY等国内语音社交软件不同的是 , clubhouse只能语音 , 没有公屏打字 , 想要上麦说话只能举手管理员邀请上麦 。 于是有的热门房间会出现 , 很多想要上麦说话的用户通过换头像改名字的方式引起管理员的注意 。
clubhouse背后的公司Alpha Exploration于2020年3月15日才正式成立 , 创始人为保罗·戴维森和罗翰·赛斯 。
这款APP是两人合伙创业后推出的第一款APP , 当时就瞄准了高端人群 , 首批用户是硅谷著名投资人Marc Andreessen、推特创始人Jack Dorsey、美国脱口秀演员Kevin Hart、音乐人E-40、MC Hammer、科技界的明星投资人Mark Cuban等名人 。 并且由于疫情影响当时很多人无法出门 , 语音聊天成为了代替线下见面的方式 , clubhouse早在硅谷圈内就火了一把 。
据CNBC报道 , 去年5月仅1500名用户的Clubhouse估值就达到了近1亿美元 。 而今年1月26日 , Clubhouse再获1亿美元B轮融资 , 由 A16z领投 , 公司估值达到10亿美元 。
而由于clubhouse是熟人邀请制 , 传到国内也延续了这种圈子化的路线 , 目前中文区主要用户也为创投、互联网以及媒体圈人士 。
中文创投、互联网、媒体人都clubhouse上听什么? clubhouse的推荐机制也是基于社交关系链 , 在中文区关注了哪些人 , 他们正在听的房间就会推荐到你的首页 , 基本上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好友圈子 。 而英文区如果没有社交关系链 , 基本上是用户注册的时候关注了什么话题 , 会推荐给你相关的房间 。
如同上文所说中文区用户主要还是互联网人、投资人和社交相关创业者、媒体人 , 所以中文区的房间话题大多也集中在互联网产品讨论、社交讨论、职场、投资等方面 。 当然也有一些用户在clubhouse上和自己的好友开房间闲聊 , 唱歌 。
另一个特点是 , 很多中文播客纷纷上线clubhouse开房聊天 , 最近几天声东击西、不合时宜、小声喧哗、随机波动等播客主理人在上边团建聊天 。

马斯克|clubhouse爆红背后,中文互联网对高质量社交的极度渴望
文章图片

有人将clubhouse比喻为在线播客 , 但是很多用户体验后都一致认为 , clubhouse跟播客还是很不一样 。 首先在线语音聊天高质量信息输出密度不高 , 比较依赖于说话人真正有干货的大小V , 其次信息获取频次比较零散 , 大部分用户并不会专门抽出1-2小时认真倾听 , 更多是将其作为一个背景音 , 另外由于说话嘉宾经常轮转速度快 , 话题转变也比较随意 。
但是它提供了另一种独特的价值——稀缺感 。
现在clubhouse的中文区优质用户很多 , 上边有很多名人 , 比如网络上的大v和播客主理人 , 平常只能通过文字或者播客媒介接触到他们 , 而在clubhouse有听他们闲聊甚至对话的机会 。 以及在上边也听到很多之前中文互联网上极少的硅谷或者日本等地的互联网、创投人观点 , 这里有破圈和开拓眼界的机会 。
可以看出来 , 最早一批注册clubhouse的用户对于聊天的需求不仅仅是单纯的消磨时间 , 并且希望在有一个高质量的社交空间可以进行公共讨论和社交 。
中国的clubhouse们 , 有机会吗? 语音社交在国内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 早在2005年PC时代欢聚时代就推出了YY语音 , 当时各种歌友会 , 广播剧 , 游戏群广泛存在 , 年轻人玩得不亦乐乎 。
2019年果壳在中文互联网推出了一款类似多人语音聊天软件”递爪“ , 甚至孙宇晨也蹭了clubhouse的热度 , 在推特上说上线了一款中文版clubhouse叫做TWO 。

马斯克|clubhouse爆红背后,中文互联网对高质量社交的极度渴望
文章图片

但是小娱对比使用后发现 , clubhouse和国内各种语音社交软件 , 虽然在产品功能上十分类似 。 但是社区的形成最关键的是其中的用户 , 我们可以看到两者在核心人群和用户需求上有明显不同 。
国内几款语音社交软件用户群是更加年轻化的普通用户 , 而用户讨论的内容也更加偏向泛娱乐话题 。 以递爪为例 , 频道众多为生活中的日常话题唠嗑聊天、广播剧、歌友会以及一些功能性的学习房间为主 , 这和clubhouse在国外的很多房间内容比较像 。 但目前很少见到创业者或者互联网人在上边进行专业话题讨论 。

马斯克|clubhouse爆红背后,中文互联网对高质量社交的极度渴望
文章图片

至于孙宇晨老师投资做的对标中文版clubhouse——TWO其实更像一个交友软件 , 我放上产品界面 , 大家自己感受一下吧 。

马斯克|clubhouse爆红背后,中文互联网对高质量社交的极度渴望
文章图片

而clubhouse由于其邀请制的激活方式 , 目前中文区用户群和话题都重叠度较高 , 话题自发地向专业、严肃的方向靠拢 , 形成了中文区内独特的社区氛围 。 使用感受比较像早期的知乎和即刻 。
【马斯克|clubhouse爆红背后,中文互联网对高质量社交的极度渴望】clubhouse在中文互联网上的爆红恰好切中了一个市场空白 , 那就是互联网大众人群对于高质量社交和公共讨论空间的需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