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网|人民日报聚焦年轻一代的职业选择:既要工作 也要诗和远方


人民日报海外网|人民日报聚焦年轻一代的职业选择:既要工作 也要诗和远方
文章图片
图1/1
江苏淮阴师范学院学生在招聘会上挑选岗位 。 赵启瑞图(人民视觉)
_原题是 既要工作 , 也要诗和远方——看年轻一代的职业选择
人民日报海外版2月1日消息 , 对于年轻人而言 , 传统职业还是求职的第一选择吗?初入职场的不适应要用何种方式化解?职业与生活之间 , 能否“不做选择全都要”……作为职场新力量 , 当代青年择业观的变化 , 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社会转型与技术进步正在推动当代青年择业观转变 。 立稳脚跟、期待“独立行走”的同时 , 他们追寻着自己的喜好与梦想 。 年轻人涌入职场海洋 , 既拥抱新型职业 , 造就了享受双重生活的“斜杠青年” , 也存在着一言不合就“闪辞”等问题 。
新型职业:年轻敢“尝鲜”
备好脚本 , 摆开道具 , 调整灯光 。 “3 , 2 , 1……”
“95后”余毅涵开始了新的拍摄 。 去年大学毕业后 , 广告专业的他没有坐进格子间成为一名白领 , 而是选择将自己的爱好变为工作 , 当起了全职美妆视频“UP主” 。
“读大学的时候 , 我开始尝试做美妆视频 , 浏览量一般只有几百人次 。 但毕业前发的一条视频突然‘爆红’ , 很快被顶到视频平台首页 。 ”余毅涵告诉采访人员 , “我意识到 , 凭借努力也能有被大家关注的一天 , 于是下定决心全职当‘网红’ 。 ”
不过 , 对于视频“UP主”的工作 , 余毅涵保持了相当的冷静与理性 。 “我觉得‘UP主’是互联网时代产物中一份普通的工作 , 和之前所有传统行业一样 , 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努力 , 通过学习行业领头羊的特色和优势来不断改进提高自己 。 ”
目前 , 余毅涵最受欢迎的一则美妆视频已有近24万的播放量 , 作品也多次被推上视频网站首页 。
近年来 , 像余毅涵这样从事新型职业的青年并不少见 。 社会科技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 , “三百六十行”之外的新型职业大批涌现 。
《2019年生活服务业新职业人群报告》显示 , 在新型职业从业者中 , “90后”占据了“半壁江山” , “95后”的占比超过22% 。 他们大多处于刚毕业或毕业不久的状态 , 新职业为处于择业期的青年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就业选择 。
中国社科院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敬宝认为 , 青年对新型职业的青睐有经济和非经济两个层面的原因 。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 , 新型职业代表全新或更高级的消费需求 , 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 ”同时 , 黄敬宝指出 , 新型职业更符合青年具备的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的特点 , 因此受到年轻群体的追捧 。
【人民日报海外网|人民日报聚焦年轻一代的职业选择:既要工作 也要诗和远方】不过 , 一些新型职业从业者也面临“成长的烦恼” 。 比如 , 行业“风口”变化快、职业发展不稳定、社会认可度不高等 。
谈及自己如何从一名机械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转身为桌游馆老板 , 赵文鹏认为是爱好与行业“风口”共同使然 。 “2015年 , 我准备创业 。 在资金预算很少的情况下 , 我一点点缩小范围 , 最后觉得桌游是一个不错的机遇 。 ”
入场近6年后 , 赵文鹏对桌游行业却隐隐有些担忧 。 “桌游这个领域已经处于一种比较饱和状态 , 市场竞争比较激烈 , 经营的利润也相对较低 。 ”随着“风口”的变化 , 他计划以桌游市场来试水社交行业 , 准备下一次创业 。
面对新型职业 , 一些父母也戴上了“有色眼镜” , 认为这样的工作“不正当”“不稳定” 。 比如 , 余毅涵的父母至今对于儿子从事的工作还保留不同的声音 。 “他们对我这份工作是做什么、如何盈利等都了解得比较模糊 。 ”余毅涵说 。
不过 , 这些问题并没有冷却年轻人投身新型职业的热情 。 一项调查显示 , 在2000名青年受访者中 , 96.1%的人认为如果有机会 , 愿意去从事新型职业;62.5%的受访者认为新型职业能激励劳动者从更多角度拓展个人价值 。
“斜杠青年”:要工作也要爱好
写字楼白领、健身房教练、电台主播、自由撰稿人……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身份 , 在当下的年轻人身上却可能随机组合出现 。 这种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人 , 被称作“斜杠青年” 。
小辉白天的身份是一名出版社编辑 , 下班后 , 他则是一名电台主播 。 说到自己的双重职业身份 , 小辉认为这是一个“在工作和爱好间折衷的选择” 。
对于国学专业出身的他来说 , 出版社的工作专业对口 , 也是了解行业发展与拓展人脉的宝贵机会 。 而电台工作则能充分满足自己当主播的爱好 , 同时还有另一份薪水 。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988名18-35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 52.3%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有“斜杠青年” 。 《2019年两栖青年金融需求调查研究》报告则指出 , 全国年轻群体中有主业的兼职者、创业者已超8000万人 。
“斜杠生活”为什么受到年轻群体的青睐?
在北京大学研究员靳戈看来 , “斜杠青年”的成因多种多样 。 一部分年轻人选择“斜杠生活” , 是因为既无法舍弃本职工作带来的收入保障 , 又渴望能在兴趣爱好上继续深入挖掘 。 同时 , 还有一部分“斜杠青年”选择多面生活 , 是希望能够多元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 渴望在不同的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
“90后”女孩莉莉在某一线城市从事健康顾问和舞蹈老师两份工作 。 在她眼中 , 这两份工作并不存在冲突 。
“舞蹈老师的上课时间不固定 , 有许多零碎的闲暇时间 。 ”莉莉告诉采访人员 , “维持健康状态是每位舞者必须的修行 , 况且健康顾问咨询在线上就能开展 。 ”于是 , 莉莉舞蹈与健康的“两栖”发展开始得自然而然 。
“斜杠生活”作为多种职业体验 , 既能为广大青年带来更大的挑战和更多的新鲜感 , 也能带来更多的收入和发展机会 。 目前 , 莉莉就打算继续享受自己多元的工作体验 , 并为下一步的工作转型打下基础 。
黄敬宝认为 , 莉莉这种“斜杠青年”的出现 , 主要得益于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 “身兼数职 , 需要协调不同的工作时间 , 而新技术的应用为远程办公提供了支持 。 互联网时代 , 工作的时空限制被打破 , 很多青年可以在业余时间完成第二职业或第三职业的工作 。 ”
频繁跳槽:不愿在职场“将就”
“领导总是对我的工作这不满意、那不满意 , 又拿不出直接合理的修改方案 。 即使有挑不出错的时候 , 我也不会得到领导的表扬 。 ”聊起自己的工作 , 小卓一肚子怨气 。
去年7月 , 小卓的新业务策划被要求推翻重来 , 这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 从上司的批评教育到作出离职的决定 , 她只用了半天时间 。 离职时 , 小卓还撂下“狠话”:是金子总会发光 , 既然这里不称心如意 , 还不如寻找下一个栖身之所 。
前不久 , 同为“90后”的小一则选择从入职不足两个月的公司“跑路” 。 “每天从早10点到晚10点几乎都是待命的状态 。 如果十分钟内没有回复工作微信 , 上司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 ”
小一觉得自己躺在家的时间渐渐变成了工作时段 , 这样的状态让她在不断的高度敏感和紧张中失去了自己的个人生活 。
职业社交网站领英发布的“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显示 , 职场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职时间呈现出随代际明显递减的趋势 。 “70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过4年才换 , “80后”则是3年半 , 而“90后”骤减到19个月 , “95后”只要7个月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将就”工作 。 许多人认为 , 自己不喜欢 , 就不会有工作热情 。 因此不断切换“赛道” , 直至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 时下 , “一言不合就离职”“工作不是当初想象的模样就闪退”等“闪辞”现象也屡屡引发社会热议 。
在靳戈看来 , 青年群体“闪辞”行为的背后 , 反映出社会环境的变化 。 “新兴行业带来的‘造富神话’引起了年轻群体如何进入薪酬提升‘快车道’的焦虑 。 ‘996’等工作模式也为年轻人施加了更大的职场压力 。 ”同时 , 社会上职位选择的丰富多元 , 也助推了“闪辞”现象 。
但专家也认为 , “闪辞”这一行为在青年群体中的频发 , 也是一种潜在的风险和隐患 。
“理性的辞职或跳槽能增强工作技能和环境适应能力 , 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 , 有利于青年的职业发展 。 而‘闪辞’主要体现为工作时间较短而频繁辞职 , 更多的是基于感性和一时冲动 , 不利于工作经验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 ”黄敬宝指出 , “草率辞职后 , 如果没有再就业机会、就面临较大的失业风险 , 可能失去收入来源和生活保障 。 ”
专家们建议 , 年轻人追随自己的意志自由选择虽好 , 但同时也要积极调整心态 , 努力主动去适应职场 。 当代青年要努力适应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压力与问题 , 熟悉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挫折 , 在选择“逃离”之外 , 也要努力实现职场生活的自洽 。 可以辞职 , 但要经过深思熟虑 , 而不能仅靠冲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