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落
多年前 , 看过一部科幻片 , 地球上的科学家接到了来自外星人的讯息 , 于是倾尽全球之力制造机器 , 和外星人接触 , 而人类派出的科学家 , 在见到外星人之后 , 只问了一个问题:人类何时度过科技的瓶颈期?我已经忘了 , 电影里的外星人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 但现在 , 我有一种模糊的预感 , 这个时间节点 , 很可能就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纪 , 我们可能就站在这个节点的某个位置上 。
之所以想起这部电影 , 是因为刚刚看到纪录片《战疫启示录》 , 这部纪录片和很多抗疫纪录片不同的地方在于 , 它讲述的是科技在这场抗疫战斗中的巨大作用 。
这场战役的主战场是在中国 , 或者说 , 是中国人首先把这场战役当做生死攸关的战争来看待 。 中国科学家率先亮相 , 谢晓亮院士说:“作为一名科学家 , 我们相信科学终将战胜病毒 。 ”在科学家敲过警钟也给了自信之后 , 镜头投向疫情期间的武汉 , 我跟着镜头看到了空空荡荡的街道 , 看到了方舱医院 , 看到了抗疫的医生 , 火神山的建设者 , 还有外卖小哥、志愿者 , 他们全副武装 , 奔走在抗击疫情的路上 。
无数中国人在这场战役中的付出 , 我们已经在很多地方都看到了 。 火神山的安装总指挥 , 在身患糖尿病的情况下 , 带着药物和治疗器械赶赴现场 。 志愿者蜘蛛猴面包 , 开着自己的车为患者送药 , 在知道患者死亡的消息后 , 他意识到 , 自己面临的是非常严峻的局面 。 志愿者李小熊 , 组织了志愿者建起爱心车队 , 但最后她自己和父母都感染了新冠 。 这都是我们去年经常看到、听到、接触到的人和事 。
【启示录|面对灾难,我们的信心从何而来】而《战疫启示录》另有重任 , 它告诉我们 , 科学家也在另一条战线上搏命工作 。 他们试图找到药物 , 找到疫苗 , 找到管理疫情的方法 。 在讲述新药新疫苗的研发时 , 中国科学家也不断回顾在改革开放后的科技发展 , 饶毅在实验室里拈起试管上用的一个移液器 , 告诉我们 , 三十五年前 , 这个小小的器械我们都是无法制造的 , 要把美国科学家用过的拿过来 , 洗了再用 , 但现在 , 我们就能自己制造了 。 还有生物医学领域 , 全国的很多实验室都可以进行实时的RNA分析和基因测序 , 因此 , 我们的科学家很快就测出了病毒的结构 。 要知道 , 2003年非典期间 , 是加拿大的科学家用了五个月完成病毒测序 , 而这次 , 中国科学家只用了一个月就得出了结果 , 并向全世界公布 。
新冠病毒 , 并不只是一个医学或者生物学问题 , 它还是一个社会管理问题 , 也是一个传播问题 。 而在新冠疫情期间 ,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管理手段 , 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 蓝点科技 , 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 通过监测全球几千家媒体的报道和大数据 , 来监测和预报疫病的爆发 , 2019年年底 , 他们最早对“不明肺炎”进行了预警 。 而新媒体则在传递信息 , 管理情绪方面 , 起到重要的作用 。 有公信力的媒体平台和专业机构发布科普视频 , 外卖小哥张赛用社交媒体撰写疫情日记 。 这都对传播真实的消息、驱散谣言积极有效 。 科技带来的不只有真相 , 还有精神力量 。 就像张赛说的 , 起初 , 他在社交媒体上写日记 , 是因为害怕 , 就是想用这种方式“大喊一声” , 但最后他发现 , 写日记和他所从事的外卖工作一样 , 都有着双重的意义 。 科技把人们联系在了一起 , 让人们不再是孤岛 。
《战疫启示录》非常高效地把科学家和抗疫民众这两条线组织在了一起 , 既让我们看到民众的应对 , 也让我们看到科学家在幕后的工作 。 没有科学家的不舍昼夜 , 普通人的奔忙很可能是令人绝望的 , 没有普通人的守望相助 , 科学家的工作也就没有了目的 。 《战疫启示录》因此具有一种特别的未来感 。 它面对的是污秽的、可怖的病毒 , 却用干净的实验室 , 科学家的理性乐观 , 给了所有人一种信心 。 它也和别的抗疫纪录片在情绪上有所区别 , 别的抗疫纪录片会带动观众的情绪 , 而《战疫启示录》却更冷静 , 这冷静中 , 又蕴含着一种乐观 , 那是科技、未来带来的冷静的乐观 , 和人物命运、情感带来的感动 , 截然不同 。
看完《战疫启示录》 , 又看到不少和疫情有关的纪录片 , 《疫战》《医院里的故事》《后疫情时代》《钟南山》《生死43天》《被遗忘的春天》《金银潭实拍80天》 , 挨个点开看了一遍 , 才知道 , 在这特殊的一年 , 有这么多人在做记录 , 想为将来留下点什么 。
留下点什么 , 不只是为了记忆 , 更是为了让我们知道自己在历史的什么位置 。 就像《昆虫记》作者法布尔所说的 , “我们都是求索之人 , 求知欲牵着我们的神魂 。 就让我们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移动我们的提灯吧 , 随着一小片一小片的面目被认识清楚 , 人们最终也许能将整个画面的某个局部拼制出来……”
距离新冠疫情爆发 , 已经过去一年了 , 一年后 , 疫情又有所反复 , 但我们似乎已经从黑暗中走出来了一点 , 而帮助我们走出来的那盏灯 , 那根手杖 , 是科技 , 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求知欲 , 和一点一点来之不易的了解 。
希望终有一天 , 我们能拼出这个世界的整个画面 。
[责任编辑: ]
推荐阅读
- 模式|荣耀60和iQOO Neo5S,全面对比告诉你谁更值得买
- 字体|小米年终发布会总结:3199 元起,小米 12 全面对标 iPhone
- 电芯|小米12年度旗舰正式发布!3699元起,双尺寸双高端全面对标苹果
- IT|头号“电动吹”李斌的胜负手
- the|拜登警告美国人:不接种疫苗,将面对“重症和死亡之冬”
- 博沃|面对新冠病毒变异株,药企拟合作开发广谱疫苗
- 聂海胜|面对面丨再次见到记者 三位航天员胸前都加了一颗星
- 理想|探求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东方超环
- 问题|外挂、诈骗、工作室……面对游戏黑产,腾讯会怎么做?
- 市场营销|面对狂轰乱炸的营销短信,消费者真的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