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算法推荐监管落地 用户可以向平台说“不”了吗( 三 )
当然,李可顺认为个性化推荐只是算法推荐的其中一方面,从技术角度看,算法分可解释性强与可解释性弱两类,前者更易于审查,因此现阶段实际并没有非常完善的算法标准过渡方案,让消费者掌握是否个性化推荐的主动权,是解决方案可选项之一 。
王新锐表示,算法本身并不是新技术,但因算法应用产生一些社会问题近几年日益受到各界关注 。相比数据,算法的技术性更强,更不容易被描述和感知,因此如何制定和执行规则就更为困难 。
算法红利期是否会终结
算法滥用对行业、对消费者的负面影响早已暗自滋长 。
此前微博发布公告称将加大力度处理热搜榜热门话题榜刷榜行为,对刷榜行为的直接受益者进行处罚 。为的是确保热搜榜、热门话题榜的真实可信,不断对产品本身进行算法升级,并设置了以大数据识别为基础的防刷体系 。对于存在作弊特征的行为,系统都会实时进行识别和拦截 。
但据采访人员从娱乐行业以及接近微博方面人士处了解到,微博外有大批供应商企业,可以通过小号刷赞等方式,进行舆论引导 。
当时微博调整的核心便是引入编辑人工干预的模式,将算法挖掘作为基础,在排序和选择上放弃纯粹算法的方式,引入编辑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社会负能量的信息、过度娱乐化的信息进行人工干预 。
微博之外,电商与短视频行业也在算法监管逐渐落地期间进行自我调整 。2021年10月,天猫、京东在发货环节上对消费者订单中涉及个人的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处理,软件服务商与商家从淘宝开发平台或订单推动服务中已无法获得收件人隐私信息 。
《数据安全条例》出台后,微信更新《隐私保护指引》,添加“视频号、公众号、看一看、搜一搜个性化推荐或展示机制”,增加个性化自主控制路径 。包括抖音、快手、今日头条、B站、小红书等平台均在2021年11月初完成针对隐私政策的更新 。采访人员体验发现,抖音与快手均将个性化广告选择按键设置在明显位置 。
聚焦于算法政策主要影响到的短视频与电商行业,李可顺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在短视频等场景,算法会偏向于大V账号,而非优质内容小号,形成平台内的流量垄断行为,而这将直接影响用户对于信息的公平获取及知情权 。
同时,平台的流量也会偏向于部分头部电商号,这些账户商家的产品未必优质,但在内容算法的不断轰炸下,用户易受引导,进而做出异常的购买行为,甚至形成了普遍的冲动消费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安全研究中心审查部总监何延哲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现在到了对短视频信息推送踩刹车的时间,预防信息茧房效应过重,为消费者的选择权更换更大的空间,对算法透明度与用户选择权进行引导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新华社:数字虚拟人频频出圈,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真人?
- 视点·观察|收购黑鲨入局VR设备,曾说不做硬件的腾讯,搞得定硬件制造吗?
- 视点·观察|每天9.9元起就能租手机?租赁平台被指向未成年人放高利贷……
- 视点·观察|虎年只有355天 少的10天你知道去哪了吗?
- 视点·观察|肯德基盲盒二手价暴涨8倍 是否在搞“饥饿营销”?
- 视点·观察|涉嫌传销再陷逃税风波,“微商教母”张庭夫妇最少补税118亿?
- 视点·观察|新卡流量糊涂账 老卡资费难降档
- 视点·观察|快递为何“送不上门”?难点在哪?
- 视点·观察|因解决BUG不力 LastPass或面临2000万欧元的GDPR罚款
- 视点·观察|媒体评王冰冰遭人肉:曝光他人隐私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