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乌梅丸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原文】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虫上入其膈:故烦,须曳复至,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下利 。
【诠释】脏厥与蛔厥均可见到脉微肢厥,但二者表现迥然不同,脏厥病情危重,预后极差,蛔厥证轻,预后良好 。脏厥是指四肢厥冷,皮肤湿冷,下利脉微,此真阳极虚,脏气垂危,病人躁扰而无安宁者,此阳气将绝之征也 。蛔厥,四肢厥冷程度较轻,过时自温,此因蛔虫窜上人膈而气机闭阻致厥,气闭则脉现沉微,转而复旧,非脏厥也 。由于胃热肠寒,蛔虫窜动不安而致心腹疼痛,蛔安则时静而复吐,蛔动则烦闷不宁而疼痛复作,吐甚则口吐胆汁夹杂蛔虫·呈阵发性发作,以此为辨 。
蝈厥因上热下寒不适宜蛔虫生存而窜动致厥,发作时宜温脏,安蛔驱下,而勿杀蛔,以免死居于脏,引发后患 。安蛔之药,以酸、苦、辛三味俱备的乌梅丸主之 。该方不仅用治寒热夹杂的蛔厥证,亦可治疗寒热不调的久利 。
【治法】苦辛安蛔,补气养血 。
【方药组成】乌梅300枚,细辛6两,干姜10两,黄连16两,附子6枚(炮,去皮),当归4两,黄柏6两,桂枝6两(去皮),人参6两,蜀椒4两(出汗) 。
【服法与禁忌】上药十味,异捣筛,合治之 。以苦酒渍乌梅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白中与蜜杵二千下,丸为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 。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
【伤寒论乌梅丸证方证原文与解释】【经方方论】乌梅丸具有酸、苦、辛三种性味的药物组合而成,蛔虫最怕这三种味道,得苦则虫下,得酸则虫安,遇辛则虫伏 。所以方中重用乌梅苦酒之酸,又用黄连黄柏之苦,细辛、干姜、附子、桂枝、蜀椒辛甘而温,既安蛔,又去脏寒 。因正气虚者,加人参、当归,益气养血 。由于本方温清并用,又有酸涩敛肠的功效,故又可治疗寒热错杂的久利 。
此外,从本方的药物性味组成来看另有妙义,不仅是酸、苦、辛三种性味药的结合,还有白米粉和白蜜之甘,异味联合,化生新的效果 。如酸甘相合化阴,辛甘相合化阳,酸苦涌泄清热,可谓本方配伍之妙 。
【经方新用】
(1)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症有显效,再加苦楝皮30克,使君子15克,槟榔片15克 。
(2)乌梅丸治疗上热下寒之脘腹疼痛有比,效佳 。
【医案举例】
例1张某,女,30岁 。患胆道蛔虫症,突发右上腹绞疼,面白汗出,脉微肢厥,须曳复止,随即呕吐,吐食之中夹有蛔虫,窜胆则吐苦水胆汁,疼痛异常,救急可饮50毫升苦酒,加温顿服有效 。乌梅丸是治疗蛔厥的主方,但须一日服二剂,分四次温服,以防蛔虫斗药,引发反弹,必要时,乌梅丸中可加苦楝皮30克煎服,其效更佳 。
例2尹某,男,41岁 。患胃痛多年,常反复发作,查无阳性体征 。发则胃脘绞痛,呈阵发性须曳即止,一日数发,同时伴有微呕感,口苦嗳气,攻窜后背胀痛,胃疼嘈杂有似虫咬,辗转不安,舌正苔薄,脉缓 。
辨证:胃寒气滞,蛔虫扰胃 。
治法:温胃理气,安蛔止痛 。
方药:乌梅丸加苦楝皮30克,槟榔15克,吴萸8克,广木香10克,数剂而安 。
推荐阅读
- 脑溢血的自救方法有哪些
- 七种让你看起来更年轻的方法
- 医院进行理论培训及技能,专业! 沧州玛丽亚医院好不好
- 炼乳减肥吗
- 铺茶门上:好茶,不将就
- 马浚伟论文查重率0.77% 本尊谦逊回应很真诚
- 中年人吃什么最补钙呢
- 科学小论文怎么写 来教教你吧
- 世界中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在宁波举办,吹响中医药产业数字化集结号
- 不读史书则无从爱其国家 民国文人章太炎论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