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秦惠文王要车裂商鞅?

商鞅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改革家 , 他说服当时秦国的君主秦孝公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变法 , 使得秦国快速地成为了最强大的国家 。

然而 , 在秦孝公去世 , 秦惠文王继位后 , 商鞅却惨遭车裂之刑 , 魂断黄泉 。

所谓“车裂” , 指的是把人的头和四肢分别绑在五辆不同方向的马车上 , 然后驱动马匹 , 硬生生将人的身体撕裂成五块 , 其残忍程度 , 骇人听闻 。那为什么秦惠文王要用这么残忍的方式杀了商鞅呢?

有书君认为原因有五点:

一、商鞅变法影响力巨大 , 使得商鞅收获了大批的拥趸 , 秦惠文王恐商鞅功高盖主取代自己 , 一直在寻找“杀机”

商鞅总共在秦国实行了两次变法 , 且力度一次比一次大 。

为何秦惠文王要车裂商鞅?

文章插图

贵族等特权阶级的利益被逐渐分解 , 平民百姓有了更多的发展途径和选择 。

此举 , 使得商鞅在收获了一大批恨不得他活不过明日的敌人的同时 , 也得到了大批的平民拥趸 , 且声望越来越高 。

在秦国急需要发展的时刻 , 秦孝公可以力排众议 , 支持商鞅变法 , 但当国家趋于稳定 , 而商鞅却成为了宛如“救世主”一样的存在的时刻 , 秦惠文王心里就不舒服了 。

再加上身边总有老臣进言 , 诉说对商鞅损害其利益的不满 , 文王对商鞅本就稀薄的信任愈发消失殆尽 。

后来 , 随着拥护商鞅变法的人越渐增多 , 文王的危机感也越来越大 。

他意识到 , 商鞅如此大手笔的改革 , 迟早有一天会改革到自己这个统治者的头上 。

所以 , 他坐上皇位之后的首要目标 , 就是要寻找“杀机” , 解决掉商鞅这个定时炸弹 。

二、商鞅为人刻薄 , 又胆大包天 , 在秦惠文王还是太子时就屡屡开罪于他 , 为他后来的惨死埋下了祸根

俗话说 , “狡兔死 , 走狗烹” , 如若商鞅聪明一些 , 早一点功成身退 , 指不定也不会成为君王们彻夜难眠的忌惮对象 。可是 , 江山易改 , 本性难移 。

太史公司马迁对商鞅有过一句负面的评价 , 说他天资刻薄少恩 。

确实 , 商鞅在酝酿变法之初 , 就敢对着一众老臣出言不逊 。

【为何秦惠文王要车裂商鞅?】彼时 , 秦孝公也怕众臣反对 , 所以犹豫不决 , 可商鞅倒好 , 一个人舌战群雄 , 愣是将甘龙、杜挚等旧贵族代表说得是哑口无言 。

如果只是不畏权贵倒也罢了 , 可商鞅实在有些胆大包天 , 竟然不止一次地公然找当时还是太子的秦惠文王的麻烦 。

甚至 , 在秦惠文王不小心触碰了法律 , 无法直接对他处以刑法之时 , 毫不客气地将秦惠文王的两个师傅 , 公子虔和公孙贾抓来 , 一个实施了劓刑 , 被挖去了鼻梁 , 一个实施了黥刑 , 脸上终身带上了罪人的标志 。

这种看似容情的做法 , 却直接触到了秦惠文王的逆鳞 。

为何秦惠文王要车裂商鞅?

文章插图

这件事 , 也为他后来的惨死埋下了祸根 。

三、商鞅一边变法 , 一边为自己谋福祉 , 树敌太多 , 墙倒众人推

商鞅变法虽然从根本上提升了秦国的综合国力 , 可是它量刑太重 , 且手段苛刻 , 引得权贵、百姓均叫苦不迭 。

并且 , 商鞅为了体现变法的可操作性 , 在自己的封邑实施新法的力度尤其地大 。

他先拿身边的贵族子弟开刀 , 天天用新法逼迫他们改革 , 引得人人叫苦不迭不说 , 还怨气满满 。因为 , 商鞅并不是个以身作则的人 。

他贪图享乐 , 以变法的名义大肆修建宫阙 。他还喜欢公报私仇 , 用变法最高执行官的身份四处排除异己 。

甚至 , 每次出门 , 排场都极大 , 动辄就是数十辆的步战车 , 且车上都排列着身披盔甲的战士 。

如此种种的举动 , 使得民怨沸腾 , 虽然拥护者不少 , 但反对者更多 。

有人好心提醒他 , 如此只许州官放火 , 不许百姓点灯的变革法 , 迟早会招来杀身之祸 , 可商鞅自信满满 , 并没有在意 。

果然 , 很快 , 他就遭遇了墙倒众人推的惨剧 。

四、商鞅的敌人们联合起来告他“谋反” , 他求救无门 , 只能暂反 , 秦惠文王顺势镇压 , 得报大仇

公元338年 , 秦惠文王继位 , 闭门不出八年的公子虔突然联合多位士族大臣 , 共同进言称商鞅有谋反的心思 。

秦惠文王虽对这条信息持怀疑态度 , 但奈何他也想杀商鞅已久 , 所以 , 他便顺势下了逮捕令 , 命令臣下全力逮捕商鞅 。

不得不说 , 商鞅也不是愚忠之人 , 所以他一得到消息就跑路了 。待逃得离王都够远后 , 商鞅又饿又困 , 便就近选择了一户人家打算借住一晚 。

这时 , 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发生了 。

因为商鞅在变法时 , 专门改革了户籍制度 , 留宿没有凭证的人是要被知罪的 。所以 , 那户人家一看他没有凭证 , 就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他 。

当时 , 秦惠文王的通缉令已经发往了全国 , 他又不敢直接告诉别人他是谁 , 只能憋屈地继续往外逃去 。

可他一生树敌太多 , 哪怕去了外国 , 也几乎没有人愿意收留他 。无奈 , 商鞅只能被迫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为了自保 , 他开始派兵攻打隔壁的郑县 。

这下 , 商鞅谋反的罪名彻底被坐实 。秦惠文王得到消息后大怒 , 派了大股的部队出发去增援郑县 。

为何秦惠文王要车裂商鞅?

文章插图

最后 , 商鞅战败身死 , 尸体被带回了咸阳 。可秦惠文王看着仍是不解气 , 便下令将其车裂示众 。至此 , 横亘在大臣与君王间的恩怨 , 才算彻底了结 。

五、商鞅变法的本质实在冷血 , 是历史的反动 , 本就不容于人民和国家

商鞅被车裂 , 看似是矛盾积累到极致 , 然后由秦惠文王出手 , 公报了私仇 。事实上 , 哪怕文王不动手 , 商鞅的惨死 , 也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

因为 , 商鞅变法的理念总体是对历史的反动 , 是反人类的 。比如他认为国家要强盛 , 其实不需要额外发展些什么 , 只要老百姓弱就行 。

百姓日子难过 , 就会想方设法努力求发展 , 如此这般 , 社会自然会发展 , 国家也自会强盛 。

比如他认为 , 国家强盛的关键阻碍 , 是仁义、和平、善良、孝悌 。

只有国家一直处于战乱状态 , 人民才不会被仁义、和平等阻碍国家强盛的思想侵蚀 。摒弃了这些阻碍源 , 国家必然会逐渐强盛起来 。

如此“弱民”“愚民”的做法 , 完完全全是在为国家那座机器服务 , 而完全忘记了国家的根本应该是人民 。

在这些反人类思想的引领下 , 秦国虽有了快速的发展 , 但这种发展根本上是畸形的 , 迟早会被历史所淘汰 。

所以说 , 商鞅虽算得上是个伟大的改革家 , 但同样 , 他也是个卑鄙的阴谋论者 。他主张的变法冷血无情 , 是历史的反动 , 本就不容于人民 , 所以 , 就算不是秦惠文王对他实行车裂 , 也会有别的“卫道者”出现 , 对他处以极刑 。

大凡历史上的每一场变革 , 都要以流血牺牲作为代价 。商鞅作为商鞅变法的主要负责人 , 最终以身殉法.

有其历史必然性 , 也跟他个人的性格及为人处世的准则息息相关 。秦惠文王下令将他车裂 , 虽有公报私仇之嫌 , 但终究是商鞅素所倡导的变法太反人类 , 自寻了死路 。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 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 , 私信回复句子 , 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其他网友观点

谢邀 。

很多人都看过这段历史 , 不论是通过电视剧、小说 , 还是通过历史读物 , 因此 , 对商鞅如何入秦、如何变法、如何掌权、如何被诬蔑谋反、如何逃亡以及如何不得不真的谋反 , 最终死于非命的生平故事 , 大家一定都了解 , 我们就不多说了 。只说秦惠文王为什么一定要商鞅死 , 做一个评价 。

一、表面的原因:商鞅得罪的人太多

不论是因为商鞅个人有怎样的性格 , 他的变法只要成功 , 势必会损害其他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史记》里 , 记载了商鞅在变法成功十年之后 , 他自己大权在握 , 似乎没有什么威胁的情况下 , 与赵良的一段对话 。

这个赵良本来是商鞅的救命恩人 , 他告诫商鞅的几条理由 , 商鞅一条都没有听进去 。真是太可惜了 。

赵良说了什么呢?《史记》记载的原文很长 , 我就直接自己翻译、引申并分成几条 , 便于大家阅读:

一、商鞅最早来秦国的时候 , 是通过太监宠臣景监才得到国君重用的 , 从名义上就不好 。换句话说 , 商鞅来秦国就”来路不明“ , 不光明正大 。

二、商鞅的变法 , 不是为了富民教民 , 而是富国强兵 , 大搞基础设施建设 , 所以伤害了民力 。潜台词是:没有群众基础 。

三、因为变法打击旧贵族 , 所以给太子师傅上了肉刑 , 对老百姓犯罪的惩处就可想而知了 。这本身就是在创造自己的仇人 。

四、变法改变了秦国的旧的习俗 , 老百姓觉得不习惯、不方便 。而且 , 改变习俗不是别的事情 , 能够很容易的就变 , 本来需要老百姓慢慢改变 , 但商鞅的法度极其严厉 , 逼迫百姓必须迅速改变 , 造成了大家的不满 。

五、商鞅已经成了商地的封臣 , 大权在握 , 作为外人 , 那些秦国的本地勋贵肯定会担心秦国的大权落到外人手里 。

说完上面这五条后 , 赵良指出 , 商鞅其实自己内心并没有安全感 , 每天出门必须要有全副武装的卫兵保护才敢出门 。为什么?怕被人打 , 怕被人杀啊 。

因此 , 在秦惠文王还没有登基的时候 , 商鞅已经离死不远了 。他与时为太子的秦惠文王之间是否有私怨 , 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了 。

二、深层次的原因:商鞅必死

商鞅是个聪明人 , 在先君在世的时候 , 他不可能一点也不知道自己的命运 其实完全维系在先君身上 。有先君在 , 就没有人敢动他 。那么 , 他为什么不早点作一些准备呢?

他又不是和珅 , 没有外国可以逃跑 , 他完全可以提前安排好出路的 。

所以 , 有可能是这样的原因:

商鞅的变法改革已经稳定 , 他本人已经没有太多价值 。先君会不会先稳住商鞅 , 告诉他太子将来也会善待他 , 不用担心;同时 , 又暗示太子登基后先杀商鞅 , 从而将改革的成本、代价 , 全部推到商鞅身上 , 用商鞅的死 , 来平衡改革对旧贵族对老百姓的伤害 。

不管秦国的王室有没有这样的打算和预谋 , 商鞅的死 , 确实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

其他网友观点

秦孝王用商鞅变法 , 一切都按商鞅的想法 , 在秦国执行政治 , 军事 , 县制 , 其它改革 。极大损害旧贵族世袭权力和利益 。遭到他们强烈反对 。但也使商鞅变法成功中名声大振 。又在战争中争得功勋 , 远远超过太子 。而且太子在商鞅变法时和秦国旧贵族也一起反对 。

商鞅开始变法执行时 , 使变法在国内行不通 。商鞅对秦孝公说 , 变法在国内行不通 , 这主要是秦国旧贵族的干扰 , 对太子不能用墨刑 。可以对他的老师执行墨刑 。

这使太子颜面无存 , 威风扫地 , 怀恨在心 。秦孝王死了 。太子驷即位 。还是大良造的商鞅还在魏国前线打仗 。声威和权势还是被大家看重的 。想象新王会和过去一样稍无声气 。人们使对秦惠王的王权声誉严重低下 , 无人理会 。

惠王当然要想到大力改变这种威不压众局面 。更会想到过去老师因为自己受到墨刑 。只有快刀斩乱麻 , 杀了商鞅树威 。车裂商鞅造势 , 使自己成为秦国真正大王 。把权力从商鞅手中夺回来 。

兄弟公子虔正好诬陷商鞅要造反 , 惠王立刻下令派人去逮捕前线的商鞅 , 商鞅得信 , 也逃跑了 , 多地因为国法严酷都无人敢收留他 。才又跑回封地商邑起兵抗击 , 失败被杀 。尸体被拉回咸阳 。再次五马分尸 。制造影响 。

商鞅被杀 , 是自己功高震主 , 声望极高 , 权力过大 , 给主子声誉成了极大威胁 。更是政治斗争中 , 权力争夺严酷表现 。政治斗争使卓越人才 , 平白牺牲性命 , 不能不说封建社会皇权保卫战中 , 对优秀人才多有扼杀 。政治斗争非常残酷的 。各种阴谋手段层出无穷的 。秦惠王对自己权力争夺中杀商鞅只是小小插曲 。很不奇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