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文章插图
“行有余力 , 则以学文”出自孔子说的这样一段话 , 子曰:“弟子入则孝 , 出则弟 , 谨而信 , 汎爱众 , 而亲仁 。行为余力 , 则以学文 。”孔子说:“年轻人做到在家里孝敬父母 , 出门后尊重兄长 , 为人谨慎而又恪守信用 , 博爱众人 , 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 。践行了这些道德规范还有余力的话 , 就可以用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了 。”
德育和智育是什么关系 , 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 孔子强调:做人第一 , 学习第二 。孔子关于做人的道德规范有很多 , 这里只指出了四个方面:孝弟、谨信、爱众、亲仁 , 仍然把“孝弟”排在第一位 , 因为“孝弟”是“为人之本” , 有了这个根本 , 才能依次做到谨信、爱众、亲仁 。试想 ,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爱 , 何谈“爱众、亲仁”呢?
孔子关于“做人第一 , 学习第二”的思想 , 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 也是我们长期坚持的优秀教育传统 。建国以来 , 国家的教育方针虽几经修改 , 但核心仍然是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 把“德”放在第一位 , 现在又加上了“美和劳” 。需要指出的是 , “德”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 , 孔子强调的是以“孝弟”为出发点的传统道德 , 我们今天强调的“德” , 应该有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 。
文章插图
“做人第一 , 学习第二” , 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先成人 , 后成才” 。然而 , 这样朴素的道理却难以在教育实践中得以落实 , 以考试分数、升学为旨归的功利主义教育 , 像挥之不去的魔鬼 , 长期盘旋在我们教育的上空 。究其根本原因 , 在于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评价产生了误差 。在人们观念中 , 评价一所学校办得好坏 , 关键是看高考、中考的升学质量;评价一个学生好坏 , 不管其道德品质如何 , 主要是看他文化课分数 。于是 , 学校教育中就自然而然地出现重智育轻德育 , 重学生文化课成绩轻品质培养的不良倾向 。由此导致我们培养的一些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 国家公费派出的许多留学生 , 贪恋国外优厚的待遇 , 毕业后留在外国 , 成了外国公民 。
文章插图
换一个角度讲 , 坚持“做人第一” , 也有利于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有一所学校提出了“抓德育就是抓教学质量”的办学理念 , 他们从抓学生一言一行的良好做人习惯做起 , 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主题式德育体验活动 , 引导学生尊敬师长 , 团结互助 , 诚实守信 , 遵规守纪 , 几个学期下来 , 学校的教学质量非但没有下降 , 反而大幅度提升 。相反 , 有一所学校只抓教学质量 , 平时很少搞德育活动 , 结果学生行为出现问题 , 风气不正 , 学生之间经常发生打架斗殴现象 , 影响了大部分学生学习 , 教育质量出现严重下滑 。
事实证明 , 按照孔子所说去做 , 从“孝弟”抓起 , 以此做为突破口 , 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习惯 , 诚实守信的习惯 , 团结友爱的习惯 , 崇尚仁人的习惯 , 然后再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 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如果能持之以恒这样抓 , 也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
【怎样理解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 , 个人管见 , 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本回答选自于作者新浪博客(已关联)
其他网友观点
这个问题的本质 , 是要我们回答:在人的成长中 , 人格的形成与学识能力的增加 , 哪一个更重要?
文章插图
一 , 一定要关注此句前面的话 , 那才是“则以学文”的前提条件 。在这句话之前 , 孔子首先对做人的根本性要义做出了规范:“弟子入则孝 , 出则弟 , 谨而信 , 泛爱众 , 而亲仁 。
”这些道理 , 正是人格形成的基础 。如何对待长辈 , 怎样与兄弟姐妹亲朋好友相处 , 如何在人生的最初受教育时期就培育健康正确的为人之道 , 建立符合儒家行为规范的思想基础 , 在孔子看来 , 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要把全部的精力 , 投入到这种人格培育过程中 , 人生最先需要知晓掌握的 , 就是这些可以受益终身的人生道理 。
文章插图
二、在稳固打牢了这样的人生基础之后 , 如果有余力 , 有条件 , 则可以学习文化知识 , 增加学识 , 提高能力了 。这个主次的关系 , 孔子说的非常清楚 , 如果主次颠倒 , 就会本末倒置 。
三、学问高低 , 能力大小 , 并不是一个人优秀与否的决定性条件 。孔子更看重的是人的品行 , 看重人在社会中承担的相应社会角色和责任 。一个熟读诗书的饱学之士 , 如果连孝敬父母都不懂 , 难道会得到认可吗?一个本事大 , 能力强的人 , 如果做人的根本没有确立 , 家国情怀没有具备 , 本事越大 , 知识越多 , 危害就越大 。我年轻的时候 , 遇到过一位怀着“作家梦”的写作狂人 。他的老母亲病危住进了医院 , 他竟然能够像啥事没有似的 , 连医院都不去 , 为完成约稿奋笔疾书 。那时候 , 别人是把这事作为一种为事业奋斗的佳话说给我听的 。我却觉得不对劲儿 。如果连生养你的人都可以不管不顾 , 那种事业的“成功”还会有什么意义吗?
我们从孔子“行有余力 , 则以学文”中 , 理解了人生品德建立的重要性 。也明白了历史和现实中 , 有些学问很好 , 能力很强的人 , 却要在关键时刻认贼作父 , 出卖国家民族利益 , 与人民大众为敌的缘由 。把人生最初阶段中的品德培育作为首要任务 , 在人才的培育评价机制和选拔任用机制中 , 增加思想品质的份量 , 是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的事 。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忽悠
推荐阅读
- [处女]憧憬怎样的婚姻生活?
- 12星座男都喜欢怎样身材的女人
- 孕妇贫血应该怎样食补才好
- ?脑部胶质瘤怎样进行治疗呢?
- 纳兰明珠有着怎样生平经历?纳兰明珠怎么死的
- 揭秘两个门神哼哈二将显神通是怎样的故事
- 周泰为救孙权怎样了 周泰与孙权是什么关系
- 黎族人是怎样安葬逝者的 黎族葬礼简介
- 南瓜怎样催苗 南瓜催苗方法
- 中医怎样治狐臭?中医治疗狐臭效果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