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射干麻黄汤医案

【组成】射干9g,麻黄9g,生姜9g,细辛3g,紫菀6g,款冬花6g,大枣3枚,半夏9g,五味子3g 。
【功用】宣肺祛痰,下气止咳 。
【适应证】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恶寒,身痛,痰多 。
【胡希恕医案与临证心得】王某,女,62岁 。初诊日期1979年5月4日 。肺炎后患咳喘早10余年,每秋冬发作,春夏缓解,但本次自去年冬发至今未缓解,上月底感冒后,哮喘加重 。现在症状:哮喘甚,夜不得平卧,喉中痰鸣,伴咳嗽吐白痰量多,恶寒背冷,口中和,大便溏泄,日二三行,舌苔白微腻,脉弦细,两肺满哮鸣音,左肺散在湿啰音 。据证予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9g,麻黄9g,桑白皮9g,生姜9g,桂枝6g,炙甘草6g,五味子9g,款冬花9g,紫菀9g,半夏9g,杏仁9g 。
结果:上药服3剂,喘平,咳嗽吐白痰仍多,左肺偶闻干鸣音,未闻湿啰音 。上方继服 。
【解读赏析】方出《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其适应证为:“咳而上气,喉中水鸣声 。”以方测证,当属寒饮咳喘 。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汤,方载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用于“喘家作”,系宿有气喘病,复发又罹患太阳中风;“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为营卫失和、肺气失宣 。“有是证,用是方”和“药为病设,不可妄投” 。
其方,《经方实验录》有载:“冯仕觉(七月廿一日)自去年初冬始病咳逆,倚息,吐涎沫,自以为痰饮 。今诊得两脉浮弦而大,舌苔腻,喘息时胸部间作水鸣之声 。肺气不得疏畅,当无可疑 。昔人以麻黄为定喘要药,今拟用射干麻黄汤 。寻愈 。”
蒲辅周先生生平治饮,即擅用本方 。一般认为,腺病毒肺炎属中医急性热病即温病范畴 。如曾治谢某,男,8个半月,1961年4月21日初诊 。已咳嗽2周,高热4天住某医院 。体温39℃,脉搏104次,发育营养中等 。两肺呼吸音粗糙,散在中小水泡音 。药敏试验:对各种抗生素均为阴性 。咽拭子分离出Ⅲ型腺病毒 。X线胸部透视:左上肺有片状阴影 。诊断:腺病毒肺炎 。
患儿入院前2周咳嗽多痰,第10天突然高热不退,伴呕吐痰、奶,神迷时烦,纳差,便黄黏稠,日一二次 。入院后迭进桑菊饮、葛根芩连汤加味、安宫牛黄散及竹叶石膏汤等均未奏效,遂请会诊 。
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2.1g,麻黄1.5g,细辛1.5g,五味子30粒,干姜0.9g,紫菀2.5g,法半夏3g,大枣4枚 。服2剂后体温由40℃降至正常,烦躁渐息,微咳不喘 。
临床上射干麻黄汤与小青龙汤、厚朴麻黄汤这3张方皆可用于咳喘病的治疗,麻黄、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是其共有,小青龙汤乃是由上述的基础方再加桂枝白芍甘草而成,治外感风寒而内夹寒饮 。而射干麻黄汤则是基础方干姜换作生姜,再加射干、紫菀、款冬花、大枣而成,主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鸣声 。
病机为外邪内饮而致咳逆 。小青龙汤证病变范围是以水饮蕴肺而又为外寒束之为主,而射干麻黄汤则局限于呼吸道或者说是咽喉部位,其内饮的程度没有小青龙汤证的那么严重,所以去干姜之温阳以化饮,此处之咳逆上气的程度要比小青龙汤证明显,而喉中水鸣声,是云其咳逆上气的严重程度 。选用生姜之散,且与大枣相伍,更可扶正调中 。
厚朴麻黄汤则是基础方加厚朴、杏仁、石膏、小麦而成,主治咳而脉浮者,去桂芍之偏于走表,加朴杏之善治喘满而偏于走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应该是此时的病变趋势渐由表而偏重于里,辅以大量浮小麦以养心气而扶正气 。
曹颖甫用射干麻黄汤,兹引如下:冯仕觉七月廿一日自去年初冬始病咳逆,倚息,吐涎沫,自以为痰饮 。今诊得两脉浮弦而大,舌苔腻,喘息时胸部间作水鸣之声 。肺气不得疏畅,当无可疑 。昔人以麻黄为定喘要药,今拟用射干麻黄汤 。愈 。
又,射干麻黄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原文主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鸣声”,一般认为外寒内饮,寒饮伏肺是本方证病机所在 。《方函口诀》云:“此方用于后世所谓哮喘,水鸣声,形容哮喘之呼吸也 。”因此咳嗽气逆喘促,喉中痰声辘辘是方证识别关键 。
值得注意的是,本方与小青龙汤同为主治咳喘病外寒内饮证的方剂,因此需要在两者之间做异同比较分析 。根据方证对应的药证原则可知,前者主要含有射干、紫菀、款冬花,因此肺气上逆证症状较为突出,如咳喘气逆,喉中痰鸣等;后者含有麻黄、桂枝、白芍等,因此风寒束表证症状较为突出,如恶寒,鼻塞,流清涕,头痛,后背疼痛僵硬等 。两者均含有麻黄、细辛、五味子、半夏这4味药,因此两者都有“寒咳”症状,如咳嗽咳痰,色白清稀量多,背部寒冷如手掌大等 。
【胡希恕射干麻黄汤医案】曹颖甫在《经方实验录》中对两者之间的鉴别关键还作了点评:“以上自小青龙汤至泽泻汤凡五证,皆治痰饮 。小青龙汤以心下有水气为主,射干麻黄汤以喉中水鸣声为主,苓桂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以吐涎沫为主……此其大较也 。”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将小青龙汤的典型指征归纳概括为“水样的鼻涕水样的痰”,即清涕滂沱,咳痰清稀量多 。只要能在两者之间准确鉴别,治疗寒饮伏肺证的咳喘往往收效迅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