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妈妈”的称呼都有哪些?

谢谢邀请 。在书上和网上都能看到:宋朝称父妾"妾母",皇家称"皇后"娘娘 。到元朝称呼"母亲″至少书面上可以用的 。到明朝"妈妈″"娘""母亲″这时候已有"令堂",已经去世的母亲则是"先妣" 。到了清朝,八旗官宦称母亲为."额娘″也随汉人叫法为"娘″ 。"妈妈″"娘""母亲"一直延续到今 。

其他网友观点

【自古以来“妈妈”的称呼都有哪些?】谢谢邀请!

如今,每逢母亲节,很多人都会给母亲送上一捧康乃馨,某种意义上康乃馨已经成为献给母亲的花的代名词 。其实,在更早的时候,人们是以萱草来找代母亲的 。《博物志》中写道:“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 。”而《诗经疏》则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古文中,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 。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同时也希望母亲健康 。

唐朝著名诗人孟郊在他的《游子诗》中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一种依依惜别之情尽在短短的几行字中 。

那么,萱草指代母亲,又以什么指代父亲呢?

《庄子·逍遥游》中说道,椿树是一种长寿树,因此,后人因以椿称父 。再后来,椿、萱连用,代称父母 。

有一首诗名《椿萱》这样写道:“大椿千载各春秋,萱草蓁蓁亦忘忧 。椿树萱花长燕婉,而今已是雪盈头 。”想想让人忍不住落泪,堂上父母,已是雪盈头 。每次看到这话,我都心里一揪,仿佛说的就是我爸妈 。

唐牟融在《送徐浩》诗:“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 。”跟《椿萱》看起来有得一拼 。

写到这里,忽然觉得自己有点走题,题主问的是称呼,我说的是指代 。

其实,古代国人称父为考,母为妣,或称父母双亲、高堂等,古乐府诗中还有称爷娘,《木兰诗》中“不闻爷娘唤女声”即是如此称呼 。

至于喊爸爸妈妈,好像是近代的事 。只是感觉这样的口语化,更亲切了 。

母亲来临,祝点进来的各位父母安康!


自古以来“妈妈”的称呼都有哪些?

文章插图

都看到这儿了,点个赞再走呗 。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并转发分享!

其他网友观点

古人称母亲为,家母,家慈,称父母为高堂,椿萓,双亲,膝下,清代以前对帝王的母亲称为“皇太后” 。有意思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