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醒狮是哪儿的民俗吗?南海醒狮介绍
南海醒狮是广东佛山南海区的民俗
【南海醒狮是哪儿的民俗吗?南海醒狮介绍】南海是南狮的发源地 。明代开始,舞狮就成为南海民间重要的民俗活动,几乎每个较大的自然村都有狮队 。每逢过节、庙会或庆典,各乡村都要举办舞狮盛会 。规模较大且有传统的狮会有正月初一平洲狮会、正月初八里水狮会、正月初十小塘狮会、正月十一盐步狮会、正月十二松岗狮会、正月十四大沥狮会、正月二十六官窑生菜会狮会、正月二十六黄岐北村生菜会狮会等 。南海醒狮以家族、师承、堂馆、社会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了大批的舞狮人才,在国际赛事中屡次夺冠,蜚声海内外 。2002年10月,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命名南海为“中国龙狮运动之乡” 。2006年,“南海醒狮(广东醒狮)”被列入广东省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
舞狮要讲究套路,也要有基本功,因此,每个村子都设有武术馆,请武术师教武术 。学武术的都是青年人,从基本功学起,学拳,学棍,学刀、枪、剑、戟,也学打鼓 。每一个套路,都有固定的程式,由表演场合的需要决定 。武术馆门前,一般都有以地名、拳种名、村名、师傅名命名的馆名 。
狮鼓,配合锣钹,成为狮舞的指挥系统,并起着衬托气氛的作用 。舞狮有“狮子出洞”等各种套路 。“采青”是舞狮的精华,分别采用三星鼓(步法小、动作不大、稳扎稳打)、五星鼓和七星鼓(步法大、高动作、大起大落)几种不同节奏的鼓点 。为其声势大、振奋人心,现在较多使用的是七星鼓 。
舞狮要有较扎实的武术功底,表演时拳脚腰马要稳健快捷 。舞狮套路习惯是“狮头拳、狮尾刀” 。舞狮头的玩一路拳术,舞狮尾的玩一路双刀 。50年代前,舞狮虽然十分普遍,但能玩高难度动作的不多 。所以那时候往往用一位个子小的人舞狮尾 。后来发展到高难度动作,比如跳跃性较大的,则改由小个子舞狮头,扎实、健壮的大个子舞狮尾 。因为许多时候舞狮尾的要把舞狮头的举起来,跳跃到另一个桩头上去 。
狮有南北之分,玩的套路不同,造型也有区别 。南狮造型特点为额高、枕企、眉粗眼大、阔口明牙 。眉粗眼大够威武,阔口明牙让舞狮人活动自如 。南狮又分为文狮、武狮两大类 。文狮以刘备、关羽作脸谱,关公狮以红色为主调;武狮以张飞作脸谱,以黑色为主调 。清朝末年,南海的狮头制作和狮被刺绣业均盛极一时 。大小狮鼓的制作也十分普遍 。大鼓、大狮供成年人用,小鼓、小狮供娃娃们耍乐之用 。有些儿孙满堂的家中就有一个狮队 。
舞狮的套路,前人归纳出有下面几点:见物必疑、见青必喜、见红必惊、见柱必咬、见水必戏、见桥必探、见台必望 。后人根据这个“法则”,演绎出各种优美灵活的动作 。一般的台上常规表演过程是:狮子出洞,两个人拿着木棒分两侧站着,把木棒竖起来作为洞口,狮子出洞时,表演“见物必疑”、“见柱必咬”的动作 。接着是表演狮子下山、过桥,用一张长板凳作桥,表演“过桥必探”的姿势,过桥之后,还表演“有水必戏”的动作,饮水时姿势十分形象,真的好像把水咽进肚子里 。之后,便是采青,一般是把一扎生菜放在台上,由舞狮的人表演“见青必喜”的动作 。嚼青、醉青、神情恍惚、睡眼朦胧,接着便把青吐出来,作欲睡状,随着低沉的锣鼓声,作酣睡状 。一会儿便抓耳挠腮,随着锣鼓的一声高音,狮子翻身往台边一滚,跳将起来作睡醒状 。有些狮队还推出一个特别的“皮球”,让狮子表演“狮子滚球”的套路,有的则派出一个“大头佛”(头戴面具的演员),表演戏狮,配合默契,煞是好看 。最后便是把狮引上山去,表演结束 。
台下表演一般是看两狮相遇及采青,两狮相遇要很讲究礼貌,低眉顺眼的点头哈腰,互相礼让,不能敲高锣鼓 。如果处理不好,不饶不让,是会闹出事来的 。最精彩的是采青,采青有采低(地)青和采高(吊)青之分 。采低青又名采水青,主人以盆载水,盆上放上生菜(或榕叶)、红包、柑橘之类 。如果是用木盆,采青时舞狮头的人,要巧妙地将双脚踏在木盆沿上,慢慢地移动一周,才能采盆中的东西 。有些主人把盆覆盖着,盆上分左右两边各放上一个柑橘,盆下边放两段甘蔗,左右各4支竹筷 。这叫“蟹青” 。采蟹青时,先要拆蟹,动作和程序都十分讲究 。先由舞狮头的人站在木盆边缘(蟹壳)上,然后收起两个柑橘(剥蟹眼),蟹没了眼睛便看不见东西,然后剥蟹钳、蟹爪 。最后舞狮头的站在地上掀开木盆(剥蟹壳),采青、拿红包 。如果是节日或者神诞,舞狮头的人便把刚才拿起的两段甘蔗和8支竹筷,摆成“大吉”二字 。如果主人为祝寿而舞狮庆贺,那么就要用8支竹筷和一个柑橘摆个“寿”字,表示祝寿 。主人会特别高兴,再添红包 。高青是主人在楼上用一根竹竿,用绳索吊着一串红包和一扎生菜 。一般是红包越丰厚,挂得越高 。那时就要用“人梯”的方法才能采青 。有的是用一根长竹竿,舞狮头的从竹竿爬上去采青 。精彩纷呈 。
民国初年南海人黄飞鸿曾以飞砣乘采高青而轰动香港 。民国15年(1926年)中秋节,广州大新公司在天台上举行舞狮比赛,18个狮队参加,平洲三山以童子狮队参赛,夺得冠军 。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舞狮活动冷落下来 。改革开放后,又得到重新发展 。1987年春节,南海各地出动的狮队有700多队,在村里乡间互贺新春 。90年代之后,南海各地的狮队纷纷走出南海,参加国内外的醒狮竞赛,屡获殊荣 。
推荐阅读
- 善琏湖笔是哪儿的特产吗?善琏湖笔介绍
- 羊毛笋炖咸肉是哪儿的特产吗?羊毛笋炖咸肉介绍
- 梅鲚是哪儿的特产吗?梅鲚介绍
- 盐卤豆腐是哪儿的特产吗?盐卤豆腐介绍
- 震远同牛皮糖是哪儿的特产吗?震远同牛皮糖介绍
- 德清毛竹是哪儿的特产吗?德清毛竹介绍
- 芽麦塌饼是哪儿的特产吗?芽麦塌饼介绍
- 死皮怎么越剪越多怎么去
- 玫瑰酥糖是哪儿的特产吗?玫瑰酥糖介绍
- 湖羊肉是哪儿的特产吗?湖羊肉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