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哪儿的民俗吗?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介绍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福建泉州泉港区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以樟木、松木、杉木为主要制造材料,使用传统木工工具,采用榫接、艌缝等关键技术,由“师傅头”设计并现场指挥、众多工匠密切配合,最终造成有多个相互独立、密不透水的隔舱建置且榫接牢固的海船 。2008年,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哪儿的民俗吗?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介绍】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流传于福建省,经历代传承至今 。该技艺始自中国晋代(公元265-420年),历经唐、宋、元、明、清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以口传身授为主要传承方式,以师徒及家族间传承为主要传承形式 。主持水密隔舱福船制造的工匠被称为“师傅头”,是这一技艺传承的关键,他们掌握核心技艺,负责设计和组织建造,对遗产的有序传承起着重要作用 。
福船,是福建、浙江沿海一带尖底古海船的统称 。其船上平如衡,下侧如刀,底尖上阔,首尖尾宽两头翘 。“水密隔舱”,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为互不相通的舱区,舱数有13个,也有8个 。这一船舶结构是中国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它能提高船舶的抗沉性能,增加了远航的安全性能 。
水密隔舱是福船建造过程的最重要部分,首先建造包括船底部和舷侧板形成一个整体“船壳”,然后根据船的功用和大小分设隔舱 。施工过程完全由手工操作,每道隔板用若干木板榫接而成,在隔板与船底板衔接处,装置有肋骨,并使用铁钩钉勾连在一起 。以苎麻、石灰和桐油为原料,按一定比例调和成“艌料”,嵌塞船舱木板之间的缝隙,使其密不透水 。使用的主要工具有斧头、墨斗、手钻、鲁班尺、钉送、大锯、凿、刨等中国传统木工工具 。
福船采用隔舱板把船舱分成互不透水的不同舱区,航行时一个或两个船舱意外受损,海水进不到其他舱中,船依然能保持浮力,不会沉没,极大提高了航海的安全性 。千百年来,该技艺广泛应用于渔船、货船、战船及外交使船,特别是宋元时期梯航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福建远洋货船和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完整采用该项技艺,在东西文化的交流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18世纪后期,该技艺传到西方,水密隔舱成为现代船舶设计中的重要结构形式,大大提高了航海安全性,至今仍普遍应用在现代船舶制造中 。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福建省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这一种船舶结构是汉族劳动人民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 。如今,它已是一种濒将消亡的汉族民间手工技艺,2009年9月,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