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有哪些副作用?哪些情况不宜用味精?
我们平时在炒菜做饭的时候通常都是少不了调味品的,而味精就是其中人们经常会使用到的一种调料,然而味精虽然能够让食物变得更加鲜香美味,但同时味精也是存在有一些危害的,那么味精都有哪些副作用?哪些情况下不宜用味精呢?
1、味精的危害
1、抑制神经
在味精中其主要的成分是谷氨酸钠,味精进入人体后在消化的过程中,还会分解出谷氨酸,后者在脑组织中经酶催化后可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 。如果一次性味精摄取量过多的话,就会干扰神经系统的自然规律 。除此之外,如果患者的体质比较敏感的话,还有可能会导致出现眩晕、头痛、嗜睡、肌肉痉挛等情况,如果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诱发出现焦躁、心慌意乱的症状 。
2、妨碍骨骼发育
专家建议,对味精的摄取量一定要严格的控制,特别是对于小儿来说对味精的摄入量更是要严格的控制数量 。因为\当味精摄入过多时,过多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还会抑制人体的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从而妨碍骨骼发育,这对儿童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
并且在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幼小的小老鼠、小鸡受味精的伤害最严重,会破坏脑神经和视神经 。因此家中有小儿的父母要注意,在烹制食物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的注意控制味精的放入,以免危害儿童的大脑以及智力的发育 。
3、缺锌
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味精的危害,如果让孩子过量的摄取味精,会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同时还会导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限制人体对钙、镁、铜等必需矿物质的利用,特别是谷氨酸可以与血液中的锌结合时就会生成不能被利用的谷氨酸锌被排出体外,最终导致人体出现缺锌的情况 。
锌对人体来说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婴幼儿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因此,婴幼儿和正在哺乳期的母亲应禁食或少食味精 。
4、高血压
可以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有味精的一份“功劳”,这是由于在味精中含有大量的钠,如果体内钠的含量过高钾的含量势必就会偏低,这就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之一 。不知你是否有发现,味精吃多了常常会感到口渴,这就是因为味精中含有钠,因为味精不咸,所以很容易食用过量而察觉不到 。
60岁以上的人对钠的摄入尤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肾病、水肿等疾病的人尤其应该少吃味精 。
2、不宜使用味精的情况
1、不宜放在过碱或过酸的汤菜中 。味精在碱性汤液中会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一种不良气味;在酸性汤液中溶解度小,味精会失效 。
2、不宜过量食用 。用量过多(每天食用5克以上),会出现背部及上肢麻木、周身酸软等不良反应 。
3、不宜在炝锅时放入 。在高温下味精会变成焦谷氨酸钠,这是一种有毒物质 。同样道理也不可长时间炖煮 。
4、不宜调入鱼、虾、哈蜊等食物中 。
5、不宜加入炒蛋中 。因鸡蛋本身就含有许多氨基酸,正是味精的主要成分 。
6、不宜婴儿食用 。因味精能和婴儿血液中的锌发生特异性组合,生成谷氨酸锌,随尿排出体外导致婴儿缺锌,
7、不宜直接拌入凉菜中 。因难溶解影响调味效果,应先将味精溶解在适量温水中后再行拌入,这样调味效果好 。
3、鸡精与味精的区别
很多人认为鸡精和味精都是起调味作用的作料,没有什么差别 。但实际上,两者在营养价值和口感上都有较大的不同 。
鸡精和味精的区别主要在于:味精中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它味道鲜美,可用以调味,但却没有什么营养,所以说味精只是一种比较绿纯粹的调味剂 。而鸡精中尽管也含有比重很高的味精成分,但是其中含有的营养物质要比味精多 。优质的鸡精是用新鲜的鸡肉、鸡骨、新鲜鸡蛋为主料,通过蒸煮、减压、提汁等多重工序,再配以味精、糖、盐、鸡肉粉、香辛料、香精等多种辅料复合而成的 。鸡精除味道更加鲜美外,营养价值也远比味精高,适宜多种场合的使用 。
温馨提示:
1、市场上的鸡精产品良莠不齐,消费者购买时要注意甄别,主要看其中的味精含量 。
2、由于鸡精中本身已经加入过食盐,因此在使用鸡精做菜时要注意少盐 。
【味精有哪些副作用?哪些情况不宜用味精?】
推荐阅读
- 怎么倒啤酒没有泡沫 为什么会起沫
- 公仔面哪个味道好吃和方便面有什么区别
- 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 不同的肝炎有哪些症状?如何护理肝脏?
- 科学长寿密码 人的长寿秘诀是什么
- 宫外孕多久才能发现?宫外孕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 生长激素有副作用吗?
- 老年人眩晕中医有良方 眩晕怎么办
- 坚持艾灸一个月会有什么变化吗?艾灸后怎么看湿气排出了没?
- 鼻梁上有颗痣可以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