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廷为何两次征调吉林、黑龙江二省兵丁?

清朝由于驻军的分布特点,导致交战区兵力匮乏,除了征调吉林、黑龙江外,全国非战区只有新疆和内蒙古没有征调,而吉黑调动的占比很少 。

清军兵力分布

一直说清朝的八旗军兵力约在20万,绿营军兵力约在60万,总计80万左右 。而英军是远征,在鸦片战争初期大约7千人,后期逐步增加到2万,但双方兵力对比仍然比较悬殊,达到了40:1的地步 。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廷为何两次征调吉林、黑龙江二省兵丁?】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廷为何两次征调吉林、黑龙江二省兵丁?
文章插图

那为啥清朝还缺兵?看看八旗军和绿营军的分布就知道 。

八旗军:除了半数的精锐驻扎在京城守卫皇帝外,其他主要用来布防在全国各个水陆要冲、边疆海防,也就是清朝认为的,除了京城以外所有的、重要的军事据点 。而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后,八旗军驻扎点已经比较系统地分布于各大军事要冲,实行永久性驻扎,一般不动 。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廷为何两次征调吉林、黑龙江二省兵丁?
文章插图

绿营军:分驻全国十一个战略军事区,每区下辖1个或数个省,营是最基本的单位 。而一个地方的驻扎的营,也不是现在所想的集中驻扎,是分散在当地的所有哨卡中,比如当地的一些小关卡、市镇等等 。

这样本来千人左右的队伍就分散成十几个小队伍,每个小队伍不过十几人或几十人 。有的绿营军还分担一些类似地方警察或地方官差的职责,主要是为了地方治安,管控汉人,只有发生战争时,才可能集合前往征讨 。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廷为何两次征调吉林、黑龙江二省兵丁?
文章插图

所以,除了重要的军事要冲有八旗军驻守外,其他地方都是小股的绿营军散乱分布驻防 。这也是为什么拥有80万常备军的清朝,在面对7千英军进攻时,感到兵力紧缺,需要从各地调派的原因 。

各地调兵

除了征调吉林、黑龙江二省兵丁外,非交战区的省份中只有新疆和内蒙古没调过 。

当时鸦片战争的交战区是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沿海四省,驻守的清军大概22万人左右 。而防御广东(虎门、广州),福建(厦门),浙江(定海、镇海、宁波、乍浦),江苏(吴淞、镇江)的守军,加起来不过3万人 。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廷为何两次征调吉林、黑龙江二省兵丁?
文章插图

道光就从各地抽调了不到5万人前往支援 。再随便分分,各地的兵力其实也很少 。

也许有人会想集中优势兵力对敌 。可英军不这么干,也不跟我们玩游戏似的打下一个城池,再往旁边拓展地盘 。英军是跳岛式的运动战,虎门不打就北上打宁波,宁波不行就转到镇江 。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廷为何两次征调吉林、黑龙江二省兵丁?
文章插图

反正军舰的机动性比清军的两条腿或者四条腿快,这里攻不下调头换个登陆点,而清军不可能疲于奔命,只好分割兵力摊薄分散到沿海几个重点 。好比厚重的大木头盾牌,一直想加固,但材料有限,又不知道对方的钢矛会捅哪个地方,只好平均分布一下 。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廷为何两次征调吉林、黑龙江二省兵丁?
文章插图

所以,清朝要想不被破防,只能多找非战区兵力来调派,吉林黑龙江就是征调的对象,能多一点是一点,别把豆包不当干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