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官能症 郁证的中医辨证治疗

【概述】
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病症,中医称为郁证 。包括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表现岀表情淡漠,对事物兴趣减少,思想悲观或易怒善哭,并常伴有心悸失眠,胃纳不佳,震颤自汗,胁肋胀痛,咽中如有异物黏着,如梅核梗塞等症状 。现代医学中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癔病以及更年期综合症等多属于本证范畴 。
【病因病理】
郁证成因,多是情志所伤,气机失调,另与体质因素有密切关系 。情志所伤,气机郁滞,一者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再者由气郁导致湿、痰、热、血、食等五郁 。情志失调,肝失调达气失疏泄,肝气郁结,表现为精神抑郁,胸闷太息;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肝气郁则肝络不和,而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若气郁化火,则兼见易怒,口苦,目赤等肝火证候 。肝气伤脾,脾失健运生湿聚痰,食不消化,故临床上常同时出现湿郁,痰郁,食郁及胃肠方面的证候 。痰气郁结而上逆,咽中梗阻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发为梅核气;脾气虚弱,水谷之气不能生化气血,则见气血心脾俱虚之证 。肝气上逆于心,心气耗伤,心神失养,可见精神恍惚,悲忧善哭,时时欠伸,发为脏躁痘 。肝气逆肺则肺气不展,咳嗽喘逆,內伤肺阴,并可发为百合病之类 。肝郁化大,脏阴受损,肾阴不足,相火妄动,男子遗精腰酸,女子月经不调 。
同一情志因素,并非所有人均可致病,只有脏腑阴阳气血脆弱之人,易虚易实,遇情志所伤,容易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发为本病
郁证病理涉及阴阳气血脏腑各方面,可以由此发展导致多种疾病,然本病总以气郁为主,初病体实,兼挟湿痰,食积者,多见实证 。但实证经久不解,亦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形成复杂的病理变化 。
【辨证论治】
郁证的治疗,历代医家立论颇多,足以取法,如《素问》首先提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的治则 。《伤寒论》以四逆散治气郁手足冷,旋禊代赭汤治噫气不除;《金匮要略》以甘麦大枣汤治妇女脏躁症;半夏厚朴汤治梅核气;百合为主药治百合病,至今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和剂局方》的逍遥散,《丹溪心法》的越鞠丸,《医通的左金丸》,《柳州医话》的一贯煎等也都为后世医家所推崇 。
郁证在童年到老年的任何阶段都可发病,尤以青春期,孕期,产后,手术后,离别,亲人逝世,近年来社会上的癌恐以及更年期,以至老年期为多见 。所以在诊断上必须诊祭 。(包括了解病人的境遇)综合分析 。在治疗上则应当分辨脏腑虚实 。实证多见于郁证早期,可出现郁而聚热化火 。生湿生痰,多病在肝,心,脾,肺四脏;虚证多见于郁证后期,可出现血虚气虚,多病在心,肾两脏 。此外,还有久郁致痰的虚实夹杂证 。根据前人经验和临床实践观察,郁证按脏腑虚实进行辨治,使病情牵涉到多方面处方,用药也较中肯 。其中“舒肝理气,补益心脾”是治郁的基本法则,具体辨治方法如下:
(一)早期实证
1.肝气郁结型
症状:因郁而肝气不舒,症见胸胁胀闷,甚或疼痛,头痛发胀,善太息,或不思饮食,时作呕吐,女子月经不调(行),苔薄腻,脉弦 。
治法:可遵“木郁达之”之理,用疏肝理气解郁 。
方药:柴胡舒肝散加减 。或选用“达郁汤”为基础方治疗自拟方处方:柴胡,枳壳,升麻,川芎,香附,佛手,郁金,青皮,橘叶,白蒺藜,白芍 。或加苏梗,法半夏,旋伏花以降呕逆;可加鸡内金,神由,山楂,麦芽以消食化滞 。如女子月经不行可加丹参,当归,桃仁,红花以活血化淤 。
2.心火上扰型
症状:因郁而心火内炽 。证见:口苦,心烦,不寐多梦,情绪急躁,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细数 。
治法:应仿“火郁发之”之理,宜清心泻火,疏肝解郁 。
方药:用清心发郁汤治之(自拟方)处方:柴胡,郁金,丹皮,栀子,川黄连,麦冬,石菖蒲,远志,淡竹叶,甘草,龙胆草,黄芩,少加大黄以泻火通便 。
3.脾失健运型(湿阻痰郁)
症状:因郁所致脾失健运常出现生湿生痰 。生湿者:症见头重如裹脘满而闷,四肢困倦,胃呆纳少 。生痰者:症见头目眩晕,膈上痰多,胶固难解,甚或喉间常感不适,如有物梗塞,咳之不出,咽之不下,亦称梅核气 。苔白腻,脉多濡缓或弦滑 。
治法:可据“土郁夺之”的原则,宜化痰燥湿,和气解郁 。
方药:生湿者:用理湿夺郁汤(自拟方)处方:苍术,香附,陈皮,砂仁,绿萼梅,佩兰叶,枳壳,茵陈,佛手,泽泻,厚朴 。以祛湿解郁 。
生痰者:用祛痰夺郁汤(自拟方)处方:法半夏,陈皮,茯苓,竹茹,苏子,沉香,全栝蒌,胆南星,桔梗,甘草,生姜,以化痰利气 。
4.肺气不宣型
【神经官能症 郁证的中医辨证治疗】症状:因郁而致,肺气不宣 。症见:恶寒而不恶热状如外感,即在春暖期间或夏天,也要多穿衣服,重装厚被仍有寒感,苔薄白,脉紧弦 。
治法:可遵“金郁泄之”之理,宣泄肺气,用温阳宣肺解郁法 。
方药:用宣肺泄郁汤(自拟方)处方:黄芪,防风,白术,苏叶,淡豆豉,庶黄,细辛,炙甘草,桔梗,香附,柴前胡,合欢皮 。
(二)后期虚证
1.忧郁伤神型
症状:因郁久而心营虚耗 。症见精神恍惚不宁,悲忧不乐,时时欠伸,自感心动过速,胸口绷紧,气短汗出,疲乏头晕,苔薄白,脉濡弱,甚或结代 。
冶法:养心安神,调养气血 。
方药:用归脾汤加减 。如不寐多梦,可去当归加麦冬,五味子;心动过速,可加柏子仁,丹参,龙骨,牡蛎 。如自觉五心烦热或低热,情绪变化日轻夜重,或人睡后时做噩梦,或虽能睡而早醒,醒后又复焦虑紧张,可用天王补心丹 。如症状多在下午加重,甚或号哭发作,特别是女性患者,治宜补养心气,用甘麦大枣汤和合欢皮汤加减 。
处方:合欢花或皮,党参,浮小麦,大枣,甘草,百合,当归,益智仁,石菖蒲,五味子,夜交藤,春砂仁,茯神 。
2.肾阳不振型
症状:因郁久而见肾阳不振,症见面目黧黑,四肢浮肿,小便短小,舌淡苔白腻,脉滑或虚弱 。
治法:遵“水郁折之”之理,用温暖肾阳法
方药:温肾折郁汤(自拟方)处方:肉桂,附子,白术,公丁香,白豆蔻,茯苓,猪苓,泽泻,木通
(三)虚实夹杂证
气郁血淤型
症状:久病岀现气郁血淤之证,多见于妇女,症见:头痛头晕,胸胁刺痛,甚或午后潮热,心悸,月经不调,舌紫暗或有淤斑,脉涩 。
治法:偏重于气郁者:治宜疏肝解郁 。方用:丹栀逍遥散加青皮香附,玄胡 。
偏于血淤为主的,治疗宜祛淤通络 。方用:旋复花汤加味 。处方:旋伏花(布包),新绛,生葱,当归,桃仁,丹参,郁金,赤芍,香附 。使月经通畅后,病多缓解 。
上述各证病情缓解之后,必须予以巩固治疗,可用养神补心丹(自拟方)方药用:
党参,茯苓,远志,枣仁,五味子,炙甘草,石菖蒲,当归,川黄连,柏子仁,珍珠母,川贝母,桔梗,莲子,龙齿 。药为细末,炼蜜为小丸,朱砂为衣,每天服三次,每次服6~10克 。
此外:对郁证的治疗,辨证要准,然后守方长服,则效果自见 。同时除药物使用外,还应结合精神,心理上的治疗,方能臻全功 。
附:单方、验方
(1)厚朴花10克,小煎代茶频服1~2周,治梅核气 。
(2)青皮,陈皮,桔梗各10克,水煎服1~2周,治梅核气 。
(3)灵芝茵30克,夜交藤60克,枣树根30克,水煎日三次,日1剂,1~2周为一疗程 。治心神不宁神经官能症 。
附:现代医学焦虑症从火论治
焦虑症是一种以持续性紧张,担心,恐惧或发作性惊恐为特征的情绪障碍,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等行为特征 。属中医学情志病范畴,包括“郁证”,“惊悸”,“不寐”,“百合病”,奔豚气等 。但本病病因病机复杂,本人在多年临床中,在辨证与辨病的基础上,从火论治,多能收效,分论于下:
1.肝火
症见:烦躁易怒,面红目赤,惊悸头痛,口苦,口干,口渴,便秘,溲赤,胁痛失眠,舌红脉数 。
治宜清肝泻火 。药用龙胆泻肝汤,柴胡舒肝散加减 。
处方:龙胆草,炒栀子,柴胡,黄芩,香附,郁金,生地,当归,牡丹皮,生白芍,甘草 。
2.心火
症见:心烦少寐,怔忡惊恐,坐立不安,胸闷气短,勾视勾听,恶闻声响,注意力不集中,舌淡苔白或黄,脉细或数 。治宜清心泻火 。药用黄连解毒汤,安神定志丸加减 。处方:黄芩,黄连,黄柏,栀子,炒薏仁米,石菖蒲,远志,竹叶,麦冬,丹皮,合欢皮,生甘草,柏子仁,天冬 。
3.虚火
如为阴虚火旺,症见情绪焦虑,紧张不安,手足抖动,肢体麻木,眩晕耳鸣,失眠健忘,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用二阴煎加减 。药用生地黄,玄参,麦冬,地骨皮,女贞子,旱莲草,灯心草,石蒲,合欢皮,百合,赤芍 。
若脾虚及肾,心胆气虚,阴火上泛,症见情绪低落,头目眩晕,心烦少寐,健忘耳鸣,畏寒肢冷,腹痛纳少,或善惊易怒,坐卧不安,舌红苔白,脉沉细弦 。药用补中益气汤,逍遥散加减 。药用:生黄芪,炒白术,黄芩,陈皮,升麻,柴胡,当归,薄荷,柏子仁,合欢皮,炙甘草,香附,桑寄生,菟丝子 。
4.痰火
症见:心神不宁,善太息,心悸,惊惕不安,心烦易怒,咽中如有物梗阻,痰多呕恶,少寐多梦,胸胁痞满,口苦口黏,头晕头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用温胆汤合栀子鼓汤加减 。药用:陈皮,半夏,竹茹,枳实,茯苓,白芥子,黄芩,炒栀子,淡豆豉,莱菔子,薄荷,百合,合欢皮,远志,石菖蒲 。
5.淤火
久病人血,痰淤亙结,症见情志抑郁,多愁善感,口苦口千,胸胁隐痛或刺痛,多梦易悚 。在女子则乳房胀痛有块,月经迟滞,色黯有块,舌苔白,质暗有淤斑,脉弦 。方用血府逐淤汤加减 。药用:当归,生地黄,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怀牛膝,柴胡,黄芩,牡丹皮,甘草,合欢皮,百合,柏子仁,钩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