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圣库位于南京市 唯一的太平天国总圣库遗址

唯一的太平天国总圣库遗址在哪里?圣库 , 太平天国实行的一种公有共享制度 。圣库即公库﹑国库 , 太平天国以一切财物为上帝所赐 , 初时又规定惟上帝得称圣 , 故称公库为圣库 。亦称公库制度 。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具体看看唯一的太平天国总圣库遗址等相关内容 。

总圣库位于南京市 唯一的太平天国总圣库遗址

文章插图
规定人无私财 , 一切归公 , 生活必需品全由圣库开支 。1850年(道光三十年)在广西桂平金田团营时实行 。次年太平军攻克永安(今蒙山)后 , 洪秀全诏令 , 凡攻城略地 , “所得金宝绸帛宝物等项 , 不得私藏 , 尽缴归天朝圣库 , 逆者议罪” 。1853年(咸丰三年)定都天京(今江苏南京)后 , 又订具体制度 , 并定为法律 , 由军队推广至天京民间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发、洪仁达等把持朝政 , 贪赃枉法 , 天京城内各级官员亦蓄积私财 , 遂使人心涣散 , 圣库制度无形消解 。
唯一的太平天国总圣库遗址总圣库
1975年初 , 南京市在水沔门萌升州路拆除靠马路的部分建筑物时 , 发现了太平天国总圣库的遗址 。这个总圣库 , 现存建筑坐北朝南 , 分四组 , 东排靠登隆巷 , 存前后二庁 。厅的右边原有一组三进 , 存第一进 , 为五开间 , 宽21.3米 , 深13.1米;再右一组四进 , 均三开间 , 最右边一组则靠仓巷 , 尚存楼房二进 , 平房一所.围绕这四组建筑还有一些其他附属建筑物 。
总圣库位于南京市 唯一的太平天国总圣库遗址

文章插图
圣库制度是太平天国的一项重要制度 。它是根据“人人不受私 , 物物归上主”和“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 “有田同耕 , 有饭同食 , 有衣同穿 , 有钱同使 , 无处不均匀 , 无人不饱暧这些太平天国的基本纲领而建立的一种分配制度 。这个制度在金田起义前夕就开始建立 , 后来大体上在太平军内部实行 。即由各级“圣库”将所集中的财富物资 , 按大体平等的标准分配给太平天国的成员 , 以保证战斗的需要和将士的生活 。
圣库的收入:主要是缴获和没收清朝政府和地主豪绅的财产物资 。据记载 , 攻克南京后 , 所有"金银、珠宝、参茸、钱钞、衣服等类” , 都收入圣库 , 其中金银一项 , 即•运存一千八百余万两” 。这在翌时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定都天京后 , 所辖地区的农业和商业税收也都纳入库内 。天京的圣库是总圣库 , 是总管公有财富的机构.太平天国所铸造的钱币——“太平圣宝” , 也由总圣库贮存 , 以备流通 。
总圣库位于南京市 唯一的太平天国总圣库遗址

文章插图
现在发现的太平天国总圣库遗址 , 经过勘察 , 遗址范'围 , 南临油市大街及水西门大街 , 东抵登隆(灯笼)巷 , 西间壁为陈姓住宅 , 后面则为品雅园 。此处房屋建筑高大 , 栋宇连接 , 便于庋藏贵重物资;而旦离水西门不远 , 靠近水陆码头 , 也便于物资装卸和转运 。
历史
圣库制度肇始于起义之初 。起义开始时﹐拜上帝会信徒多携老扶幼﹐举家参加 。他们变卖了田产﹐各将所有奉献于公库﹐所有人的衣食﹐都由公库开支 。以后﹐全军实行这种制度 。作战中缴获的金银﹑绸帛﹑珍宝等﹐必须上交公库﹐个人不得私藏﹐违者处以重罚﹐直至斩首 。将领士兵的生活需要﹐由公库供给 。其供给种类和标准﹐粮﹑油﹑盐大致不论老少﹐一律等量供应﹔食肉供给﹐天王以下每天份额各有等差﹐下级将士不是每天供给 。又有买菜钱﹑礼拜钱系作为买办供物祭告天父之用﹐兼作零用﹐数量各有等差 。但各类供给定额并非固定﹐依物资来源多少而有不同 。1854年(咸丰四年)夏﹐天京(今南京)城内缺粮﹐曾减少食米供给定量﹐一律吃粥 。
制度特色
圣库制度在首都天京也推行于军队以外的民众 。太平天国占领南京的初期﹐曾将城内居民分隔男女﹐按年龄﹑技能分别编入各馆各营﹐财货收归公有﹐衣食等由公库供给 。实际上﹐编入各馆各营的民众是为太平天国服务﹑服役的﹐他们已被看作太平天国的成员﹐所以在他们之中实行圣库制度﹐仍是在军中推行圣库制度之意 。
圣库制度的基础是人无私财和大致的平均分配﹐它的实行对太平天国初期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 。它保障了将士及其家属的生活﹐也吸引了许多贫穷的人民参加 。但事实上﹐圣库制度并没有严格实行 。随着军事胜利﹐克复城市乡镇日多﹐财货来源丰富﹐将士们各有自己的私财﹐人无私财的原则日益不能坚持﹐所以又规定私藏不得超过五两银 。高级将领生活日奢﹐任意取用于公库﹐供给配额渐失去实际意义 。
总圣库位于南京市 唯一的太平天国总圣库遗址

文章插图
【总圣库位于南京市 唯一的太平天国总圣库遗址】太平天国后期﹐名义上仍继续实行圣库制度﹐由圣库供给各王﹑各将领和士兵以各自份额的食物﹑钱﹑衣服﹐但由于他们大多都有私财﹐并不依赖于这些份额 。圣库制度名存实亡﹐蜕变成为一般的后勤供给制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