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五征蒙古对明朝来说是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
明成祖朱棣五征蒙古,看似声势浩大,史书对其评价也多以正面为主 。但实际上,细看其过程和结果,五次大规模北征不仅没有达到“漠北清尘”的目的,反而造成了明朝内部经济,社会,军事情况的恶化 。从更为长远的角度来看,五次北征更是造成明朝内敛保守的主要因素,北征之后,明朝彻底失去了开放,进取的活力,愈发封闭 。因此,朱棣五征蒙古,对于明朝的发展而言,无疑是失大于得,得不偿失 。
文章插图
朱棣的皇位,是通过四年漫长的靖难战争打下来的,从他的大本营北平,一路过关斩将最后攻破大明朝当时的都城南京 。战争的破坏力是巨大的,与持续时长成正比,因此沿线地区,尤其是山东和江苏地区,由于战乱,已经对当地的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恰逢此时,山东又经历了大旱灾害,作物颗粒无收,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这是永乐进行大规模北征之时的经济环境 。此外,永乐皇帝为了迁都北京,需要重修大运河,而大运河恰恰又要经过山东,因而山东地区的民夫被大量征调,民不聊生,最终发生了规模巨大的唐赛儿起义 。
以上,便是永乐皇帝北征之时,明朝内部的经济情况 。
北征,不仅需要动员军队,更需要后方的军需调度 。军需调度,则须征调民夫 。以第二次北征为例,根据《明史》记载,朱棣北征调动的民夫数量之巨,令人瞠目结舌:
辛丑,发山东、山西、河南及凤阳、淮安、徐、邳民十五万,运粮赴宣府 。可想而知,每一次北征,均需要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 。征调民夫,则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便缺失,农时则失,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古代中国,这无疑是影响巨大的 。倘若耗费如此巨大的情况下,北征真能取得一定的作用,倒也算是成本收益均衡,然而朱棣的北征,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 。
文章插图
五次作战,唯有第一次,第二次真正与蒙古主力遭遇,并且大破之 。但均未能够真正动摇蒙古的根基;另一方面,朱棣主要将打击目标放在鞑靼部上,因而对瓦剌进行扶持以制衡鞑靼,客观上庇护了瓦剌,为其做大创造了条件,这是后话 。后三次北征,由于阿鲁台利用自己主场优势,不与明军直接交战,因此都以明军军粮耗尽,无功而返告终 。从朱棣的角度,他当然可以说,蒙古“畏惧大明天威,不敢接战”,但这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从功利的角度而言,后三次北征,显然是得不偿失,耗费巨大而收效甚微 。
文章插图
因此,第五次北征途中,朱棣撤去了长城以北的卫所,开始依托长城进行防御 。由于北征的同时,朱棣还进行了下西洋,南征安南等烧钱活动,耗尽了大明朝的国库,朱瞻基继位后,只得采取全面收缩的战略,以恢复经济,这便是明朝从战略上走向保守,封闭的开端,大明帝国也因此失去了在周围少数民族政权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加深了边疆危机 。
所以,朱棣的北征,显然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的 。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他网友观点我是野谈杂论,都别抢答!我来回答!
朱棣五征蒙古对明朝来说是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
我个人认为是失大于得,虽然失大于得,但这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必须要经历的刀枪碰撞 。譬如汉武帝征匈奴,就是因为匈奴不仅嚣张,还有和亲之耻,游牧民族相较于农耕民族来说,的确优势太多了,骑兵机动性,走哪吃哪,走哪拉哪等等,这些都是游牧民族嚣张的资本 。
文章插图
明成祖朱棣(图片来源:网络)
朱棣五征蒙古,哪一次不是拥兵几十万之众,蒙古人每次都被吓尿,史书上称之为遁走 。虽说这些部队都是号称,但也少不到哪去,这么多人每天光吃喝拉撒都是个天文数字了 。如果说把蒙古人彻底消灭了,那消耗再大也是值得的,问题是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
第一次把鞑靼打跑了 。第二次打瓦剌的时候在人数相差几十万之巨下是胜利了,但这是惨胜 。后面的三次不是在草原上转悠就是小规模战斗,最后一次还把朱棣赔上了 。这五次北征并没有从根上消灭蒙古人,相反的,到了明英宗时期,蒙古人都俘虏了皇帝,还打到了北京城下,造成这种结果绝不仅仅是因为明英宗的昏庸 。
文章插图
面对游牧民族,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守为攻,游牧民族为什么称为游牧民族?就是因为他们以天为被以地为床,走哪都是家,再加上这些人骑马来去如风,虽然明朝兵士也骑马,但比起蒙古人还真是差了些 。所以朱棣完全可以以守为攻,防止游牧民族的不断骚扰 。
五次征讨蒙古,耗费巨大,但收获不成正比 。这五次征讨要么一次性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要么干脆以守为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也算是给子孙后代肃清了障碍,但问题是蒙古人在这之后一直都有喘息之机,而且后来瓦剌也变得异常强大,甚至兵临北京城下 。
当然了,也有人认为朱棣五征蒙古是得大于失,我不反对,因为不管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这都是个人看法 。
本文中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联必删 。
我是野谈杂论,一个喜好历史的乡野村夫,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关注我,带你领略不一样的历史知识 。其他网友观点永乐时期,明成祖对蒙古政策中,军事曾经五出三犁 。而且在其在位的最后三年,先后连续三次亲征阿鲁台,虽然因阿鲁台闻讯先遁,并没有发生真正的军事冲突,但是,明朝毕竟劳师动众,对明朝的人力物力的耗费也可想而知 。而且,由于明成祖的出征,使得明朝与阿鲁台和兀良哈三卫的关系都陷入紧张局面 。但是,明仁宗时期,阿鲁台借助于明朝新帝初立,遣使贡马,明仁宗和宣宗赦免其罪,恢复了双方的通好关系 。
文章插图
瓦刺自永乐十二年之后,与明朝一直维系着通好关系,永乐末期,又趁明朝与阿鲁台的紧张关系,挫败阿鲁台,一改以往败绩的局面 。而且瓦刺之脱欢,开始了统一瓦刺的军事活动,继而,把阿鲁台等鞋靶势力也纳入了统一的规划内,因此,在外交上;始终与明朝维系着和平通好局面 。此外,明仁宗即位之初,首先放下姿态,遣使兀良哈三卫,赦有其寇边之罪,与兀良哈三卫恢复了朝贡贸易关系和辽东的马市贸易 。明仁宗和宣宗在维系着与蒙古朝贡关系的过程中,开始着重内治,而对于蒙古的政策,在完全放弃军事上征伐政策后,逐步把备御蒙古作为对蒙古政策的重心 。在洪武、永乐防御格局的基础上,开始了明朝北方防御格局的重建 。
洪武末期,朱元璋创建了明朝北部防御格局的雏形,但是,由于建文帝削藩政策和靖难之役时双方对北边防御体系的破坏,使得明朝的北边防御一度削弱 。永乐建元后,开始着手北边防御格局的恢复,但是,朱棣的“迁藩”政策,彻底破坏了洪武时期北边形成的藩王镇守防御格局 。靖难之役,明朝又涌现一批功臣武将,朱棣改变了朱元璋后期转军权于藩王的镇守策略,开始遣将坐镇边疆卫所,代替藩王守边的策略,重新启动了明朝防御蒙古的功能 。
文章插图
同时,靖难之役,明朝洪武后期形成的由都司卫所、城池、关隘构成的防御格局也遭到破坏 。永乐建元后,朱棣虽然从北边的都司卫所入手,来恢复洪武时期形成的防御格局,限于现实条件的局限,虽然无法恢复洪武格局,但是取舍尚未定论,因此永乐时期的防御格局尚未定型 。
文章插图
【朱棣五征蒙古对明朝来说是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仁宣时期,明朝放弃了对蒙古的征伐策略,在加强北边防守的基础上,重视边镇的建设,以洪武时期形成的防御格局为参考,以永乐时期的防御格局的恢复程度为基础,在现有的条件下,作出取舍,重新设置明朝的北边防御格局 。可以说朱棣北伐的结果就是构建了明代中期的防御体系的雏形,也是功莫大焉 。
推荐阅读
- 情商低的人特征盘点:情商低该怎么办的4个方法
- 直男癌几大言论特征:看见了就离远点
- 小孩睡姿异常可能是疾病征兆
- 线性代数:如何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 植被的特征有哪些 植被的特征简述
- 男生拥有这8个特征,撩妹成功率高达90%
- 糖尿病人能不能喝豆浆?(五谷食疗)
- 有没有姐妹知道长得像混血儿的九大特征?
- 花呗逾期多久上征信?花呗逾期几天上征信
- 柑橘角肩蝽有哪些危害特征?柑橘角肩蝽具体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