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的禁忌有哪些?中医养生应该吃什么中药?

中医这一高深莫测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常遭受来自世界各地的非议,大家都认为中医是骗人的,但事实上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中医对人体健康的调节作用是不可抹煞的,因此我们应该对我国的中医中药产生信心,那么中医养生的禁忌有哪些?中医养生应该吃什么中药?

1、中医养生十忌
1.忌早起科头 。“科头”即不戴帽子 。早晨是阳气初生的时间,这时的阳气像树苗,虽然生长势头很旺,却十分柔弱,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 。阳气的特性是向上走,所以从人体来讲,头部是阳气汇聚的地方,如果早上出门不注意头部保暖,很容易让寒邪入脑,造成疾病 。
2.忌阴室贪凉 。人的身体要保持健康,必须阳气旺盛,而阳气很怕受到阴邪的侵犯 。如果一个房间不能受到阳光的照射,就会阴气较重,气温较低,寒邪容易侵袭体表,甚至由表入里造成一系列疾病 。当然,现代人居住楼房,很难保证每间房屋都有阳光,这时就需要借助暖气或空调,保持房间温度 。
3.忌湿地久坐 。有些人对潮湿致病不太理解,认为身体有皮肤保护,皮肤又不透水,外界的湿气怎么能影响到体 内而造成疾病呢?真正的湿气当然不能直接进入体内,但机体之气和外界之气是相互感应的,外界之湿是一种滞缓之气,感应到体内则使机体的气机也运行缓慢,从 而在体内生成湿邪 。因此要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停留过久 。
4.忌冷着汗衣 。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一出汗衣服会马上变得湿冷,此时皮肤的毛孔是张开的,对外邪的抵抗能力下降,寒湿很有可能乘虚而入 。因此,出大汗以后要及时把汗擦干,并更换干燥衣物 。
5.忌热着晒衣 。徐文弻认为久晒之衣有热毒,不宜立刻上身 。这可能有些夸张了,衣服晒得干爽以后,即使还有一定热度,也不至于对身体健康造成什么危害 。当然如果是患有热病还没有痊愈的人,可能就要适当注意,不要穿刚晒过或烤过的衣服 。
6.忌汗出扇风 。这个也要灵活看待,如果是三伏天,身体时刻都有汗,拿扇子扇风取凉是很正常的 。这里说的忌汗出扇风是指气温不太高,因运动而出汗时,不要贪凉而扇风,或立刻喝冷饮 。扇风虽然很惬意,但风为诸邪之首,带着寒邪或湿邪不知不觉地就袭入体内了 。
7.忌灯烛照睡 。有些人喜欢开着灯睡觉,这也不好 。因为光明的性质是属阳的,人的睡眠需要阳气入阴,有灯光照射就使得阳气难以下潜入阴,容易造成神魂不安,影响睡眠质量 。
8.忌子时房事 。一天之中,阳气最旺的时候是白天,可阳气的初生却是在半夜子时(23:00~1:00) 。这时阳气刚刚发芽,非常娇气,如果不加以爱护而行房事,会使这点稚阳熄灭,第二天的阳气就不会充足,易生疲倦 。
9.忌夏月凉水抹席,冬月热火烘衣 。这两个习惯可能并没有那么大的危害,现在也很少有人烘烤衣服了,但是本条仍然有现实意义,也就是不能图一时的痛快而违反季节规律 。夏天不要贪凉,把空调温度调得过低,容易导致出汗不足,气机不能充分打开;冬天也不能贪热,把暖气开得过热,容易导致出汗太多,精气外泄 。
10.忌久观场演剧 。这一条是劝我们注意养神 。现在电视网络娱乐节目非常多,不能过分沉迷于此,因为在观看 节目的时候,我们的精神会不知不觉地随之而动,不再注意体内的感受 。中医认为,心是“君主之官”,如果君主整天追逐声色犬马,就不能很好地体察民情,身体 有了不平衡也不能随时感知 。所以娱乐要适度,避免久视久听而伤神 。
2、养生中药
1、白术
白术性温,味苦甘,入脾、胃经,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等症,为常用的中药材 。市场上有用菊三七的根冒充白术,使用时要注意鉴别 。
2、山药
吃山药可健脾益胃、助消化,对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有帮助 。选山药也有讲究,一般应选外观完整、平直、粗细均匀、无异常斑点、没有腐烂的山药 。
3、黄精
黄精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也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服用,如果是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的人群,可以将黄精与党参、白术等一同调配药膳食用,如果是伴有口干食少、饮食无味、舌红无苔等胃阴虚的人群,则可以将黄精与石斛、麦冬、山药等调配药膳食用 。
4、莲子
莲子的药性平和,味道稍微有点甘甜,中医认为它能补脾胃之气,可以起到止泻的作用,另外还有养心安神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莲子食用前需要去心 。
5、大枣
许多中医药书籍中都有关于红枣保健作用的记载: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是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心悸乏力、气血不足、倦怠无力、失眠等患者良好的保健营养品 。红枣炒黑后泡茶喝,可治疗胃寒、胃痛 。
6、甘草
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 。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 。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 。
7、沙参
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 。归肺、胃经 。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适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症,及温热病热伤胃阴或久病阴虚津亏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 。
8、黄芪
黄芪,又名绵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具有健脾补气、升阳举陷、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 。适用于肝损伤、肝炎及胃溃疡、胃炎等人群 。
9、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能除湿利水,还有抗衰老的作用 。除了最常见的茯苓饼,还可以将茯苓打磨成粉后放入粥中食用,或拌蜂蜜后抹到糕点上蒸熟食用 。
10、芡实
芡实又名鸡头米,性平,味道甜涩,是补脾胃最好的食物之一,同时还有固津的作用它与莲子的功效相似,只不过它的收敛作用比莲子强 。如果脾胃虚弱拉肚子,芡实还有助止泻 。由于芡实较硬,应该长时间熬煮,也可打成粉放入粥中 。
【中医养生的禁忌有哪些?中医养生应该吃什么中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