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述宪治疗失眠不寐医案

曾某,男,18岁,学生
2001年3月14日就诊 。病机:思虑过多,情怀不畅,肝郁化火,不得宣达,上扰于心,神不守舍,而致失眠 。
症脉:失眠一个月,五天来,日夜不能入寐,心胸烦热,头晕,面目发赤,口苦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有力 。
辨证:肝经郁火,上扰心神 。
治法:清肝宣郁,宁心安神 。
方药:青蒿6g,郁金9g,山栀子皮6g,夏枯草20g,钩藤20g,青黛6g(包煎),合欢皮12g,朱茯苓12g,薄荷3g 。
头煎药汁,临睡前一小时服,第二天中午服第二煎药汁 。
疗效:服上方四剂,每夜能睡八小时 。
【按】本案为肝火郁遏,上扰心神不寐 。方中青蒿、薄荷轻清气香,宣散肝经郁火;郁金、山栀子、夏枯草、青黛清肝散结;钩藤清肝镇静;合欢皮疏肝安神;朱茯苓镇心安神 。-《疑难病症治验录》
【按语】本例患者,18岁,学生,正是精神紧张、学习压力大之年龄,最易因不良情绪引发诸多不适,实证为多,虚者少见 。综观其症,乃因情志不遂致肝郁化火,故见舌红苔黄、脉弦有力之征,郁火上攻头目则头晕、面目发赤;郁于胸中、扰乱心神则心胸烦热;火热灼津则口干、小便黄 。治以清泄肝经郁火为主,辅以宁心安神,药症相对,加之患者正值血气方刚,故收效甚佳 。
梁某,女,30岁,护士
1971年9月25日就诊 。病机:情志伤肝,气郁化火,火性炎上,入膈扰心,神不安则卧不安 。
症脉:失眠三个月,日渐加重,一夜只能入睡两三小时,睡后多梦纷纭,惊恐易醒,整日头晕脑涨,事过即忘,心烦多怒,面容憔悴,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
辨证:肝火炎上,心神被扰 。
治法:平肝降火,镇静安神 。
方药:生牡蛎30g,钩藤24g,夏枯草15g,白菊花9g,丹参20g,酸枣仁12g 。
头煎药于睡前半小时服,二煎药次日中午服 。
疗效:服五剂,夜能入睡八九小时,余症随之而愈 。
【按】本案因久郁未解,化火燔灼,上扰心神,而致失眠,方中生牡蛎咸寒质重,潜降肝火;钩藤、夏枯草、白菊花宣泄肝火;丹参安神定智;酸枣仁养心安神 。二药据药理研究,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作用 。本方为笔者自拟,治疗肝火偏盛引起的失眠,屡奏良效 。脉弦数有力者,去酸枣仁,加郁金、黄芩各9g,宣郁泄火 。
《疑难病症治验录》
【按语】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且肝为刚脏,主升主动,郁久则易致其升动太过而出现肝郁化火、火热上炎之候,故见心烦多怒、头晕脑涨等症 。因患者为女性,以阴血为本,清泄之力不宜过强,故仅用钩藤、夏枯草、白菊花三味药清肝火,更加牡蛎、丹参、酸枣仁等益阴养血之药以助肝体平肝用,且三者皆具安神之用 。本方虽药味不多,但配伍精当,故收效甚佳 。
郑某,女,78岁,退休教师
1989年10月10日就诊 。病机:年老多虑,情志抑郁,肝郁化火,挟有湿邪,上扰于心,神不守舍,成为失眠 。
症脉:夜难入寐四十天,小便频数,每晚五或六次,多从交通心肾,补肾益心治之,病反加重,每夜只能睡两三小时,甚至彻夜不眠,胸脘烦热,极易发怒,头晕,手颤,口苦酸,吐稠黏涎水,纳少,小便次数虽多,但有沉淀且黄,舌红尖甚,苔黄滑厚,脉弦滑数 。
辨证:肝火夹湿,扰乱心神 。
治法:清肝解郁,化湿利浊,佐以安神 。
方药:钩藤15g,白菊花9g,山栀子皮6g,青蒿6g,郁金9g,合欢皮12g,薏苡仁15g,佛手花6g,麦芽9g,丹参15g,甘草2g 。
二诊:服上方八剂,每夜能睡六小时,心胸烦热若失,头微晕,手颤减轻,脘腹胀闷,纳食增多,精神疲乏,口稍苦,小便减少为两次,舌淡红,苔黄滑,脉小弦滑 。以原方去青蒿、郁金、佛手花、山栀子,加生珍珠母15g,当归、天麻各9g 。
疗效:服上方十剂,夜能熟睡八九小时,饮食如常 。
【按】本案为肝经郁火,挟湿扰心所致 。方中钩藤、白菊花、山栀子皮清泄肝火;青蒿宣散郁火;郁金利气解郁;白蒺藜疏肝散郁;佛手花化湿和中;薏苡仁补脾渗湿;丹参镇静安神;麦芽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 。二诊时,夜能入睡,烦热消除,已见虚象 。用原方去青蒿、佛手花、郁金、山栀子,加生珍珠母平肝安神;当归补养营血;天麻平肝止晕 。
-《疑难病症治验录》
【按语】患者郁极而化火,故见一派火热之象,肝火上攻头目则头晕;夜扰心神则彻夜不眠;郁留胸中则胸脘烦热;热盛动风则见手颤;火热胁迫则小便频数、有沉淀而黄;横犯脾胃,脾失运化,湿浊上泛则口吐稠黏涎水,胃失和降则纳少、口苦酸 。且其苔黄滑厚、脉弦滑数,皆提示火热之盛 。故肝经郁火息而诸症自除 。
因先前按交通心肾法治之而效不果,故遵前车之鉴,转而从肝论治,收获良效 。
曾某,男,47岁,工人
1997年3月25日就诊 。病机:心肝火炽,扰乱心神,而致失眠,病程日久,营血暗耗 。
证脉:失眠多梦,时重时轻,为时十载,至今年元月,病已加重,服安眠药才能入睡两三个小时,闭目则作噩梦,醒后头痛,精神疲惫,心烦易怒,面色无华,早上口苦,小便黄,舌淡红,苔黄,脉细弦数 。
辨证:心肝火盛,耗伤营血 。
治法:平肝清心,补血安神 。
方药:钩藤15g,代赭石12g,夏枯草12g,黄连3g,莲心3g,丹参15g,当归9g,何首乌12g,酸枣仁12g,淡竹叶6g,甘草3g 。
二诊:服上方六剂,睡眠较宁,噩梦减少,后头痛已消失,精神不振,面色少华,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略数,以原方去代赭石、莲心,加女贞子12g,白芍9g 。
疗效:服上方七剂,夜寐安然 。
【按】本案乃肝心火盛,神不守舍,而致失眠 。方中代赭石镇肝降火;钩藤、夏枯草清肝泄火;黄连、莲心苦折降火;当归、何首乌补血养营;酸枣仁补血安神;丹参清心火且安神;淡竹叶清泄心火;甘草清火养胃 。二诊时,睡眠日见好转,肝心之火已折,用原方去代赭石、莲心,加女贞子、白芍补血养肝 。一《疑难病症治验录》
【彭述宪治疗失眠不寐医案】【按语】《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患者初诊面色无华,为血气亏虚之象,血气亏虚则失于濡养,故醒后头痛、精神疲惫,脉细则示阴血不充,且患者失眠十载,病程持久,阴血亏虚乃日积月累之结果 。除此之外,又有心烦易怒、早上口苦、舌红、苔黄、小便黄、脉弦数之象,此乃心肝有热也 。故此例失眠的主要矛盾在于阴血亏虚、心肝有热,对证施治,其效可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