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急性重症乙型肝炎案
患者刘某,男,38岁,系我院(承德市中医院)本院职工,住本市小溪沟北-1-604号,于2006年4月27日11时30分入院治疗(丙戌年壬辰月丙戌日甲午时) 。
【中药治疗急性重症乙型肝炎案】患者发热、乏力、纳差4天,皮肤、巩膜出现明显黄染2天,自行口服退热药“扑热息痛”及静点“清开灵”等无效(具体用法用量不详),发热日渐加重、黄疸加深、明显腹胀、纳差、乏力,于今日急诊入院治疗 。
现患者T 39.6℃, P 98次/分, R 22次/分, Bp 110/9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全身皮肤及巩膜明显黄染,恶心、呕吐、纳差、乏力、明显腹胀,肝区叩击痛(±),肝脾触诊(-),心肺(-),舌质暗红、苔黄、脉沉弦数 。查血常规:白细胞6.9x10'/L,中性47.84%,淋巴41%,单核10.34%,红细胞5.1x 1012/L, Hb154g/L, 血小板113×10'/L 。血生化:ALT355U/L, AST924U/L, Y-GT608U/L, 总胆红素172mmol/L, 直接胆红素100mmol/L, ALP225U/L, CK-MB38U/L, a-羟基丁酸脱氢酶450U/L, HBsAg(+) , H Be Ab(±) , HB cAb(+) , 甲肝抗体An-ti-HAV(-) , HBV-DNA荧光定量5.16E+0.6copy/ml 。B超示:肝实质回声致密增强,余(-),胆囊炎 。人院后诊为急性乙型肝炎、胆囊炎 。给予甘利欣、促肝细胞生长素、茵栀黄注射液、肝泰乐、能量合剂静点,配合柴胡注射液等退热药物肌注,并予清热解毒、健脾利湿之中药内服治疗5天,病情无好转,症状继续加重,黄疸加深、尿如酱油色,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近舌根处黄腻、脉弦,证属肝瘟急黄,乃外感湿热秽毒之邪,深入肝胆、疏泄失常、淤热发黄,治当清热解毒,化湿降浊,祛淤退黄,处方如下:
茵陈30克,黄柏15克,生栀子10克,虎杖15克,赤芍15克,丹参12克,红茜草10克,柴胡15克,垂盆草15克,鸡骨草15克,金钱草30克,猪苓30克,姜半夏10克,木香3克,砂仁3克(打),3剂 。
每日1剂,水煎2次合并一处,分早晚2次服 。
二诊:发热虽减,余症未除,尿如浓茶,舌仍暗红、苔黄腻、脉弦,细思此证当为急性重症乙型肝炎无疑,脉证亦符,惟病重药轻,当用重剂以攻之,乃于上方将茵陈量加至50克,再加生大黄9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煎服法同前 。
三诊:以上方坚持守方服用27剂,计27天后,诸症明显好转,体温正常 。黄疸逐渐消失,腹胀及肝区疼痛消失,纳谷渐增,乏力明显好转,精神转为旺盛,二便如常,舌红苔薄白,脉沉弦 。复查ALT103U/L, AST62U/L, 血胆红素34umol/L, 生化检查值明显好转, 尤其是HBsAg等两对半检测均转阴 。患者舌质仍暗红, 苔黄略腻、脉弦,仍守前法,兼以扶正,健运之法,处方如下:茵陈30克,黄柏15克,虎杖15克,丹参12克,赤芍15克,红茜草10克,柴胡10克,拳参(紫参)30克,垂盆草15克,鸡骨草15克,酒炒大黄10克,枳壳12壳,木香6克,焦三仙30克,炒白术12克,绞股蓝30克,炙甘草10克 。
每日1剂,水煎2次合并一处分早晚温服 。
以上法治疗16天, 诸症消失 。化验ALT19U/L, AST16U/L,总胆红素14umol/L, HBsAg等两对半检测经多家医院反复检测均转阴,临床治愈 。
按语:患者系青壮年,突然起病,病势呈急性进展性且日渐沉重,发热、黄疸,应为中医黄疸病中之“急黄”范畴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急黄候》云:“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同为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顷刻,故云急黄也 。亦有病即身体面目发黄者,有初不知是黄,死后乃身面黄者,其候得病但发热心战者,是急黄也 。”又据清·沈金鳌《沈氏尊生书·黄疸》云:“有天行疫疬,以至发黄者,俗称之瘟黄,杀人最急 。”可见隋代有热毒致黄之说,清代有天行疫疠瘟黄之论,综合而论,余认为应大胆定名此病为“肝瘟急黄” 。毒热之邪,内侵肝胆,损伤肝络、气机不利、疏泄失常,即有热毒,又蕴湿浊,既有气滞、又有血淤,发为急黄,乃危重之证也 。故以大剂茵、栀、黄柏、虎杖清热解毒以退黄;又以柴胡、木香、砂仁、半夏、猪苓、垂盆草、鸡骨草、云苓、泽泻以大剂行气化湿浊以退黄;更以赤芍、丹参、红茜草、大黄以活血化淤以退黄 。治危证必用重剂,守法守方服之一月始人坦途,肝功得以改善,黄疸渐消,遂又改生大黄为酒炒之大黄,仍保留其化淤退黄之力,加拳参又名紫参,既可清热解毒,又能化淤活血,再以枳壳行气,炒白术、焦三仙助运化,绞股蓝、炙甘草扶正以卫护正气,攻中兼补,兼顾虚实,又服16剂而收全功,前后历时近一个半月,所幸有惊无险 。细酌此案:一为应用大黄,自始至终,先用生品,后用酒炒,剂量适中,但均与它药同煎,气味兼取,不图泻下,只为清热化淤退黄;二为发热,坚持以汤剂治之,不用紫雪、安宫之类,恐其含金石之类药物,重伤肝脏;三为后期补益扶正,不用参、芪,而用绞股蓝,即可扶正,又可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值得今后临床观察使用;四为HBsAg阴转极难, 本不可能, 而本例竞于短期之内得以转阴, 且经多家医院反复验证,并未反复,实为罕见 。可否认为清热、解毒、行气、利湿、化浊、活血、消淤、扶正综合之法为促进HBsAg阴转之有效手段,值得今后诸同仁探讨 。
推荐阅读
- 猫传腹的早期症状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 边牧犬咳嗽的治疗方法
- 【失眠怎么治疗】失眠怎么办 饮食如何调理
- 【脱发怎么治疗】老脱发就试试5种食物
- 妊娠纹注意事项和治疗药物
- 手上长小水泡怎么回事 治疗手上长小水泡
- 产后抑郁的高危人群是哪些?产后抑郁如何科学治疗?
- 产后抑郁是由于什么导致的?怎样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
- 家里需要经常预备的中药有哪些?家中应急药箱应该储备哪些药物?
- 3年不孕成过往,在武汉送子鸟治疗如今她喜得一对双胞胎儿子!12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