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死囚在处斩前,狱卒为什么要专门在“断头饭”中放一块生肉?

断头饭又称“壮行饭”,“辞阳饭”,据传源自于战国时期的楚庄王,在一次战争之后俘获了很多的敌方士兵,那个时代坑杀战俘是常见的事,但是楚庄王认为,这些都是穷苦子弟出身,也是为了一顿糊口的来做这刀下冤魂,所以下令让所有战俘饱餐一顿,然后才执行坑杀,从此断头饭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

所谓“杀人不过头点地”,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认为人一死那他的在阳间的所有罪孽都算是结束了,之后到了地府自有酆都城会再次进行审判,所以对死囚的最后一顿饭要求也是尽量满足,做个饱死鬼好过做个饿死鬼 。


中国古代死囚在处斩前,狱卒为什么要专门在“断头饭”中放一块生肉?
文章插图

现代物资丰富,仅仅一顿饱饭也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了,从而衍生出“最后一个愿望”这样的需求了,这其中比较正常的就是玩会手机,吃点平时没吃过的,或是给家人写封信啥的,比较奇葩的还有喝饮料、看电影的,还有一些不切实际的,什么要求世界和平啊,给所有穷人发粮什么的 。

可在古代物资匮乏的情况下,断头饭往往指的就是行刑前的一顿饱饭,而且这饱饭也不是求“饱”即可,至少有荤有素,外加一户好酒,其中鸡肉是必不可少的,俗称“断头鸡”,毕竟鸡家家户户都有,比起其他珍馐百味来说要好弄一些,比较普遍 。


中国古代死囚在处斩前,狱卒为什么要专门在“断头饭”中放一块生肉?
文章插图

但杀也不是随意杀的,早在夏朝时期,统治者就已被要求“慎杀、慎刑”的规矩,宁可放错一千,不可杀错一个,即是《尚书》里所说的:“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所以历朝历代都对死刑的执行十分严苛,像“秋后处斩”就是为了避免速杀而造成冤屈 。

还有设立各级司法部门,层层审讯,只要有一层审出问题,立刻重新再审,甚至于皇帝亲自受理审问,历朝对死刑犯最宽容的朝代莫过于宋朝,即使通过了所有审讯,但只要死刑犯在临刑前大呼自己无罪的话,那就必须押后处决,再次审讯,当然除非你能找出更多证据证明无罪,否则这项上一刀也是免不了的 。


中国古代死囚在处斩前,狱卒为什么要专门在“断头饭”中放一块生肉?
文章插图

至于说古代在断头饭,官府会特意放一块生肉的原因,这并不是为了恶心死囚,这是不人道的,而是因为自断头饭开始之时,古人就认为“人死有灵”,天地人三界都是有秩序的,人死为鬼,鬼修为仙,也有一个人可直接修仙的,但这样的人也不至于做死囚了,所以一般死囚都是要先到地府走一遭的 。

而在进入地府后,死囚的魂也要经历一连串的考验,首先就是过奈河桥了,在桥之前有诸神把守,在河之内又有铜蛇铁狗肆虐,这时死囚要过去自然需要一些过路费,对桥神就是用钱,所以人死之后阳间亲人需要烧纸钱,而死囚死时,官吏也会立刻烧纸钱给死囚在阴间交际,以免连奈河桥都过不了,成了孤魂野鬼,而对铜蛇铁狗,则那块生肉就起了作用了 。

死囚把这些给了守桥神、兽后,灵魂才可以过奈河桥,去和孟婆那碗忘尽前生的孟婆汤,之后再去十殿阎王那里接受审讯,所以断头饭附近放一块生肉,是为了用来疏通地府恶犬怪蛇的,这恰恰体现了古人的“人道”,也让死囚有了一个心理安慰,即使阳间寿尽,至少也能在地府继续改造,以求下世平安富贵 。


中国古代死囚在处斩前,狱卒为什么要专门在“断头饭”中放一块生肉?
文章插图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其他网友观点

古今中外,对于将死之人,尤其是死刑犯,都比较仁慈,人性本善 。

在将死之际,都会给死刑犯吃一顿饱饭,当做断头饭 。按中国人的说法,也就是不给阎王爷添麻烦,别弄个饿死鬼给阎王爷 。
中国古代死囚在处斩前,狱卒为什么要专门在“断头饭”中放一块生肉?
文章插图

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断头饭的例子 。而到了赵匡胤时期,设定了五贯钱的断头饭标准,让死刑犯饱餐一顿 。到了现代,死刑犯最后一餐都会尊重他们的意愿,提供给他们想要的 。
中国古代死囚在处斩前,狱卒为什么要专门在“断头饭”中放一块生肉?
文章插图

死刑犯最后一餐的时候,他们碗中会有一块半生不熟的肉,这有什么含义?

古代是封建迷信十分盛行的时期,从上到下都是十分迷信,人们对牛鬼蛇神更是十分恐惧 。在古代人们思想中,人死后,要过奈何桥,而奈何桥前,有一条恶狗看守,而临死前,吃上一块半生不熟的肉,到了奈何桥,贿赂恶狗,就会顺利通过 。
中国古代死囚在处斩前,狱卒为什么要专门在“断头饭”中放一块生肉?
文章插图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古代死刑犯伙食十分丰盛,但是从上到下逐层克扣,到了死刑犯碗里,也就剩下一块肉的钱了 。

其他网友观点

首先,总体概括来说,这是由于中国人自古以来对轮回的执念,中国是一个没有取消死刑的国家,而且在中国死刑的执行由来已久,断头饭的习惯从春秋时代起就一直保留了下来,断头饭和生肉都是沿袭了我国古代对待即将行刑的死囚的做法 。

在人们的印象中,古代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掌握着全天下人的生杀大权,一言不合就能把人家拖出去砍头 。事实上古代的皇帝虽然看起来独裁,他们的权力也受到了各方势力的限制,而且皇帝也不是随便杀人的 。因为自古皇帝们大多都标榜自己“仁德”,不可能滥杀无辜的 。死刑犯的最后一顿饭被称为“断头饭”,狱卒们也都十分重视断头饭,这顿饭不但十分丰盛,而且还会在死囚的断头饭中放上一块生肉 。虽然饭菜十分丰盛,但是大多数死囚是吃不下的 。

【中国古代死囚在处斩前,狱卒为什么要专门在“断头饭”中放一块生肉?】

断头饭从宋朝时期流行开来,喜欢研究历史的人都会知道宋代是个非常注重人权的社会 。即使是犯人,也会有比较人性的对待 。死刑犯在临行前都会有一碗断头酒,一顿断头饭 。包括现在,死刑犯执行前也都会有 。至于断头饭里会夹一块生肉,有一种说法是“奈何桥边有恶犬”,断头饭里的生肉,也就是上路时带着点打点黄泉路上的恶犬,才能“一路走好” 。另一种说法是小鬼爱吃生肉,带上一块打点小鬼,省的上路时小鬼多刁难 。

不过两种意思都差不多,都是古代的迷信说法 。虽然听起了比较迷信,但是也能看出来狱卒对于这些将死之人也是非常尊重的,无论他们犯过什么罪行,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嘛!

据说,如今断头饭的标准不超过100元,但已经没有了放生肉的古老传统 。



中国古代死囚在处斩前,狱卒为什么要专门在“断头饭”中放一块生肉?
文章插图


中国古代死囚在处斩前,狱卒为什么要专门在“断头饭”中放一块生肉?
文章插图


中国古代死囚在处斩前,狱卒为什么要专门在“断头饭”中放一块生肉?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从古至今生命都是值得尊敬的,死亡从人类诞生之初就是人类最大的敌人 。从先秦时期的夏朝开始,就有了死刑,官吏们对于一些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或者草菅他人性命的人会宣判处以死刑,这时候就出现了专门执行死刑的职业,后来渐渐就出现了刽子手这一称呼 。


中国古代死囚在处斩前,狱卒为什么要专门在“断头饭”中放一块生肉?
文章插图

由于刽子手们做的都是些有损阴德的事,所以在民间,对于刽子手们的风评十分不好,即使他们因为这个职业而腰缠万贯,但是往往可能连老婆都讨不到 。我们在电影电视剧中经常能看到秋后问斩时,监斩官一到午时三刻,便扔下处斩的令牌,刽子手们往自己的大刀上猛吐一口酒,然后手起刀落,犯人就人头落地了 。


中国古代死囚在处斩前,狱卒为什么要专门在“断头饭”中放一块生肉?
文章插图

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的讲究,首先为什么非要在秋后处斩而不是在春天或者夏天呢?这是因为,在古人看来秋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正好顺应着生命的凋零 。并且为了让死去的犯人们不去找刽子手的麻烦,在漫长的刑罚演变史中,古人逐渐确定在一天阳气最盛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午时三刻的时间,对犯人处斩最好 。因为死去的犯人们的魂魄会立刻被阳气驱散 。


中国古代死囚在处斩前,狱卒为什么要专门在“断头饭”中放一块生肉?
文章插图

除了上述的这些规矩,在刽子手们之间也心照不宣的遵守着一条行规,在犯人们死前,一定要自掏腰包让他们吃一顿饱饭,美其名曰,不做饿死鬼上路 。这是一个犯人在死前唯一得到的公正的待遇,绝不会有丝毫的苛刻 。民间相信,人在死后通往黄泉路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恶鬼来阻止他们转世投胎,甚至会有野狗来撕咬他的魂魄 。为了避免野狗纠缠犯人死后的灵魂,也为了给自己积点阴德,刽子手们又想出了在犯人的最后一餐饭中加入生肉的办法,他们认为这样的话,野狗们在黄泉路上就会只盯着犯人扔下的生肉而无暇理会那些犯人灵魂了 。


中国古代死囚在处斩前,狱卒为什么要专门在“断头饭”中放一块生肉?
文章插图

上述的每一样做法都体现着古人们对于生命的尊重,体现了世人对于死刑犯们的怜悯 。如今我们早已经没有了行刑前给犯人们吃生肉的习惯了,但是一顿饱饭这个良好的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 。

其他网友观点

这个问题某某人的相声里有所论述,问他去 。

其他网友观点

违法乱纪必受法律制裁,锒铛入狱不足为奇,其罪大恶极必须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古人称之为"斩首示众",以儆效尤,如今死刑犯一律执行"枪决"并非广而告知,可见时代在进步,还留给死刑犯一点隐私 。

法虽无情人有情,从古至今,死刑犯行刑前都要给于吃饱喝足,方才走向另一个世界 。据说古时死囚的断头饭中还放着生肉,那里古代科学不发达,认为人死后在阴间要遇上带狗的孟婆,这狗凶猛异常,不掉一块肉给它吃,它便要吃人,死人就是能喝上孟婆汤,也无魂魄投胎重返人间 。因此,死囚要吃上最后一块肉实际上是吞到狗肚里,以保来生投胎做人 。

其他网友观点

此生了绝,快快转世投生 。

其他网友观点

这叫来生再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