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永昌归脾汤加减治疗失眠不寐医案

于某,女,29岁

1968年6月26日初诊 。反复头晕、心慌,失眠多梦两年余,伴烦躁多疑、易惊、纳呆,倦怠乏力 。月经前期,量中等,色正红,白带不多 。刻诊:发育营养一般,精神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
辨证: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肝气郁滞 。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疏肝解郁,佐以固带 。
处方:炒枣仁30g,远志9g,柏子仁12g,茯神15g,石菖蒲9g,台党参24g,广木香9g,黄芪15g,白术12g,醋香附12g,柴胡9g,海螵蛸12g,当归9g,生甘草6g 。水煎服,日一剂 。另配以殊珀散(朱砂1.2g,琥珀1.8g研粉)每日分两次冲服 。
7月17日二诊:连服上药十余剂,睡眠转佳,头晕减轻,精神好转,纳食正常,唯仍觉心慌、易惊、寐后多梦,烦躁多疑,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按前方加龙齿15g,郁金9g,焦山栀9g,淡豆豉12g 。
9月21日随访,再服调方二十余剂,睡眠已基本正常,上述诸症基本消失 。
【按】本例病机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且兼有肝气郁滞化热,上扰胸膈,以致证见失眠、多梦、烦躁、疑虑等,主方选用归脾汤以益气血、养心脾,加郁金、柴胡、香附以疏肝理气解郁而利胸膈,加焦山栀、淡豆豉、生龙齿,以清热除烦、安心宁神,诸药伍入归脾汤中,相辅相成,各尽其用,故服药二十余剂,睡眠正常,诸证悉除 。这说明中医治病要从整体观念出发,审证用药,既要考虑治本,又要照顾治标,既要有原则性,也要有灵活性,方为圆机活法,不能胶柱鼓瑟,贻误病情 。
——《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陆永昌》
【按语】此例月经先期乃气血虚弱,脾不统血,心不回血,肝失疏泄,血遂妄行,月经先期而至 。本例诸症总因心脾两虚,脾虚子病及母,气血无以化生,心血自然不足;心火不足,母病则子弱,故胃气不足 。脾喜燥恶湿,脾失心胃之火相助,运化乏薪,气血精微焉能化生?
《冯氏锦囊秘录》:“若夫土者,从火寄生,
即当随火而补 。然而补火有至妙之理,阳明胃土,随少阴心火而生,故补胃土者补心火,而归脾汤一方,又从火之外家益补之,俾木生火,火生土也 。”龙眼肉一药,《本草求真》载:“龙眼(专入心脾),气味甘温,多有似于大枣,但此甘味更重 。润气尤多 。于补气之中(温则补气)又更存有补血之力 。(润则补血)故书载能益脾长智(脾益则智长) 。养心保血(血保则心养) 。为心脾要药 。是以心思劳伤而见健忘怔忡惊悸,暨肠风下血 。”
高某,女,67岁
1967年11月30日初诊 。近一年反复发作头晕、失眠、心慌、惊悸、烦躁,伴体倦无力,纳呆食少,常因情绪紧张时症状加重 。刻诊:体瘦神疲,面色不泽,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
辨证: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肝郁气滞 。
治法:补心脾,益气血,疏肝柔肝,行气解郁 。
处方:白术12g,茯苓9g,茯神9g,台党参18g,当归12g,木香9g,远志6g,炒枣仁24g,黄芪24g,白芍9g,柴胡9g,甘草6g,醋香附12g,大枣3枚 。
水煎服,日一剂 。另配以殊珀散每日分两次冲服 。
12月16日二诊:其子来述,连服上方十剂,诸证均减,寝食好转 。嘱其再服六剂,并取归脾丸、舒肝丸各30丸,待煎剂服完,再服药丸,每次各服一丸,每日两次 。
1月后随访,诸症痊愈,嘱其饮食调养,注意心情舒畅,以资巩固 。
【按】本例亦属劳伤心脾、气血两虚,但患者年老体弱,阴精暗耗,故每当情志不遂之时,则更易躁动,故而失眠、惊悸、心烦、体倦等证随之加重 。治法则遵循张景岳“若思虑劳倦伤心脾,以致气虚精陷而为怔忡、惊悸、不寐者,宜…….归脾汤”之意旨,应用归脾汤以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
医案一(于某)乃因肝气滞、善疑虑而用香附之性疏而消散;本例(高某)乃因肝阴虚、易躁动而加入柴胡、白芍以疏肝柔肝行气解郁,其意在取白芍之性疏而柔解 。两案虽同属心脾两虚,但兼证有别,故选择用药各异 。药虽一味之差,药性一散一柔,对促进病机之转化,实有不同效用 。
一《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陆永昌》
【按语】以上二例心脾两虚失眠患者,陆老皆用殊珀散镇惊安神 。年老之人气血易浮于上,上实下虚,易发头晕头痛,心慌烦躁,四肢沉重或双脚轻飘无力 。
【陆永昌归脾汤加减治疗失眠不寐医案】殊珀散用朱砂、琥珀金石下降之力,收摄虚浮之气,而朱砂外表色红内含水银,外阳内阴亦可引阳入阴,安魂定惊,宁心安眠 。归脾汤合殊珀散,一养一敛,心血既养,心火得生,再加潜镇之殊珀散使心火下济肾水,心肾交合,阴阳相合心神得敛则能宁心安眠 。
姜某,男,45岁
1965年3月18日来诊 。三年来时有眩晕、失眠、多梦 。近一个月来,时有彻夜不寐、心悸、烦躁,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体倦乏力,纳食欠佳,大便溏,每日两次 。检查:精神疲惫,面色不泽,痛苦貌,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
辨证: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
治法:补血养心,健脾益气 。
方药:党参24g,白术15g,茯神15g,黄芪24g,炮姜9g,炒补骨脂12g,焦三仙各9g,远志9g,炒枣仁24g,土炒当归12g,木香9g,炙甘草6g,大枣3枚 。水煎服,日一剂 。
4月5日二诊:连服上方十余剂,大便已成形,日一次,体倦神疲好转,纳食亦增,睡眠较好,面色稍红润,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按上方去炮姜、破故纸,加焦山栀9g、淡豆豉12g,水煎服 。另配以殊珀散(朱砂1.2g、琥珀1.8g研粉),每日分两次冲服 。
4月20日三诊:再服上药十二剂,睡眠转佳,梦亦较少,心悸、烦躁减轻,唯记忆力仍差 。
效不更方,续服十二剂,诸症基本痊愈 。嘱其再服人参归脾丸,日两次,每次一丸,以资巩固 。
【按】其病机虽亦属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但伴有脾肾阳虚、火不生土之大便溏泻和食欲不振之症 。故用归脾汤以补心脾而益气血,另加炮干姜、炒补骨脂以温命火而生脾土 。当归改用土炒,取其同气相求,润燥相济,既能收健脾补血之效,又能去其滑肠之性,取其长而截其短 。这是已故业师刘惠民老师经验之谈,临床证明效果良好 。
—《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陆永昌》
【按语】因气血两虚而致失眠者,恐其失眠日久,心火上亢,心阳不能下济肾水,心肾失交,肾水太过,肾阳愈弱,下焦虚寒,故用补骨脂、炮姜温补下焦 。
《本草经疏》:“补骨脂,能暖水脏;阴中生阳,壮火益土之要药也 。其主五劳七伤,盖缘劳伤之病,多起于脾肾两虚,以其能暖水脏、补火以生土,则肾中真阳之气得补而上升,则能腐熟水谷、蒸糟粕而化精微 。”中下焦阳虚不温,脾胃虚寒,发为飨泄,故用焦三仙,即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温胃运脾,消食化积 。中下焦得温,脾胃化生水谷,心血既养,气血条畅,上下交通,营卫周流贯通全身自能安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