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庸会写《鹿鼎记》?
鹿鼎记是金庸的求新求变之作,这点已经是老生常谈的了,主角武功极差,智谋过人,还有逃生的轻功也算的一流,在这种情况下,韦小宝靠着偷袭、阴谋诡计前后却杀了无数高手 。这在武侠小说中可谓前所未有 。
同时,很奇特的一点,韦小宝的江湖身份和朝廷身份可谓是各占一半,这在金庸之前的小说中也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不妨看看其他的主角,段誉是大理皇族不假,但是大理的设定对待武林人士要以武林身份应对,同时段誉性格奇葩,完全不像个皇族 。郭靖、萧峰一个金刀驸马、一个南院大王,也是都是把这两个身份当初累赘,虚竹这个西夏驸马平日里还是住在灵鹫宫的样子,更是跟官场没什么联系 。
韦小宝却不同,他在官场上完全已经是老油条,懂得做官之道,更是飞黄腾达,做到了鹿鼎公 。
文章插图
韦小宝与康熙
在书中有一个人跟曾经的韦小宝颇有相似之处,此人叫做于八,是阜平县城内吉祥寺方丈和尚的表弟,在庙里经管庙产,收租买物全由他经手 。做事伶俐,在韦小宝去五台山前,思考着自己没做过法事,别露馅了,就找了这么一个人来指点,此人跟曾经的韦小宝都是市井小人,三言两语之间就聊得十分投机,而在吐槽清凉寺方丈时,说话语气也跟韦小宝颇像 。
于八站在他背后,低声道:“这等背时的老和尚,姓于的这一辈子可还真少见,怪不得偌大一座清凉寺,连菩萨金身也破破烂烂的 。”
这么一个人物,在电视里都被删除了,但从文字角度分析,这个于八只怕是金庸在说,像韦小宝这种伶俐得市井小民,真就是在当时数量颇多,韦小宝和他们的一大不同在于运道高,进了宫,遇见了皇帝,跟皇帝当了朋友,一步步飞黄腾达 。
文章插图
韦小宝
从金庸最早的连载版讲,一开始金庸对于这部书要不要有如此大的变革只怕心中也有嘀咕,韦小宝的初期设定同样是武学天才,在连载版中,海大富教导韦小宝大慈大悲千叶手的同时还教了韦小宝一些内功,当然,海大富这里韦小宝内功不是好心,而是连载版的设定中,他给韦小宝下的毒药需要用内功压制一阵子,而毒药压制的越久,未来发作后韦小宝受苦就越大 。
海大富虽是心存恶念,但确实让韦小宝有了内功基础,在海大富死后,韦小宝搜刮海大富的遗物,得到了海大富的武功秘笈 。正是海大富教导的那些基础,加上韦小宝自身天资过人以及性格跟这门功夫相符,韦小宝练的十分顺利,在陈近南又传授内功给韦小宝后,韦小宝两门内功混合,硬是练成了一门武学中“从所未有之奇”的武功 。这里的描述可以看出来,金庸一开始怕是有把韦小宝的武功往石破天那里引导 。
韦小宝只练了九日,便已将海老公遗经上的第一图练完,只是所用的方法,却是陈近南所授 。每次照着图中红綫所示将红綫在全身游走一周,跟着便出一身臭汗,被褥上淋淋漓漓尽是汗水,却是说不出舒服受用,身子轻飘飘地,几乎便欲飞起来一般,他还道上乘内功确须如此修习,其实却是无意之间,已将两门截不相同的武功揉合在一起 。本来这两门武功都是极为精微奥妙,初学之人必有明师指点,至不济修练数年,一无所成,决无互相掺杂之理 。但韦小宝一个假师父已死,一位真师父不在身边,陈近南又没想到他竟会不识册子上的说明文字,阴差阳错,居然会搞得乱七八糟,成为武学中从所未有之奇 。
文章插图
周星驰版武功高强的韦小宝
但是后续剧情中金庸把韦小宝武功高强、资质过人这点设定彻底抛弃了,大概连载版时金庸也是在剧情进行一小半后才下定决心让写一个当真是前无古人的武侠主角,很显然,金庸成功了 。
鹿鼎记的新,还不在于韦小宝这个人物,还在于这部书的名字,书以鹿鼎二字为名,有一明一暗两重释义,明面上主角韦小宝最后被封为鹿鼎记公,则这部书是鹿鼎公韦小宝的传记,但同时鹿与鼎分别为逐鹿、定鼎的意思,这部书写的则是天下,这个天下,有大清要守住天下,有明朝的残余势力想要重夺天下,有外部势力要染指天下等等等
最后大清赢了,最大的赢家不是韦小宝,而是康熙,所以这部书也是康熙的逐鹿、定鼎之记 。
文章插图
康熙
最后吐槽一句,金庸认为鹿鼎记比之武侠更像历史小说,这句话还是蛮有道理的,鹿鼎记里出场的康熙朝历史人物,比二月河的《康熙王朝》这部正经的历史小说还多 。
其他网友观点要想了解金庸武侠小说的写作背景,要结合金庸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 。
文章插图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金庸一开始写武侠小说,完全是赶鸭子上架 。金庸自己也曾表示过,写第一部作品《书剑恩仇录》时,只是想要完成一份领导安排的工作而已,报上书名以后还没有想好要写什么 。
就在《书剑恩仇录》连载一个月以后,随着情节的起伏变化,逐渐备受关注,好评不断 。金庸——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读书人,在经历动荡乱世之后,独在异乡通过武侠小说展开对人性无限丰富的独特理解 。金庸的小说和报业是紧密相连的,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报业新的生命,也给当时连载的《新晚报》《香港商报》带来了可观的发行量 。
小说家往往太过依赖生活积累,反而忽略了自身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金庸的武侠小说会更具有兼容性,行云流水般的文字,环环相扣的情节,语语引人的历史背景,是和金庸深厚的历史文化修养、中国历史的整体把握以及政治情怀是分不开的 。
金庸创作《鹿鼎记》是在金庸经历过“文革”时期以后创作的作品,也是金庸最后一篇长篇武侠小说 。虽然被定义为武侠,但塑造的韦小宝的形象已经不是侠客的形象了,而是“反英雄”的形象 。
《鹿鼎记》开场便是以一场文字狱开始的,是金庸对于文革文字狱的痛惜 。在金庸的笔下已经有太多的英雄,韦小宝的形象塑造,在写作手法上是一种独辟蹊径的创新 。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金庸创办的《明报》历经风雨进入鼎盛时期,最后一部作品饱含着金庸创业过程的种种心理路程 。
韦小宝出身妓院,长在妓院,为人处事圆滑,溜须拍马最是拿手一绝 。金庸笔下,像乔峰这样的大侠必然是为大义而自杀的结局,像韦小宝这样的世俗小人却可以自在的逍遥一生 。多年的经历和政治纷争,使得金庸更加洞悉了任性的善恶,在他心中,英雄已死 。韦小宝的身上可以找到古往今来多少达官贵人、名流绅士的影子 。
《鹿鼎记》是金庸对武侠小说的总结,也是对于人性过去、现在、未来的总结 。
其他网友观点金庸是想写出一部中国的唐吉坷德 。
他这一生胸怀家国天下,韦小宝之前笔下的人物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好汉 。
他有意通过武侠小说重塑侠文化,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
文章插图
他一路创作过来,到了《射雕英雄传》把侠文化定型 。
但是金庸写着写着他对侠文化也持有怀疑态度,侠以武犯禁,他要思考侠文虎的局限性 。
从《射雕英雄传》之后,他也在慢慢消解侠文话 。
杨过虽然也是神雕大侠,他身上背负的社会责任就比郭靖小多了,他更多的是邪 。
到了《笑傲江湖》金庸干脆让令狐冲完全放下了家国,他模糊了时代背景,就写一个追求自我的大侠 。
你看令狐冲无论是独孤九剑还是他自己的行事风格,他追求的都是独立自我,都要求自己对得起自己的内心,反倒那些一心想干大事的家伙都看起来十分讨厌,任我行也好,东方不败也罢,都是朝廷在江湖上的折射 。
文章插图
金庸先生就是通过这本书告诉大家一个道理,独孤九剑无招胜有招才是最难练的,最容易的反倒是葵花宝典,只要放下尊严,一刀自我阉割,就会登峰造极,这里面意思不言而喻 。
而《笑傲江湖》正是金庸的倒数第二部长篇,写完这本书就写了《鹿鼎记》 。
【为什么金庸会写《鹿鼎记》?】令狐冲还有内心的痛苦,韦小宝则完全没有 。
通过这么一个小人物,他消解了大侠的所有背负,轻装前进 。借韦小宝的眼光嘲笑了每一个人 。
陈近南,大家都认识你又能怎样,你身为大侠,还是一事无成,为国为民不过是一场自我感动的镜花水月 。
文章插图
锦翼系悟空问答签约作者
推荐阅读
- 为什么猫舍买的猫容易得猫传腹?
- 涨知识了!未腐熟的有机肥料为什么不能直接施用
- 香菜为什么跟臭虫一个味道?为什么有人吃香菜是臭虫味?
- 草莓为什么不在夏天种?草莓什么时候种植好?
- 5天了还查不到核酸检测结果怎么办?核酸检测一周了为什么还是无结果?
- 边牧犬为什么要吃草呢?
- 边牧犬为什么会咬人呢?
- 为什么二锅头那么辣
- 为什么给前任发挽回信息她不回?
- 边牧犬一直舔嘴巴是为什么,是饿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