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626年)大唐发生了巨变,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事变”,在这场政变中李世民杀害了同母亲兄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最终李世民当上了皇帝,是为唐太宗 。

在李世民与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的矛盾加剧时,父亲李渊是明显偏向于李建成,而李世民已经杀了哥哥和弟弟,为何不狠心对父亲李渊下死手呢?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历史上的李世民应该是有弑父之心,但后来发现没有弑父的必要

其实历史上的李世民可不是不狠心弑父,李世民是历史上非常杀伐果断的君主,他的手段比较狠辣决绝,所以他是一个能成大业的伟大皇帝,在“玄武门事变”中他并不是不能狠心弑父,而是有弑父之心,但事后发现老爹李渊太识时务,太配合自己了,而且诸多条件也注定了李世民没有弑父的必要了,因此李渊才能捡回一命 。

李世民为唐朝建立统一天下立下大功,唐朝统一版图的三大战役中,平定北方群雄薛举及其子薛仁杲和刘武周战役和平定王世充、窦建德战役都是李世民率军指挥获胜,只有平定江南的战役是由宗室李孝恭和名将李靖所指挥,可以说唐朝的天下有三分之二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所以李渊曾多次许诺李世民天下大定之后让他为太子,也给予了李世民天策上将开府治事的极高的权力和待遇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李世民的军功也助长了他的野心,再加上李渊许诺的太子之位和各种特殊待遇,所以他与太子李建成的利益矛盾越发加深,此后李渊却反悔不肯改立李世民为太子,并且在李世民与李建成的矛盾中明显偏向于李建成 。

但是仔细看看史书记载可以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明显偏向于李建成的李渊却在“玄武门之变”时隐身了,其实在李世民发动政变时,李渊是当时的一国之君,他只要下一道圣旨,李世民就会功败垂成,那时李世民只有率部潜逃的下场,但李渊却迟迟没有下圣旨,这才是最让人怀疑的地方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那么李渊当时究竟是在干什么?根据史书记载,李渊当时正带着重臣封德彝等人泛舟海河,这个海河是大唐皇宫的一条内河 。“玄武门事变”这天早起是此前李世民向李渊奏告李建成和李元吉污秽后宫,与李渊的妃嫔尹德妃、张婕妤私通,认为他们给老爹李渊戴了绿帽子 。所以李渊召集李世民、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三人在这一天早起御前对质 。

想一想,李渊被儿子戴了绿帽子,还会有兴致去与重臣泛舟海河?儿子们早起马上就要来他面前对质了,他怎么会有闲情雅趣去泛舟海河呢 。而且就算泛舟海河,皇宫中的人难道都是聋子吗?听不到玄武门的打斗之声?只要有一个人去禀告李渊,那么李渊一道圣旨就能让李世民彻底失败 。

但是李渊却在这时期毫无作为,任由李世民和李建成兄弟相残 。所以说真相就是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事变”之前他已经派人秘密掌控了皇宫,连李渊和重臣封德彝等人在内都被李世民的军队所控制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李世民既然冒险发动“玄武门事变”,他就不能不顾虑周全,况且他身边还有“房谋杜断”的两大谋划大师房玄龄和杜如晦 。因此李世民在政变之前就先派亲卫玄甲兵控制了皇宫和李渊以及封德彝等重臣 。

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一些隋唐时期的古籍中曾记载了一则这样的故事: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死后到阴曹地府状告了李世民,阎王爷便派小鬼暂时勾来李世民的魂魄交给人曹官崔子玉审判 。

崔子玉是和《西游记》中魏征类似,可以穿梭阴阳两界的人,在阳间是朝廷任命的一方知县,晚上入睡之后到了阴间则是阴间的判官,负责审理阴间冤狱,他也是民间尊奉的崔判官 。

故事中说崔子玉质问李世民为何在武德九年杀兄弟于殿前,囚慈父于后宫 。故事结尾就是李世民许诺给崔子玉让他在阳间得享荣华富贵,才被放了回来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这个故事肯定是假的,但是这则故事却是唐朝人所编撰,自李世民儿子唐高宗李治之后民间都认为李世民在发动政变时是弑兄杀弟囚父 。

正史中因为李世民继位后命心腹长孙无忌监修国史篡改了史书,因此史书中对于李世民发动政变的事情记载十分含糊,李世民和李建成双方具体参战人数没有公布,只笼统交代了李世民率领了玄武门十将参与击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

所以正史的记载含糊也恰恰印证了民间传言李世民弑兄杀弟囚父的可信性,而李世民控制住李渊结果会如何?

李世民控制住李渊的结果不外乎就是弑父或者逼其让位,当尉迟敬德手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来到李渊面前时,嘴上说的是奉秦王之命保护皇上周全,实际上就是赤裸裸的逼宫,尉迟敬德拿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就是告诉李渊,如果李渊不让位,那尉迟敬德的屠刀就会挥向李渊了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所以李世民继位后第一时间让长孙无忌监修国史意图就很明显了,他不怕被后人说他弑兄杀弟,他主要就是为了向后人掩饰他有弑父的意图,毕竟弑父从古至今都是大不孝的恶行 。

囚父和弑父都是同样不孝的恶名,因此李世民让长孙无忌监修国史时给李渊安上了一个莫名其妙泛舟海河的名义,实际上李渊哪是自己想泛舟海河,他是被儿子李世民要求泛舟海河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但是李渊很睿智,他非常识时务,他一看李世民已经掌控了一切,所以他不敢再和儿子硬来,果断的选择禅让皇位,保全了自身性命 。

李渊退位之后,他的四个嫡子之中只剩下一个李世民,而且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后将李建成的所有儿子全部杀死,李渊连嫡长孙都没有了,这时李渊除去李世民之外最年长的儿子就是八岁的李元景,因此李世民是他第一顺位的合法继承人,他只能让位给李世民 。

李渊的识时务自保之举做得非常好,而且李渊退位之后主动交出一切权力,李世民立刻提拔自己的心腹,将李渊时期的重臣都架空养老,因此李渊在退位之后在政治上对李世民没有任何威胁,所以李世民没有必要背负弑父恶名去加害父亲李渊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李世民于礼法和亲情上也不可能弑父

李世民除了没有必要弑父之外,他于礼法和亲情上也不可能弑父,在古代普通百姓害怕的是律法,而帝王则害怕的是礼法,准确的说帝王怕的不是礼法而是历史 。

李世民弑兄杀弟屠侄已经让他在历史上留下污点,背上了恶名,即使他敢篡改史书,给李建成和李元吉扣上各种帽子,为自己发动政变赋予各种充分的理由,但这也改变不了他弑兄杀弟屠侄的污点事实 。

如果李世民再背负上弑父的恶名,那他这一生恐怕再努力做一位伟大的皇帝,也很难改变在后世历史上留下的恶名,李世民从继位之初就有志做一位明君,他想要名垂青史,那他就不敢也不能背上弑父的恶名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而且以亲情关系来说,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之前与父亲李渊的关系虽然有些冷淡,但在争权之前李世民与李渊父子之情还是极为深厚 。

李渊偏袒于李建成确实让李世民对父亲产生了怨怼之心,可李世民毕竟是人子,在权力之争前李世民不仅与父亲李渊父子之情深厚,他与哥哥李建成的兄弟之情也是很深厚 。

李建成比李世民大了9岁,李渊和嫡妻窦夫人平日忙于应酬时,一直都是李建成从小照顾李世民,兄弟二人感情一直都是比较深厚,但是在后来权力面前兄弟二人才逐渐渐行渐远以致反目成仇,这也使得李渊在后来兄弟二人争权时对重臣裴寂感慨李世民变了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所以在“玄武门事变”之后,史书记载李世民和李渊父子相见抱头痛哭的场景,这其中虽说有做戏成分,但感情应该是真挚的,李世民是出于对父亲的爱护之情和对哥哥李建成的愧疚之情而哭;李渊则是心痛三子相残的悲剧,总之父子二人哭的是感天动地 。

因此在于礼法和亲情之中,李世民也不可能做出弑父的行为 。

写在最后

李世民在历史上不仅不敢做出弑父的行为,他甚至不惜背负弑兄杀弟屠侄的恶名,也要千方百计抹掉他曾经有弑父的意图,这就是因为弑父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一个标准的道德败类,一代明君李世民绝不能背负这种恶名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其实“玄武门事变”中最难受的人应该是唐高祖李渊,他坐视儿子和孙子被杀,而施暴者居然是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儿子们互相残杀,这是一个父亲最不愿见到的事情,恰恰李渊不仅见到还无能为力,估计这时候李渊都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当皇帝了,没有皇权的诱惑也就相安无事了 。

其实从李世民身上的性格和所作所为来看他与他的表叔隋炀帝杨广十分相似,杨广也是通过屠害太子哥哥杨勇而继位,但李世民和杨广的结局却大不相同,杨广继位后不恤民力,在位仅13年就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爆发,断送了大好江山,被后世人冠以暴君和昏君的恶名 。

李世民以隋炀帝为反面教材,时刻警醒自己不可做隋炀帝,所以才能创造出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盛世”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李世民正是凭着他的文治武功将当时的中国推向顶峰才堵住了后世之人的悠悠众口,尽管很多人都知道李世民弑兄杀弟但却没有人像骂隋炀帝杨广那样去骂他,就因为他是中国最伟大的帝王之一 。

李世民身上污点并没有影响他成为一代伟大的帝王,反而这些污点让他在继位之后更加励精图治想向后世证明自己,所以这样想成为伟大帝王的李世民,他是绝不可能背上弑父的恶名 。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其他网友观点

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之所以没有弑父,一方面是因为他确实不太敢,怕落下天大的骂名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李世民当时已经彻底掌控了局面,完全没必要弑父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历史上真实的玄武门事变当中,李世民扮演的角色,固然不算光彩 。但实际上,李世民当时发动这场政变,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也是被逼无奈 。李世民从来都不是那种杀人狂魔,就连杀李建成和李元吉,其实也都是被逼无奈罢了 。

这事其实还得从头说起 。

隋朝末年,身为大贵族的李渊,自太原起兵,一路直取长安 。攻克长安之后,李渊先是拥立杨广的孙子杨侑为帝,自任为大丞相 。就在李渊攻占长安几个月之后,远在江都的杨广,被麾下的禁军发动叛乱勒死 。杨广死后,李渊也懒得再装什么好人,直接逼迫杨侑禅位给自己,唐朝自此开国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唐朝开国之后,李渊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封次子李世民为秦王 。

不过,唐朝虽然开国了,但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摆在李渊面前:此时的唐朝,还仅仅只占有关中的一隅之地,距离真正统一天下,还有很远的道路 。所以接下来,李家的任务,就是尽快扫平群雄,统一天下 。

但是,由谁去统一天下,这又是另外一个大问题了 。

李渊自己本就是靠篡权造反,建立的唐朝,对于手下的将军,自然要时刻提防 。而且,李渊已经称帝,也不适合领兵外出征战 。长子李建成是太子,也不适合外出拼杀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由李家宗室成员来领兵 。

唐朝建立最初的几年里,李渊任用李家宗室,近乎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 。只要你是李家的男丁,稍微懂打仗的事情,你就能领兵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李渊的次子李世民,脱颖而出了 。

李世民是真的很能打 。在唐朝开国之后,李世民率兵南征北战,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战无不胜 。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这些原本赫赫有名的枭雄,都败在了李世民手下 。在这个过程当中,李世民的权势也越来越大,身边的利益集团实力也越来越雄厚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在此期间,李渊不是没想过要制衡李世民,李渊同样不想让李世民一家独大 。奈何李家其他的宗室成员,实在是不争气 。除了一个李孝恭还算稍微能打之外,其他人连凑数的资格都没有 。就算是李孝恭,也完全没资格和李世民相提并论 。

随着一场场大战的胜利,李世民的威望和权势变得越来越高 。尤其是打赢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之后,李世民功劳已经达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 。为了给李世民提升官身,李渊甚至还单独创造出了一个名叫‘天策上将’的官衔,专门封给李世民 。

等到唐朝彻底统一天下之后,此时的李世民,权势已经达到了一个极为可怕的地步,威胁到了太子李建成的地位 。李建成虽是嫡长子,而且本人也十分优秀 。但在唐朝开国的过程中,战功相对较少,声望确实要逊色李世民许多 。而从李世民的角度来说,半个唐朝都是他打下来的,凭啥自己大哥只是出生得早一些,就能做太子,自己就只能做秦王呢?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于是,在唐朝统一天下之后,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开始了围绕储君之位的斗争 。

最开始的时候,双方的斗争还只是处于台面之下,互相使一点小手段 。然而,到了武德七年的时候,因为‘杨文干事件’的发生,两人的矛盾,被彻底摆到了桌面上 。

武德七年夏天,李渊因为长安实在太热,所以跑到长安城外的仁智宫去避暑 。在外出的同时,李渊让太子李建成留守长安,同时让李世民随行,一起去仁智宫避暑 。

李渊的这次避暑活动,其实也不单单是为了避暑 。因为当时李渊已经看出,李世民和李建成斗得十分厉害 。而李渊又不想责罚任何一方,所以只能采取这种法子,暂时把这哥俩分开,希望能够缓解一下他们的矛盾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但事实证明,李渊有点想得太天真了 。

到了仁智宫之后,没过多久,李渊就收到了一个消息,说李建成要联合庆州都督杨文干谋反 。

庆州距离长安,并不算太远,距离仁智宫更近 。而杨文干则是李建成的心腹,当年曾做过李建成的宿卫,后来被李建成扶上了庆州都督的位置 。如果李建成真的联合杨文干造反的话,李渊真的可能会有很大的麻烦 。

李渊当即勃然大怒,派人召李建成和杨文干前来问话 。如果这俩人不来的话,那谋反的事情估计也就坐实了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有些诡异了 。

在李渊下令之后,李建成来了,但杨文干没来 。而且,在听说李渊大怒之后,杨文干竟然还真的起兵造反了!

这算怎么回事啊?

既然杨文干敢真正造反,李渊自然容不得他,紧急下令,让李世民率兵去平定杨文干,并许诺平叛之后,让李世民做太子 。李世民自然高兴,当即领兵前去征讨杨文干 。然而还没等李世民赶到,杨文干就被麾下的士兵反叛干掉了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然而接下来,当李世民率兵返回,面见李渊的时候,李渊却绝口不提之前换太子的说法 。而且李渊后面的处理方法,更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一方面,李渊让李建成返回长安,继续做他的太子,同时流放了太子府的属官王珪、韦挺 。另一方面,对李世民不奖不惩,但同时流放了秦王府的属官杜淹 。

这个处理方法,是不是让人觉得很奇怪?

李世民明明什么错都没犯,还帮着李渊镇压了叛乱,为什么反倒会被流放了属官?

杨文干事件,从表面上来看,确实就像上面所说的这样 。但实际上,历史学家们根据当时的蛛丝马迹,还原出来的真相,可能会让人觉得截然不同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历史学家们还原出来的真相,是这样的:杨文干是李建成的心腹,二人之间一直来往甚密 。李建成为了加强自己下属的力量,确实有不合法的地方,多给了杨文干一些盔甲,同时杨文干也帮李建成募集了一些亲卫 。而这些事情,恰恰可以被当做谋反的证据 。

然后,这个证据被李世民发现了 。

接下来,李世民做了一个局,让杨文干麾下的人来举报 。如此一来,李建成如果不来的话,谋反的罪名就坐实了 。而李建成如果来的话,同样没办法解释盔甲和亲卫的事情,同样有谋反的嫌疑,所以就只能将问题全都推到杨文干身上,弃车保帅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如此一来,杨文干也不傻,知道自己不管去不去见李渊,都是必死无疑 。既然如此,为啥不奋力一搏,直接造反呢?而杨文干只要起兵,李建成造反的事情,同样等于坐实了,一样没法做太子 。

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局 。

很多历史剧当中,经常有弹幕说如果穿越到这种电视剧里,正常人一集都活不过去 。但实际上,真正的历史,往往比电视剧更加匪夷所思 。

李世民做的这个局,堪称完美 。但他唯独漏算了一点,那就是他爹李渊对李建成的支持力度 。李渊也不傻,在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自然知道了李世民的这些算计 。所以,李渊最终才会做出这种各打五十大板的决定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李渊这样处理,其实也是想和稀泥,想将两个儿子都保全下来 。

但李渊忘了,在政治斗争当中,和稀泥往往并不好使 。

有的只是你死我活 。

杨文干事件,让李世民和李建成彻底撕破了脸 。如果说,在此之前,双方的斗争还只是隐于台面之下,并没有在台面上伤了和气 。但在杨文干事件之后,双方就彻底撕破了脸,开始全面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再也没有缓和的余地了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秦王党和太子党,开始了全方面的战斗 。这场斗争极为激烈,几乎席卷了整个唐朝高层 。绝大多数的唐朝高级官员,都被迫站队 。在这样的斗争当中,刚刚统一的唐朝,竟是有了分裂的迹象 。

然而在经过艰苦的斗争之后,到了武德九年,以李世民为首的秦王府,却开始全面落入了下风 。尤其是在京城,更是被李建成一方全面压制了 。

身经百战的李世民,全力斗争,为什么却反倒会被李建成压制?难道李建成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当然不是!

问题的关键,其实是在于李渊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因为李渊从来就没想过换太子 。李渊很清楚废长立幼的弊端,更知道一旦废掉了李建成,他日李世民登基之后,李建成必死无疑 。所以,在双方进行斗争的时候,李渊作为裁判,却开始明显地拉偏架,开始帮助李建成联络传统的关陇世家,并且将京城的一部分兵权,都交给了李建成 。

这就很麻烦了 。

当时的李世民,面对老爹这种拉偏架的行为,同样无可奈何 。李世民固然战功显赫,但他的基础,却是在军中,而且多半是在底层 。李世民如果振臂一呼,完全可以拉起一支大军彻底反叛 。但在朝堂斗争当中,当李渊明显拉偏架的时候,李世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了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而面对李世民的进攻,李建成也没有束手待毙,而是主动进攻 。一方面,在朝堂上下广植党羽,增强自己的势力;另一方面,开始玩一些小手段,希望能够从肉体上直接消灭李世民 。比如,李建成曾经挑来最烈的马,让李世民试着骑乘,希望能够摔死李世民 。可惜李世民骑术是真的不错,最后安然无恙 。

斗争到了这个地步,真的就只剩下你死我活的选择了 。

面对长安城内斗争的失势,李世民也开始做第二手打算 。李世民知道,在李渊拉偏架的情况下,自己的优势,并不在朝堂斗争上,而是在沙场上 。所以,李世民开始做最坏的打算,决定一旦朝堂斗争全面失败,便直接前往洛阳,割地自封,然后率领大军反攻长安 。为了完成这个计划,李世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让自己麾下的温大雅,镇守洛阳,同时还向洛阳派遣了不少心腹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洛阳,本就是当年李世民打下来的 。到了这个时候,李世民战功卓著的优势,又凸显了出来 。当初整个北方,除关中地区之外,基本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这一路上李世民安插了多少人手,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后来玄武门事变真的失败的话,凭借这些后手,李世民估计也能取胜 。

不过,这些后手,到底还是没用上 。

因为,就在双方斗争最激烈的时候,李建成开始准备下死手了 。

这其实也不能怪李建成,而是要怪李渊 。因为当时李渊见到两个儿子斗得太狠,所以李渊便生出了一个荒诞的想法,那就是将唐朝直接一分为二 。将洛阳以东的地盘,都给李世民 。而长安这边,则交给李建成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如果只是单纯的钱财,这法子其实很管用 。平均分配,一碗水端平,谁都别觉得不公平 。但问题就在于,领土和家产是完全两回事 。李建成在知道这件事之后,吓得脸都绿了 。李建成很清楚李世民有多能打,万一真的将李世民分到了洛阳,且不说自己能不能打得过,就算能打得过,到时候得付出多大的代价?

干脆,直接兵变,干掉李世民算了!

在李建成积极准备干掉李世民的时候,李世民自然也发现了李建成的意向 。这下子,两人仅剩的那点兄弟情分,也就彻底荡然无存了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你不仁,别怪我不义 。既然你已经想要杀我了,那我干脆提前下手!

于是,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进行玄武门事变!

在下定决心之后,李世民开始积极进行准备 。最终,到了武德九年六月初三,李世民终于开始行动了 。

首先,六月初三深夜,李世民密奏李渊,说李建成和李渊的后宫有染,而且还想杀他 。戴绿帽子这种事,任何一个男人都忍不了,就算是自己儿子也不行 。所以李渊当即决定,明天一早,让李建成入宫,自己亲自审问李建成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与此同时,李建成因为在宫内耳目众多,早已得知了此事 。李建成当即决定,集结兵马,一旦发现事有不对,直接发动政变 。然而此时的李建成,却误判了一点,那就是宫城禁军的站队 。李建成一直认为,禁军是自己的人,殊不知李世民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了渗透,将禁军拉到了他那边 。

正是因为这个误判,李建成确定,明天一早,先入宫看看情况再说 。

就是这个决定,彻底葬送了李建成 。

第二天一早,当李建成率领亲随,经玄武门准备进入宫城的时候,才发现事情不对头 。但此事却是为时已晚,早已在此埋伏多时的李世民,忽然暴起,率领亲随袭杀李建成 。最终,李建成被杀 。而在李建成被杀之后,闻讯赶来的太子府卫队,见到了李建成的人头之后,也顿时做鸟兽散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就这样,李世民取得了玄武门事变的胜利 。

不过,虽然在玄武门成功斩杀了李建成,但接下来的事情,还是很麻烦 。毕竟,李渊那边,还是很不好解释 。李世民这可是亲手弑兄,而李渊当时还是大唐的皇帝,拥有最高的决策权 。一旦李渊坚持问罪,李世民就算能够把控局面,一样要落得一个骂名 。

这不是李世民希望看到了 。

所以,在经过重重思考之后,李世民当即决定,先派人接管京城的防务,控制京城的军队 。只要控制了军队,自然也就掌控住了局面 。与此同时,李世民让自己麾下最信任的大将尉迟恭,先是带着李建成的脑袋,去太子府卫队那边,吓退了太子府的人 。然后让尉迟恭带兵进宫,控制宫内的局面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在看到尉迟恭带兵进宫的时候,李渊当时正带着几个老臣,在宫中人工湖上的小船内 。此时的李渊,还想着接下来李建成来了之后,自己该怎么审问他 。然而当他看到尉迟恭穿着染血的盔甲,站在他面前的时候,李渊瞬间就全都明白了 。

对此,尉迟恭的解释是,李建成要造反,李世民已经被动防御,干掉了李建成 。

李渊不傻,自然猜到了是怎么回事?旁边那几个老臣也不傻,知道这个时候,李世民应该已经彻底掌控局面,于是迅速站队,开始帮李世民说话 。奉劝李渊,改立李世民为太子 。

李渊能怎么办呢?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就算他不同意,此时李世民已经掌控了局面,他虽然身为皇帝,也改变不了什么 。所以最终,李渊只能承认,改立李世民为太子,并且将所有朝政大权,全部交给李世民 。

两个月之后,李渊正式颁布诏书,正式退位做了太上皇 。李世民由此登基,做了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

从玄武门事变的整个过程来看,我们不难看出,李世民其实根本没有杀李渊的理由 。一方面,李渊足够识趣,在尉迟恭出现之后,便已经答应封李世民为太子 。

另一方面,当时李世民已经掌控住的京城的局面,就算李渊身为皇帝,一样没用 。李世民大可以将李渊直接软禁起来,至于禅位诏书,如果李渊不愿意写的话,找人代笔就是了 。反正皇帝印玺也找得到,回头盖个章,也就等于李渊同意了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既然如此,李世民为什么要杀李渊呢?反倒是如果李世民杀了李渊,那就截然不同了 。弑兄和弑父,那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如果李世民真的杀了李渊,就算他成功即位,以后也要背上千古骂名,而且各方也会不服他,会有更大的可能发动叛乱 。

所以,李世民真的没有理由去杀李渊 。反正事情我已经做了,而且局面我也掌控住了,就算你这个当爹的不同意,直接将你软禁起来,也是一样的 。

其他网友观点

李世民面对李渊时,已经做好了弑父的准备,但不到万不得已,他没必要走这一步,而决定李世民怎么对待李渊,则取决于李渊对待玄武门之变的态度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李渊

好在李渊也是个人精,当他看到尉迟恭身披铠甲,带着一众侍卫入宫,又听尉迟恭说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已被诛杀时,心里就明白李世民已经控制住了局势,尉迟恭与其说是来做护卫,不如说是来监视自己的 。

所以李渊这个时候就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了,等着他的就两条路,第一条路是否认李世民政变的合法性,那么下场多半和李建成,李元吉一样,第二条路是妥协,承认李建成,李元吉图谋不轨,间接肯定了李世民政变的合法性,这样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

但凡脑袋没被驴踢的人都应该知道怎么选择,也许这个时候李渊还有些不死心,所以他试探的问了一下身边的大臣们该怎么办,萧瑀和陈叔达等人回答道:“秦王功盖宇宙,天下归心,立秦王为太子,就不会在生事端 。”

这下就非常明确了,李渊身边的人都早被李世民收买了,李渊根本就没得选,也只能答应下来,接着尉迟恭就“请”李渊颁布亲笔敕令,要求将兵权转移给李世民 。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尉迟恭

李世民是通过这种逼宫的手段,让李渊将军政大权都移交给自己,他让尉迟恭全副武装入宫,态度已经很明显了,这哪里是护驾,分明是李渊如果不配合权力移交,就准备随时动手了,所以说李渊配不配合,决定了李世民弑不弑父 。

而李渊为了保命也还是非常配合李世民的,决口不提李世民弑兄杀父,还将立李世民为太子说成这是一直以来的心愿,接着李渊又交出了军政大权,亲笔写下敕令,立李世民为太子,命令各军听候李世民调遣,这样一来,李渊对李世民就不在有任何威胁了,李世民自然就没有弑父的理由了 。

玄武门之变后没过几天,李渊主动提出加太上皇尊号,表示要禅位给李世民,一个多月后,李渊就宣布退位,传位给李世民,李渊的这一系列举动,除了给李世民上位铺路外,何尝不是为了自保呢?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
文章插图

李世民

【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那为何最后没有将父亲李渊杀害?】李建成,李元吉一死,大唐江山也就李世民能接手了,这一点李渊,李世民都清楚,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内耗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对李渊而言政权要延续下去只能配合李世民,对李世民来说也不想再多背负骂名,也就在这样微妙的环境下,李渊和李世民基本上达成了共识,之后也算相安无事 。

    推荐阅读